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贤堂”里消纷争 岐山县八角庙村平安法治文化建设侧记

西部法制报 2019-11-14 00:49 大字

史红海张琳

编者按

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应遵循共建共治共享原则。宝鸡市岐山县凤鸣镇八角庙村在夯实法治基础、做好德治支撑的同时,由村民推选乡贤组成“八贤堂”,化解纠纷,形成了法治、德治、自治相结合的良好治理氛围。这一做法值得推介。

“你说一下当时事情发生的经过。”“我和他在工地上干活时,从脚手架上摔落,造成脑出血,三根肋骨断裂。”“樊新明,刚才候占明讲述正确吗?”“候占明讲述正确,当时他跟我去打工,情况就是这样。”“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经过协商,你们双方自愿达成以下协议……”

这是近日记者在岐山县凤鸣镇八角庙村采访时,在该村“八贤堂”的人民调解记录本上看到的一份调解记录。记录本上还简要记载了纠纷情况:樊新明承包了一农户建房工程,候占明在跟随其打工时不慎发生事故,双方就医疗费、误工费等发生纠纷。类似这样的内容,在记录本上还有很多。“现在,村里人有了矛盾纠纷,首先想到的就是去找‘八贤堂’。”八角庙村村支书王小东告诉记者。

八角庙村常住村民有484户。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这个村子也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但是村里的宅基地、土地承包等经济纠纷,以及医疗、道路交通事故纠纷时有发生,而且呈现出民事纠纷、行政纠纷相互交叉的特点。

如何降低治理成本、提升治理水平?八角庙村村委会把工作重点放在了抓共建共治共享上。

2016年底,村委会组织村民们推选有威望、公道正派、深受村民敬重的八名乡贤组成了“八贤堂”。记者了解到,通过参与制定修订村规民约,定期组织开展“民断是非”活动,选取村民关心的问题进行辩论,并让村民登台现身说法,“八贤堂”在村民自治调解矛盾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谈起“八贤堂”发挥的作用,村民们赞不绝口:“咱们这里的吵架拌嘴,一般的用工纠纷、工伤事故,不出村就能解决。”

“八贤堂”能够有效消除村民之间的纷争,关键在于八角庙村在开展法治德治宣传教育工作中,将周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平安法治文化。

“牛斗牛,不记仇。活牛两家用,死牛两家分。”周公判牛、甘棠遗爱等周文化典故在八角庙村的法治宣传展板、壁画中随处可见。“宝鸡市是周文化的发祥地,周公判牛就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调解范例。打造平安法治文化,推动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地气的做法效果才好。”岐山县委政法委有关负责人说。

目前,八角庙村已经把村广场和村委会办公场所建成了多功能法治宣传阵地,在全村三条主干街道设立礼法展板、宣传牌,绘制法治壁画,并充分利用村广播室、显示屏、橱窗,采用多种形式宣传与村民生产、生活相关的法律法规,形成多个法治宣传阵地,提高村民学法用法的积极性。

自治效率高,法治德治管根本。八角庙村通过开展“遵礼法、破旧习、树新风示范户”评选活动,引导村民自觉对标先进,在全村形成讲法治、树新风的浓厚氛围;利用农闲时间,聘请资深律师、优秀司法员、周文化学者到村里举办讲座,为村民提供法律知识援助,引导村民知礼守法;组建了锣鼓队、腰鼓队和自乐班,把发生在村民身边的人和事,消防安全、路政安全、火灾地震逃生知识等编成文艺作品,不定期进行演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目前,八角庙村已经形成了“知礼仪、讲法治、懂规矩”的浓厚氛围。该村先后荣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省级卫生村”“市级平安村”等荣誉称号,被市、县评为人民调解工作先进单位、“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先进集体。良好的村风、民风吸引了多个经济项目落户,不仅解决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而且引领全村优化产业结构,让群众迈上了致富之路。现在,八角庙村的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

新闻推荐

宝鸡:落实“1+3”方案 专项斗争战果显

岐山县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宣传。史红海通讯员郭宏伟宝鸡市坚持把问题整改作为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重要环节,聚焦中央...

岐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岐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