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高山特色农业点亮太白农民“幸福梦”

陕西日报 2017-12-01 06:23 大字

本报记者卢新智

眼下,正值冬季,太白县气温已降到零下10摄氏度,但丝毫未阻挡太白县农民发展特色农业的热情。高山蔬菜、高山水果、高山养殖、高山蜂蜜、高山草药……这些都是太白县独有的优势产业。近年来,太白县从“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思路出发,一个个高山特色农业项目,正点亮太白县农民的“幸福梦”。

建好秦岭绿色大菜园

海拔高、霜冻期长、无病虫害,生长期长,有机无公害。认准了这一金字招牌后,太白县便确立了建设“秦岭绿色大菜园”和全省重要“菜篮子”基地的目标,坚持以规模化、精准化、设施化、产业化“四化”为方向,以专业户、专业村、专业镇“三专”建设为载体,经过不懈努力,全县绿色高山蔬菜的种植面积已达到11万亩,占耕地面积的90%。高山蔬菜逐步形成了早、中、晚熟品种搭配,名、优、新、特品种并举,精细菜、露地菜与大棚菜等互补的生产格局,蔬菜品种由最初的10多个发展到目前的21大类120多种,其中17个蔬菜品种获得国家绿色食品A级认证和欧盟、美国有机蔬菜认证,“太白山”牌商标被认定为陕西省著名商标,10个蔬菜品种获得有机蔬菜转化认证。太白高山蔬菜直供京、沪等城市,出口10多个国家。

“高山蔬菜简直是个宝,我家每年的零花钱和娃娃上学的伙食费都来自它,自家吃菜不用花钱,卖菜的钱还让我家盖起小洋楼,办起农家乐。夏天来太白县避暑的游客多了,农家乐一房难求。游客走时还要买走不少高山蔬菜。全家今年净挣7万元。”鹦鸽镇马耳山村李林娃压着指头给记者算他家的收入账。

建成国际高端水果基地

水果也是太白县的强项。太白县斥资1.9亿元精心打造的现代莓类产业示范园落成后,莓类水果直供上海、广州和深圳等一线城市。另一方面,推广种植“户太九号”“户太十号”等葡萄新品种,太白县将成为国内最大冰葡萄酒生产基地。

记者在占地608亩的现代莓类产业园看到,园内有设施育苗区、精深加工区、冷链物流区、研发检测区和观光采摘区五大功能区。除了200亩草莓,还有比较稀缺的100亩蓝莓和莓树,以及别具一格的蓝莓公园。草莓、蓝莓均为无土栽培,果实高度与人体高度相同,人们可一边行走一边采摘,不用弯腰。

“大家千万别小看这个产业园,它可是全国最大的莓类育苗基地和国际高端莓类全产业链基地。”太白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王亚荣自豪地介绍。他说,莓类产业园引进美国、英国和日本的优质国际种苗,采用韩国、荷兰的种植模式,应用以色列的水肥一体化技术和意大利农机设备,体现出高度的国际化程度。5年后总产值将达25亿元,带动全县农民增收致富,也带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成为陕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一个样本。

“去年我在莓类园区打工收入超过3万元,还免费学到了草莓作务技术,年底还有分红,现在已经脱贫了。”贫困户雒成说。

打造“中国蜜都”

太白县还以打造“中国蜜都”为目标,今年已发展中蜂5.7万箱,发展50箱以上养殖大户639户,在咀头镇下白云村建成存栏2000余箱中蜂场1个,全年预计产蜜量294吨,产值1500万元。同时,规划建设蜂文化休闲度假区、蜂谷游客服务区、蜂谷野外拓展区、蜂谷健康养生区和蜂谷创意产业区,以此带动全县发展中蜂养殖达10万箱,建成西部最大蜂产业基地。

甜蜜的事业,为农民带来甜蜜的生活。“我们的土蜂蜜品质好,客商十分喜欢,一点也不愁销。外边的人都羡慕我们有这么能挣钱的产业。”下白云村村民陈拴拴说。

向农民“授之以渔”

以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为抓手,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授之以渔”,培育一批真正懂技术、会经营的职业农民,再通过发挥职业农民示范带动作用,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致富。

太白县农业局长赵志强说,目前,太白县共培育会种菜、懂养蜂的职业农民300人,带动贫困户1630人发展产业。提供便捷的农业科技服务,全县搭建“农技宝”信息服务平台,建立蔬菜、中蜂农业科技服务群,让每名贫困户随时随地通过手机就能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还可以及时掌握市场信息。根据贫困户产业发展实际,做好新优品种推广和生产技术指导,帮助开展产品营销。按照长期、短期结合与种植、养殖结合的思路,帮助选择产业项目,制定产业发展计划,指导贫困户至少培育发展一个长效产业,实现长期稳定脱贫。

新闻推荐

山村旧貌换新颜太白县桃川镇灵丹庙村获评 2017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

本报讯一条石头河,一座石头城,一段用石头讲述的爱情故事……太白县桃川镇灵丹庙村在环境整治中就地取材,用石头布置街头小品,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农村风貌。近日,记者从市规划局获悉,在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

太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太白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