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本书
王 蓬我的第一本书是短篇小说集《油菜花开的夜晚》,收录20个短篇小说,共168千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9月出版。印数一万册。定价0.71元。尽管只是薄薄的一本,但对正在文学道路上苦苦跋涉的我却是莫大的支持和鼓舞。
我的文学梦起于1963年,我正上初中,在《汉中日报》见到同村蒿文杰发表快板《张寨新变》《修新房》,十分羡慕。蒿文杰1958年就在县报发表民歌,改革开放后,他创建的“农二哥诗社”拍成专题片在央视播放,被称作“为全国农村文学社团发展指明了方向”。2001年全国召开第六次文代会,蒿文杰和我都参会,一村产生两个代表,开全国先例,这是后话。
1964年我初中毕业回乡务农。在漫长的18年里,我与蒿文杰都曾被派到筑路或水利工地。蒿文杰能编快板,工地成立宣传组,我和蒿文杰便同为成员,正式开始写作。
我作品最早是1973年3月18日在《汉中日报》发表两首学大寨的诗歌。至于希望出书的念头何时产生,已无准确记忆。但曾见到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的萌芽丛书,小32开本,可以装在衣服口袋随时阅读,十分喜爱。当时,作家周竞下放汉中洋县,他的第一本著作《大地绘图员》就收录进萌芽丛书。周竞原来在铁路工地当工人,爱好写作,因在基层,修铁路天南地北,所写作品题材广泛,文字朴素,所以被当文学新人培养,《大地绘图员》出版后即调进中国作协西安分会当专业作家。当时还流行过一种袖珍读本,比如王汶石的《沙滩上》,仅收几个短篇小说。什么时间自己也能出版一本像这样的著作的念头便在心头泛起,像地平线上树起一叶风帆向自己发出招唤。
这叶风帆在1981年前后显露身影,那时,我差不多已发表二十几个短篇小说,结集一本册子,够了。但我与任何一家出版社都无联系,也不认识任何人。没想到出版社主动与我联系。其时我还在农村务农,突然收到陕西人民出版社陈策贤一封来信,毛笔书写,洋洋洒洒好几页,意思是为了展示陕西新时期文学成果,出版社研究决定设立支持文学新人的《秦岭文学丛书》,由文艺编辑室负责。还附着一份入选名单,大都是当时露头的陕西青年作家,有陈忠实、路遥、贾平凹、莫伸、王蓬、邹志安、李凤杰、京夫、王晓新等。我打听后得知陕西人民出版社文艺编辑室主任正是陈策贤,自然喜出望外。
后来得知这套新人丛书的提议与《延河》1981年元月推出的“陕西青年作家小说专号”有关。1980年夏,陕西作协在秦岭太白县召开农村题材座谈会,对“第一梯队”重点作者进行研讨,留下一张有划时代意义的陕西九位青年作家合影。还在1981年《延河》元月号,推出了莫伸、路遥、王晓新、邹志安、陈忠实、王蓬、贾平凹、李天芳、京夫(按作品顺序)九位青年作家的作品。当时在全国众多刊物中尚属首次,影响颇大,这便是我接到陕人社陈策贤约稿信由来。
曾经遥不可及的念头如今变得触手可及,我立刻行动起来,挑选可以集结的作品。我的短篇小说最早是1973年6月3日发表在汉中日报的《打麦场上》,3000多字,几乎一个整版。之后,还在省级报刊发表过将近十个短篇小说。但难免稚嫩局限,选择时我没有收入这些作品。我定下的入选界线是从1977年在《陕西文艺》第五期发表的《学医记》开始,至1982年在《人民文学》《北京文学》《延河》等省级以上报刊发表的20个短篇小说,当时没有复印机,直接从刊物中拆取出来编出顺序结集,因都是农村题材,最初的书名叫《绿色的乡土》,后来的书名《油菜花开的夜晚》是责编马卫革起的,她在审阅书稿时觉得用《油菜花开的夜晚》更好。
由于是第一本书,我购300册分赠文友。没有想到的是,书在读者、在文学界引起很大反响。时任汉中地委宣传部部长王世清,专门到我工作的群艺馆讲,这是汉中解放后出版的第一本小说集,要给作者奖励,还要创造条件继续提高。这也是我能顺利进北京文讲所学习的原因。其时,在陕理工子校任教的韩梅村先生逐篇阅读,分别从人物塑造、艺术特色、文字语言写出九篇系列评论在《汉中日报》连载。贾平凹写出4000多字的评论《王蓬论》,他说:“细读这本结集,观事观物富于想象,构思谋篇注重意境,用笔轻细,色彩却绚丽,行文舒缓,引人而入胜。他是很有才力,善述哀,长言情,文能续断之,断续之,飞跃升腾,在陕西作家中有阴柔灵性之美的,就不能不算他了。”贾平凹还郑重提出:“陕西产生了以路遥为代表的陕北作家特色,以陈忠实为代表的关中作家特色,以王蓬为代表的陕南作家特色。”
第一本书的出版,还使我得到另外几个第一。首先是平生第一次有了存款。稿酬当时千字10元,共1680元。除去扣税与购书,实得1250元。其时我正要赴北京中国作协文讲所学习,拿出千元交给妻子,其余带着去京。妻子说这么大一笔钱放家不安全,拿去银行存了,还是三年定期。三年后,妻与两个女儿“农转非”,进城无工作,干脆摆书摊。取出存款本息超过1500元,正好做本开张。第一本书还引来第一次研讨会,我们这期文讲所学员正向鲁院过渡,实为鲁院-期,学制两年。我所在第五组学员依据《油菜花开的夜晚》进行了一次热烈而诚恳的讨论。讨论纪要刊发在文讲所学刊上。正是因为这本书产生的影响,1984年我被吸收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会员证号1013。说明当时全国会员刚过千人,现在己过万人了。
值得记叙的一笔是,由于《油菜花开的夜晚》出版距今快40年,手边存书无几,几家大学与图书馆专门要第一本书。无奈之中,我在汉中风景路古旧书店曾用20元一册回收,是原价0.71元的30倍。上海年过八旬的张熹先生(张佐周长子)在上海一家古旧书店看见《油菜花开的夜晚》出售,标价380元,是原价450倍,他用手机拍照片发给我。也有人说为何不再版?其实,2013年西安出版社出版我的中短篇小说精选时仍用《油菜花开的夜晚》作书名,但内容、版本已不是一回事。
转瞬之间,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我的第一本书距今快40年,现在的书越出越讲究:大开本、软精装……相比之下,《油菜花开的夜晚》就像没见过世面的村姑,瘦小、单薄、青涩,但她的本色朴素,以及所代表的20世纪80年代那个充满朝气、活力与希望的年代却不容忽视,无法取代。不仅在我的文学生涯中熠熠生辉,铭记永远;也是人生道路上一块重要基石。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李彦伶通讯员胡运森)12月5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运动会组委会、省委文明办、共青团陕西省委、省慈善协会...
太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太白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