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穆公的容人雅量 □沈明堂

淮河晨刊 2021-04-12 09:00 大字

秦穆公“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对很多喜欢历史的人来说并不陌生。秦穆公可谓是英明的国君,主政期间,他任用贤能,拓地千里,为秦国日后的强大打下基础;他“三定晋君”,帮助邻国晋国结束动乱,留下“秦晋之好”的佳话。雄才大略的秦穆公,具有优秀的诸侯国君的许多品质,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他的宽容,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秦穆公的容人雅量。

让我们先从“殽之役”说起。中学课本有一篇课文叫《殽之战》,这篇选自《左传》的古文详细讲述了发生在殽地的秦晋之战的前前后后,在此不再细述。此役战败,秦国的三位将领孟明视、白乙丙、西乞术被俘,后来被一时糊涂的晋襄公赦免,才得以逃回秦国。“是败也,孟明之罪也,必杀之。”国家受辱,社稷蒙羞,大夫和左右侍臣纷纷把战败归咎于主帅孟明视,要求秦穆公杀掉这个败军之将以申军法。对此,秦穆公却说:“这是我的罪过。由于我的贪婪而使孟明受祸,孟明有什么罪?”不仅没有责罚,反而重新让孟明视执政。

面对如此宽容的国君,孟明视感激涕零,下定决心,哪怕粉身碎骨也要一雪前耻。

殽之战后的第二年,复仇心切的孟明视率师伐晋,与晋军战于彭衙。由于急功近利,准备不足就出战,结果再次大败。当初,孟明视在殽之役战败逃回时曾对晋国大将阳处父说过:“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因而,彭衙之战受到晋国人的耻笑,称秦军是“拜赐之师”。

尽管如此,秦穆公依然信任和重用孟明视。而孟明视也反省自己的冲动,转而“增修国政,重施于民”。

秦军连战皆败,加之孟明视采取内敛之策,一再隐忍退让,被晋国视为软弱,其后,晋国又纠合宋、陈、郑三国屡屡攻打秦国,占领土地。然而,攻城略地取得的战功却引起了晋国有识之士的忧虑,贤臣赵衰就对大夫们说,秦军如果再一次前来,一定要避开它。孟明视由于畏惧而进一步修明了德行,那是不能抵挡的。还引用诗经上的一段话,称孟明视“念德不怠,其可敌乎?”

韬光养晦,时机终于成熟,秦穆公亲自挂帅出征讨伐晋国,渡过黄河后,烧掉渡船,以示决心,上演了史上最早的“破釜沉舟”,渡河后,攻取王宫及郊。强劲的兵锋势不可当,晋军不敢出战。秦军在殽地为死亡的将士筑一座大坟墓,举行了隆重的哀悼仪式,史称“殽函封尸”,然后才撤军回国。

此后,在秦穆公的统治下,秦国日趋强盛,称霸于西戎,这都得益于“用孟明也。”史书评价:君子是以知“秦穆公之为君也,举人之周也,与人之壹也”;“孟明之为臣也,其不解(通懈)也,能惧思也”。(秦穆公作为国君,提拔人才考虑全面,任用人才专一无二;孟明作为臣子,努力不懈,能够因为畏惧而思考)。

英国大文豪莎士比亚说,“宽容就像天上的细雨滋润着大地,它赐福于宽容的人,也赐福于被宽容的人。”殽之役之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正是由于秦穆公的宽容,成就了孟明视,也成就了秦国的霸业。

不仅对待臣下宽容,秦穆公对待普通百姓也是宽容的。《史记·秦本纪》里记载了这样一个小故事:有一次穆公丢了一匹良马,岐山下的老百姓捕获了这匹马并且把它杀掉吃了。捕盗官吏立即追捕到这群人,人赃并获,依律将要处死。在向秦穆公报告时,秦穆公却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因为牲畜的缘故而伤害人,我听说吃了好马的肉不喝酒会伤身体的。”不但没有下令处罚盗马之人,反而赐酒给他们。后来秦穆公攻打晋国,与晋军在韩地交战,受到晋军围困,危在旦夕之时,昔日盗马的百姓得知这一情况后,组成一支三百人的敢死队,拿起武器,为秦穆公拼死作战,以报答当初让他们食马饮酒的恩德。

秦穆公的宽容是一以贯之的,就连对待背信弃义的晋惠公,他也选择了宽容,把恩惠施给了晋国的老百姓。《左传》记载,晋国发生饥荒,向秦国借粮,在征求大臣们的意见时,有的认为可以借,有的则认为这是上天报应晋国,正好乘其疲弊,兴兵讨伐。最终,宽洪大量的秦穆公拍板,留下了一句响当当的话:“其君是恶,其民何罪?”把粮食借给晋国,以解百姓之饥。自秦国的雍城到晋国的绛都,运粮的车船连续不断,人们把这次运粮称为“泛舟之役”。

“和以处众,宽以待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梅妻鹤子的林逋说的这段话,放在秦穆公身上不也正合适吗?

新闻推荐

春天的景色

刘雨桐,12岁,岐山县城关小学六年级学生。爱好阅读和写作,多次被评为县图书馆读书之星,2020年被评为市级“百名读书之星”,先后...

岐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岐山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