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中的国企记忆(二) 生产区 生产线 产品生产…… 光影中都大变样了

华商报 2021-03-11 01:49 大字

2021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新时代追赶超越的关键之年。

3月4日起,《华商报》特推出“光影中的国企记忆”系列报道。通过国企老照片的展示,追忆流年似水、岁月流金中国企的变迁和发展、腾飞与蜕变。首期报道刊出后,引起多方关注,不少企业、网友发来珍藏的照片。

今天,我们在光影中走进陕西汽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汽”)。

那时的厂区没有完整封闭的围墙和厂大门,生产区和村落交相杂处

陕汽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那场轰轰烈烈的“三线建设”大潮中。

在近日延长档期的现象级贺岁电影《你好,李焕英》中,不少网友发现,电影中出现了襄阳方言,而这个细节的背后就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三线建设。

20世纪60年代,为加快内地建设,改善汽车工业的生产力布局,满足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需要,陕汽应运而生。

1968年2月8日,组建陕西汽车制造厂(代号93号信箱),厂址确定在宝鸡市岐山县曹家乡麦李西沟。从东向西,沿沟而进,排列着铸造、发动机、车桥、车身和总装等生产单位,还建有动力、工具、机修等辅助生产单位以及相应的综合管理部门。

厂区没有完整封闭的围墙和厂大门,生产区和村落交相杂处。沟口有商店、书店、银行、邮电和副食农贸市场等设施,不远处的蔡家坡镇有火车站,和厂区之间还有为工厂设立的中转站和火车专用线。

青年突击队成立掀起施工高潮,第一辆汽车也试制成功

1969年7月,工厂破土动工。1970年5月1日,为陕汽配套建设的蔡家坡渭河大桥建成通车。

1970年12月26日,SX250第三轮第一辆样车在陕汽试制成功,这也是陕汽制造的第一辆汽车。

据工作人员介绍,1970年8月,为了加快抢建工程的步伐,确保完成样车生产,促进生产准备的步伐,各车间以1968年进厂学员为主成立了青年突击队,配合施工单位进行土建、安装工程施工。

1970年底,工具、机修等辅助车间建安工程已基本完工,发动机、底盘、车身等生产车间已开始进行土建施工,铸工部分厂房也开始破土建设,掀起了施工高潮。

采用“边基建、边生产、边生活”的建设方针,陕汽厂把基建、生产技术准备和生活设施配套起来,加快了建设步伐。1970年12月26日,SX250五吨越野汽车首台样车在陕汽厂试制成功。

1975年,陕汽厂生产该车型30辆,标志着工厂建设进入批量生产阶段。

2020年业绩创历史新高, 已发展成为我国大型装备制造业企业

经过50余年的砥砺奋进,今天的陕汽,已由一个三线军工小厂发展成为我国大型装备制造业企业。

如今,陕汽已形成西安和宝鸡两大生产基地,并从生产制造型企业转型服务型制造企业。

2020年,陕汽控股生产各类汽车24.4万辆,同比增长27.4%;销售23.5万辆,同比增长26.5%,企业经营质量全面升级,业绩创历史新高。也是在这一年,新一代高端重卡——德龙X6000发布,以X6000为代表的换代产品平台,是历时十年之久打造出的全新技术产品平台,具有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综合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华商报记者 宋小雪 图

新闻推荐

陕西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 推进农民工同城镇职工同工同酬

3月8日,记者获悉,陕西省将坚持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一体推进,加快县域城镇化步伐,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加快形成以城带乡...

岐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岐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