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南江县成功探索出限制开发区域科学发展新模式

四川科技报 2017-09-27 03:23 大字

[摘要]南江县成功探索出限制开发区域科学发展新模式

巴中市南江县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中秦巴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是国家发改委、环保部确定的首批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县,是《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确定的14个连片特困地区之一(秦巴山连片特困地区),是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苏区组成部分,是全国水土保持规划中嘉陵江上游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县,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列为四川省13个优先保护区域之一。该县坚持“生态立县、旅游强县、绿色崛起、同步小康”发展路径,正全力创建“世界地质公园、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县城”。

近年来,南江县以建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示范区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为目标,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科学界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突出地域特色,自然形成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各项试点示范任务,探索出了一条限制开发区域科学发展的新模式、新途径。

南江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工作,围绕既定的预期目标扎实开展创建工作,系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推进茶叶、金银花、核桃、中药材等特色效益农业发展,做大特色农业规模,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生态经济比重,特色农业栽种面积年均增长5万亩。着力推进绿色工业集聚发展,实施中药材、茶叶、核桃等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延长产业链条。目前全县“三品一标”总数达65个。

同时,该县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业,成功创建光雾山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和米仓山国家AAAA级景区;乡村旅游蓬勃兴起,南江县被评为“中国最佳养生休闲旅游名县”“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县”。

把握机遇生态发展

全域共绘“一张蓝图”

“生态是南江的灵魂。强化生态之本,是南江的发展之要,也是南江的发展之源。”巴中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南江县委书记刘凯说。南江县坚持彰显主体功能,全域共绘“一张蓝图”。根据秦巴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的定位,该县聘请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院编制完成《南江县域多规合一规划》,明确了生态、生活、生产和区域设施四大空间。初步划分了以限制开发地区和生态保护为重点的北部生态保育区,以城镇和工业集中发展区为重点的中部生态城镇发展,以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区为重点的南部富硒有机农业经济区。突出“一核两轴三区”的总体空间布局、“一屏两肺三廊”为主的生态空间、“一城两副五镇”为主的生活空间布局、“一园三区”为主的生态工业空间布局,并合理布局交通、能源等公用设施空间。同时,加强空间布局管控,切实强化规划引领。紧紧围绕全国和四川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在《南江县域多规合一规划》的基础上,结合《南江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建成“多规合一”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平台,实现“多规合一”和“一站式”审批。同步完善审批流程、保障机制,动态维护更新,实现一张蓝图共绘,各行业资源共享。

聚力推动民生改善

着力突出“示范带动”

聚力推动民生改善,着力开展“两大行动”。首先,着力生态旅游。该县依托光雾山原生态旅游资源、3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乡镇、11个示范村,举办光雾山红叶节、冰雪节、杜鹃花节、云顶茶文化旅游节等20余个节庆活动,增强旅游消费。2016年共接待游客74.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2.6%和14.8%。另外,着力生态移民。该县制定了《南江县“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方案》,出台了《南江县易地扶贫搬迁实施细则》,目前,全面启动8534户生态脆弱地区贫困农户搬迁建房;2012~2017年9月,累计实施地质灾害避险搬迁9000余户,搬迁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迁出区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该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走在全市前列。

坚持突出示范带动,扎实推进“三类项目”。一是推进水利建设项目。加快推进红鱼洞水库及灌区工程建设、巴河流域环境综合治理、县城备用水源及流域治理工程。二是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完成红塔森林公园、秀水大街建设,南江县城西线绕城公路工程、秀水大桥、板凳垭大桥、七一中学滨河路建成通车。正加快正直、长赤等7个乡镇生活污水处理站和光雾山镇污水处理扩能工程建设。三是推进生态环保项目。南江县推进再生能源循环利用系统生产线建设、第二批退耕还林、天然林资源保护及米仓山国家森林公园保护工程、光雾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能力建设及生态环境监测站建设。去年以来,南江县共实施生态环保项目20余个,完成投资10亿元以上。

坚持夯实基层基础,全力实施“五大工程”。实施资源整合工程。健全完善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领导小组。整合国土、住建、水务等执法力量,形成联合执法合力,对不合规砂石生产企业进行依法关闭停业整顿。实施宣传教育工程。切实加大主体功能区建设宣传力度,召开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动员大会,邀请专家举办了全县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专题培训,举办节能与环保知识竞赛、开展生态文化“七进”活动,把生态文明融入社会生产、生活的全过程。实施生态建设工程。截至今年,该县完成退耕还林3.67万亩,管护国有林73.4万亩,生态公益林179万亩,完成生态公益林人工植苗0.5万亩,森林抚育1万亩。同时,实施环境整治工程。认真贯彻落实新《大气污染防治法》和“大气十条”“水十条”,印发《水体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生态保护领域改革实施方案》等文件,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绿水攻坚战”“土壤防污战”三大战役,加强巡查监管力度,确保县城空气质量、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流域地表水质达到要求。建成元潭、赤溪等11个乡镇污水处理厂(站),加快12个村环境连片整治和长赤、大河等7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加快30个乡镇垃圾中转站和可再生资源回收站建设。另外,防治面源污染。南江县深化农村面源污染和工业企业污染治理,升级改造企业户,对涉重和涉危企业开展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南江县还实施新型城镇建设工程。以生态县、生态乡镇、生态村“三级同创”为载体,重点打造红光乡黑池村等30个不同类型休闲、山林和旅游生态文明示范村,建成省级生态家园200户,累计建成国家级生态乡镇3个、省级27个,国家级生态村2个、省级8个,省级农业生态园区4个。

坚持强化制度建设

构建“四大体系”

据南江县县长李善君介绍,县委、县政府特聘12名省内知名专家顾问和28名委员成立决策咨询委员会,把生态优先纳入县委、县政府决策的重要参考,全县坚持强化制度建设,加快构建“四大体系”,南江综合发展能力持续向好。

构建生态安全体系。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并重,把生态安全纳入县委、县政府决策的重要参考。邀请县决策咨询委员会专家列席县“两会”和县委、县政府重大会议,提供决策咨询。切实加强生态系统、生物物种、遗传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抓好生态系统修复。

构建监管制度体系。科学界定南江县国家生态保护红线范围,修改完善《南江县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对14大类15中类17小类不符合该县主体功能定位的产业纳入禁止和限制准入事项予以明确,严格产业准入标准。

构建政策支撑体系。坚持严格用好中央、省级财政安排的红鱼洞水库等生态项目和生态补偿资金,积极争取国家合理调整省、县矿产资源补偿费、矿业权使用费和价款比例。

构建差别化的目标考核体系。在各部门建立差别化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完善生态文明相关考核制度。

今年1~6月,南江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2.14亿元、同比增长8.2%,全县绿色产业活力不断增强。坚持“巴山新居+特色农业+生态旅游”的“大农业”思路,加快推进五个“百里特色产业长廊”建设。该县成立南江黄羊、金银花、大叶茶等产业协会50个、家庭农场500余个、家庭牧场328个、专合组织485个。围绕“富硒、绿色、有机”名片,先后创建绿色食品品牌4个、有机食品品牌14个。南江金银花被农业部评估进入“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两百强”,该县选育的药用植物金银花新品种“南银1号”,已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全县创建无公害农产品65个,绿色食品7个,有机食品14个,农产品地理标志5个,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41.9万亩,品牌价值达4.3亿元。

(林仲铭 本报记者 杨永忠)

新闻推荐

达州本土作家长篇纪实文学《第二父母》读者见面会举行

本报讯昨日,由达州本土作家黄北平、刘秀品合作完成的《第二父母》读者见面会在市图书馆举行。多位达州文艺界知名人士出席见面会,数十名读者赶到现场“先睹为快”。读者见面会由市文联、市科协主办...

南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