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鼓是宝鸡的名片 访故宫博物院器物部副主任、研究员丁孟

宝鸡日报 2018-03-19 12:24 大字

本报记者组

我们今天见到真正的石鼓啦!

石鼓被誉为“中华第一古物”。宝鸡是石鼓出土之地,所以,这十尊石鼓也有“陈仓石碣”“岐阳石鼓”之称。前不久,在央视首期《国家宝藏》中,故宫博物院拿出三件稀世珍宝震撼亮相,其中就有石鼓。由此,我们再次擂响了石鼓——这面文化之鼓。

正因为石鼓是国宝级文物,所以在宝鸡中华石鼓阁中展出的石鼓是一比一的精良仿制品。

本报记者组在北京采访文化名流期间,来到故宫博物院的石鼓馆,在这里看到了十尊石鼓的“真身”;顷刻间,仿佛是在他乡见到了久别重逢的前辈,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幸运的是,在石鼓馆里,记者还见到了展览的策展人:故宫博物院器物部副主任、研究员丁孟。与丁孟畅谈石鼓文化,听他说石鼓与宝鸡的情缘、与历史的牵绊,跌宕起伏,思绪万千。

石鼓魅力“花开多枝”

石鼓在史学、文字学、文学、书法、石刻等方面堪称第一,价值非凡,可以说是“花开多枝”。丁孟说,石鼓与宝鸡密不可分,它们发现于宝鸡,在唐代一经面世就引起了全国范围的轰动。从唐代起历代文人就不断对石鼓文进行研究,研究者包括金石学家、书法家、文学家等,比如有我们所熟知的历史人物韩愈、杜甫、褚遂良、欧阳询、苏轼、潘迪、周伯温、康熙、乾隆、康有为等。再具体谈到石鼓的多重价值,丁孟一一分析道:

从史学观点看,石鼓文记录的是秦国君主游猎之事,而它实际记录着与政治、外交、祭祀有关的活动,为研究东周时的秦国提供了重要史料。

从文学观点来看,石鼓文以四言古诗的形式,记载了当时的历史,它的遣词用语、风格情调,和《诗经》非常相近,是《诗经》之外又一叙事史诗。

从文字学观点来看,石鼓文介于西周金文和秦朝小篆之间,是研究中国汉字形体演变的珍贵实物。

从书法艺术观点来看,石鼓文是我国东周时期的书法精品,后代书法家无不崇尚石鼓文书体。唐代张怀瓘称石鼓文书法是“仓颉之嗣,小篆之祖”。清代康有为说:“石鼓文实为中国碑帖之第一文物,亦书画家之第一法则。”

从雕刻艺术来看,石鼓文是石刻艺术的元宗。石刻是秦人创造的,它与商代的甲骨文、西周的金文迥然不同,非刻刀所刻,它是用凿子和锤子一点点凿刻出来的,所以,各种美姿从字体中显现。

石鼓重要的价值决定了国宝的评选,石鼓不会缺席。

石鼓与宝鸡情缘深深

丁孟指出:宝鸡是周秦文化发祥地,石鼓则是宝鸡的一张名片,见证了秦国的强盛。石鼓文可研究的内容很多,因而石鼓文从唐代以后,历代许多学者都潜心研究这一文化遗产,著书立说。但石鼓文的研究至今仍存在很多难点,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近代学者仍称之为“千古之谜”。宝鸡作为石鼓的故乡,应该发挥自己独特的感召力、凝聚力,深入探索石鼓的奥秘,把石鼓文研究推向新的水平。

丁孟说:“我多次去过宝鸡,了解那里有很多研究周秦文化的学者,宝鸡也是所有研究周秦文明的学者都会前往考古的地方。”他还特别强调,东周各国文字都源于西周金文,但秦国文字却有特殊性,走上了与其他国家不同的道路。各国至春秋中叶,开始确立新的风格,出现了装饰性较强的新字体,文字大多颀长秀美;在军事上最具进攻性的秦国在文字上却显得十分保守,此时对西周文字更多的是继承而不是创新。从石鼓文的价值来看,西周正规的文字演进系统,依赖秦国的保守而延续。石鼓文彰显了秦人的贡献。

随后,丁孟又形象地谈到石鼓与宝鸡山水的关系。“石鼓文中许多处都描述了秦地,特别是当时宝鸡地区山水的美丽、物产的丰富。石鼓文是刻在花岗岩上的史诗,但一幅幅静止的画面,却载着流动的生活,是动态的。秦献公带着属下和周烈王的使臣去祭拜了吴岳,秦军在水中捕鱼、原野射猎,优越的地理资源,正是东周宝鸡地区真实写照,也是秦献公要向周王使臣炫耀的。今天,宝鸡人可以根据这些史料,去打造属于自己独特风格的城市绿化和生态景观。”

记者告诉丁孟,如今宝鸡在石鼓文中所提到的汧渭之会建成了国家湿地公园,打造出如诗一般的美景。他对此做法非常欣慰,说有机会一定去看看。他还建议,在宝鸡建设时,重视考古工作和文献史料的研究,重视古遗址和遗迹保护与管理,重视原有生态景观在现代城市中的作用和地位,相信今后宝鸡一定会更美丽。

他提议,宝鸡是文物大市,堪称国宝的文物有很多,正因如此,反而会造成观众一时不知道该关注什么,所以,可以选择最具代表性的文物进行重点宣传和展示。策展人要考虑给观众特别是外地观众一个直接的、印象深刻的、有宝鸡文化标志的文物以突出宣传展示,从而吸引全国旅游者来宝鸡看国宝。

石鼓未解之谜的魅力

石鼓的发现具体地点一直没有确定,有多种说法。

丁孟说,记载是在岐山北坡,因为发现石鼓时,没有像如今这样专业的考古人员进行记录,都是人们口口相传的,加之自然生态会有变化,所以,它的发现地点到现在依然不能明确。石鼓出土时,十尊石鼓是怎么摆放的也有分歧,一般认为,当时是排了两排。但是,两排的次序是怎样的?哪个在前,哪个在后,也有争议。排列顺序不同,人们对其内容的解读也不同。在故宫博物院的石鼓展厅中,十尊石鼓的陈列,也是排成两列。

记者看到,这两列石鼓分别是:乍原鼓、而师鼓、马荐鼓、吾水鼓、吴人鼓;吾车鼓、汧殹鼓、田车鼓、銮车鼓、霝雨鼓。据介绍,这是按照石鼓诗歌所描述的内容排序的。

丁孟说到石鼓的又一个未解之谜,石鼓制作的年代,学术界也有争议,目前采用的是古文字学家唐兰先生的说法,是秦献公十一年所制。

针对记者提到的石鼓身上斑驳的痕迹,丁孟回应说,石鼓上原有 600多字,目前只存300多字,这是石鼓千百年来颠沛流离、历经磨难所致,磕碰和自然风化使石鼓满目疮痍,尽显沧桑。历史上,安定时期石鼓会被奉若至宝,但是,在社会动荡、战火纷飞的年代,石鼓又经常被遗弃。

十尊石鼓如今在故宫博物院中,被很好地保护起来,并设立了专馆展示,供专业研究人员研究、全世界的观众观摩欣赏。丁孟介绍说, 2005年石鼓馆开馆时,他自己作为策展人特别为展览写了两句话:“国家贫弱,国宝多难,国家强盛,国宝太平。”

如今,看到故宫博物院如此用心地保存、呵护这十尊石鼓,我们也更加感受到只有国家强盛,文物才能“享福”。进入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宝鸡也同样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行进在坚持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我们在石鼓馆向国宝深深鞠了几个躬,把家乡人民对它的仰慕之情留在了这里。不管石鼓在哪里展览,都是宝鸡这片文化沃土开出的绚丽奇葩!

新闻推荐

种下一个“春天” 渭滨区开展义务植树活动 数百人栽植皂刺油松近6000株

3月9日上午,160余名青年志愿者到冯家山水库义务植树3月12日,岐山1280余名干部职工到蔡家坡镇渭河北坡植树华商报讯(记者张欣)3月12日,渭滨区在神农镇邵家山村、石鼓镇孙家庄村开展义务植树活动,栽...

岐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岐山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