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周秦文化从宝鸡推向世界 访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何福胜

宝鸡日报 2018-03-15 12:44 大字

本报记者组

农家娃成了“洋教授”。从岐山走出来的清华大学人文学院英语教授何福胜,他的身上处处显露着西府人的智慧。在全国“两会”召开之际,本报记者有幸在北京见到了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他。何福胜在采访一开始就很高兴地说:“感谢乡党们来看望我们这些从家乡走出来的游子。知道宝鸡现在发展得非常好,我感到很高兴。我是从岐山走出来的,对家乡的周文化,还有离岐山很近的凤翔的秦文化很感兴趣,看了很多这方面的书籍。”一缕缕乡愁由此弥漫开来。

何福胜还说道,周文化发源于岐山,周礼在三千年前大行其道,由此创造出一个以礼、以德治国的王朝。尤其是历史上有名的“成康之治”时期,创造了 40年无刑法的盛世局面,非常了不起。

作为名校教授,何福胜走过的国家、地方非常多,在谈到周秦文化与世界的接轨时,他说道:“宝鸡是周秦文化的发源地,咱们宝鸡同时也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应该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到咱们宝鸡参观名胜,感受文化。比如,咱们宝鸡的青铜器博物院就是很好的旅游景点,希望能再多一些这样的景区。同时,组织作家多写一些这方面的文学作 品,再拍一些相关的影视作品。”

作为一名从教 30多年的大学英语教师,何福胜说,宝鸡要打造“一带一路”上的国际化城市,应该培育更多的外语人才,他表示愿意为家乡外语人才的培养作出贡献。

在采访中,记者还与何教授谈到一个有趣的话题。宝鸡出土的青铜器不少有珍贵的铭文,还有在宝鸡发现的石鼓上的石鼓文,这些古文字简练、优美,往往几个字就可以表达出很多意思,是否可以翻译成英文,让更多外国友人了解宝鸡的青铜、石鼓文化。“我认为,英语与青铜铭文等的融合,非常有必要、有意义,用现代的语言、国际化的语言翻译铭文,这样就有更多的机会让世界了解宝鸡的悠久文化。”何福胜说。

新闻推荐

岐山:绿化造林百余亩

本报讯3月12日,岐山县1280余名干部职工在蔡家坡渭河北坡另胡段开展义务植树活动(见右图),共栽植油松、杨树等6355棵,完成绿化面积120亩。当天,岐山县林业局抽调若干名技术干部,采取分段分片包单位,现场跟...

岐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岐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