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户李云: 种春见奔富路 搬新家过新年 特约通讯员 温选鹏 本报记者 李幸 文/图
李云在新家门口挂灯笼,迎新年。
2月7日中午,彭山区义和乡岐山村,44岁的李云在柑橘林里品尝春见。“嗯,甜,过完年吃会更甜!”李云笑着说。
临近中午,李云回到刚搬进不久的新家,把农具放进仓库,脱掉做农活穿的胶鞋,换上之前志愿者送来的棉拖鞋。此刻,一阵阵食物的香气从厨房传来。“做什么好吃的,这么香!”来到厨房,李云向正忙着做午饭的妻子问道。
“吃得起饭,存得起钱,还能住上‘小洋楼\’,以前想都不敢想,这要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李云说。因为享受到易地扶贫搬迁政策,2月6日,李云和另外12户村民签订了“幸福公约”,正式住进新家。
“我们小区的名字叫‘福苑\’,好名字哦!脱了贫住福苑,好日子就来了。”李云说,他家现在的生活比春见还甜。
李云的新家约100平方米,两层小楼,搬进去之前,屋里的衣柜、床、厨房用具、电视等一应俱全,而他只花了不到1万元。
搬新家之前,李云和岳父岳母、妻子、儿子一家5口人一直住在半山腰的砖瓦房里,出行和交通极为不便。因为缺乏种植技术,家里两位老人又多病,全家人的生活只能靠李云外出打零工维持,一年收入不到1万元,生活十分贫穷,根本没钱修房。
2014年,李云一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为让他彻底脱贫,当时的岐山村第一书记徐军想到了柑橘种植,这样可以帮助他实现在家门口致富的愿望。说干就干,李云在徐军的“怂恿”下,把自家原来种植的柑橘树进行了品种改良,并且又拿出几亩种植油菜、小麦的土地来做“实验”。
“家里太穷,当时叫我种植柑橘的时候,还是有点担心,怕失败了一家人连饭都吃不起。”李云说,当初还是有很多顾虑,好在区上的农技专家三番五次上门提供技术支持,村里的柑橘种植大户把他家的柑橘树管理得又很细心。
2017年,李云种植的10亩春见终于见到了成效,收入近3万元,这让他大吃一惊。“原来想的是有2万元的收入就好了,没想到竟然卖了3万元,以后每年的收成肯定还要增加。”李云说。2017年年底,靠着种植春见,李云一家顺利实现脱贫。
“感恩共产党,爱国又爱家;儿女尽孝道,长辈爱娃娃;夫妻永不弃,真情本无价;邻里要和睦,不许打和骂……”李云说,这是他签订的“幸福公约”。
挂灯笼、贴对联、大扫除……吃完午饭,李云和妻子又在为过年做准备。“在新家过年,将是我们一家过得最开心的一个年。”李云满脸幸福地说。
新闻推荐
炎黄二帝塑像。甲骨文“雷”字金文“雷”字大篆“雷”字风雨雷电,“雷”让人自然而然地想起天上的雷声,那是自然对世间万物的恩赐。正是这种来自自然界的现象,让人类中的一部分人对其产生了原始...
岐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岐山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