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做好一碗面□徐 岳

西安日报 2019-07-11 06:25 大字

朋友胡永丰先生,人到中年,虽无名著,尚有名言:“一生做好一碗面”。他之所谓面,是指岐山臊子面。

当地人,无论村里婚丧嫁娶、满月寿宴,掌勺的大师傅离不了永丰他爸胡师。他手艺高,人诚实。有一次,他把儿子叫到锅跟前,递给一小勺臊子面汤,说,“爸今天口苦,你替爸尝这味道咋样?”小永丰浅呡一小口汤水,咂吧咂吧几下嘴,说着行话,“咯味着哩!(方言,即盐醋臊子味很和谐)”这话把一个过路人惹笑了,“好叔哩,你咋还给娃教这哩!”父亲也笑笑说,“教这好。咱一生就做一碗面!”

三十年后,胡永丰常给他的伙伴说“甭偷懒,咱一生就做好一碗面”!儿子把父亲当年的话修正了一下——添了个“好”字。但这一碗面太难做了,回想创业初期,他那个路边店棚底下没自来水,要用大铁桶到三里外去拉。这还不算出力,这里的电,犹“狗的脉——胡跳哩!”面条刚下到锅里,鼓风机“咕——”不转了。换!换手摇鼓风机!人的两只胳膊就是动力,那才叫吃力呢!从锅里捞面的时候,胡永丰他们也像从水里捞出来的人一样了,但上下班的人却“闻香下马”,嘻嘻着进棚用餐。

三年后的忽一日,胡永丰的路边店在一夜之间不翼而飞了。食客们从官方告示上才知因整顿市容搬迁到振兴路西后地去了。西后地好!胡永丰生平第一次有了门面房,且是两间,又招了几个找上门的乡党。胡永丰开始被人叫“老板”了。他开会,一张嘴还是那句老话,“老胡野心不大,一生就做好一碗面。啥叫‘好\’,就是正宗。一闻就能想起我婆,她是村里最会做臊子汤的,味道酸辣香。一吃面条就能想起我妈,她是村里最会铡面的,面条薄筋光”。他的话很实在,员工们耳里听,嘴里笑。岐山县人民政府听到胡永丰在城里创业的好影响,给送来一块牌匾:“正宗岐山臊子面传承者”。

三年过后,胡永丰真变成老板了,开大会了,可嘴一张,还是三句不离老本行,“人说咱岐山人做事,脚步跨不大。这回,我要一步跨三县!别吵吵,听我说。啥叫‘一步跨三县\’,一大店在大雁塔,二大店在长乐路,三大店在土门十字,三个地点位于古代三个县。这不叫跨三县?”胡永丰的幽默把乡党都惹得哈哈大笑。看到乡党都那么开心,他却不笑了。“刚才那三个县,都是我疯吹冒撂,只为给你们增加些乐子。‘乐子\’,懂吗?进了城,就要学点文明话。一生要做好一碗面,需要的知识太多了。再说三大店建好了,就得上一百多人!”有人激动了,高叫道,“把咱村的年轻人都开来啊!”胡永丰说,“你那眼光太小!咱这三大店今后要注册,不叫‘野摊子\’,叫‘永丰岐山面馆\’,也招大城市的‘洋娃娃\’,咱乡下人帮他们也解决些就业问题。”这话引起一片掌声。有人却忽然发问,“摊子一下铺这么大,赔了咋办?”胡永丰大大咧咧地说,“赔了怕啥?我就是背个我妈缝的厚被子来的,大不了再背着回。”大家私下议论,“还是老板心大,干大事的!”

不到半年,三大店开齐了。五层楼的雁塔店最不行,不赔不赚。谁知山不转水转,大雁塔北广场突然扩展,修了大型彩色喷泉群,游人如织,门庭若市。人气旺带来了财气旺。2012年,经胡永丰和相关的几个单位多次协商,推倒他的五层楼雁塔店,三年建起了一座六层大厦。地处繁华地段,与地铁一脉相连。今年是大厦开业后的第2年,胡永丰累计已有八个岐山面馆了。一律是雕梁画栋的古典门楼,再配上贾平凹写的五个大金字“永丰岐山面”,好气派!岐山面的身价都显得尤为高贵了。报纸也来凑热闹,由《人民日报》国家人文历史公众号发起的《中国名面评选活动》,岐山臊子面在全国20家名面中,不负众望,脱颖而出,取得骄人成绩,以总票数第一摘得桂冠。

2018年正月十五那天,雁塔店突然停业,不为别的,只为要招待雁塔区全体清洁工人。“西安年·最中国”红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来西安旅游的人更多。春节期间,环卫工人舍小家为大家,依然坚守岗位,身影穿梭于大街小巷,为大西安的环境治理默默无闻地奉献着。餐前,胡总讲道:“环卫工人应该受到社会的尊重和爱护,他们披星戴月,晴是一身土,雨是一身泥,坚守着脏了我一人、洁净千万家的理念,无愧于‘城市美容师\’的称号。今天是咱们中国传统的元宵佳节,希望大家在这里吃好、喝好,‘永丰\’永远是你们的家。”话音刚落,大厅内顿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举起大拇指点赞的不在少数,都夸这位老板不简单,既是企业家还是慈善家。此次活动也被多家媒体相继报道。雁塔区领导听到消息后题诗八句,赠予胡总:“核心价值观,永丰领头雁。”

新闻推荐

吕向阳印象

■王宝存岐山是个旱塬,麦子潦草,作家茂盛。吕向阳就是这个旱塬上出生的,因为缺水,他面色较黑,因为面黑,他把文章写得细腻。...

岐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岐山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