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山县焦六村乡贤焦六助困济贫
本报记者张琼
“咱村为啥叫焦六村?”“因为一个叫焦六的好人,焦六爱助人,所以他住的村子叫焦六村。”
岐山县青化镇焦六村的村名故事听起来很简单,民间传说,西周时,在今青化镇孙家村以西,有一名老者叫焦六(在兄弟中排行老六),此人是个热心肠,一辈子乐善好施,尤其喜欢扶贫助困,非常受当地百姓爱戴。焦六享誉一方,周围乡邻常去拜访他,路人问:“你去哪里呀?”答:“我去焦六呀……”长此以往,焦六渐渐从人名变成了村名,以此来启迪后人要像焦六一样做好人做好事,这个故事也叫“焦六助人”或“焦六济贫”。
乡贤的作用不可小觑,焦六是焦六村最早的乡贤,他用自己的仁德尚善,换来了村子的和睦亲善、团结互助。有了“焦六助人”的好榜样,如今的焦六村人更加重视和珍爱乡贤,村上群众推选 40多名威信高的老党员、老干部和退休干部,组成乡贤理事会。他们向村民宣传周礼优秀文化,并评选出村里助人为乐、善行义举、邻里互助等优秀示范户,设立善行义举榜,树立身边的“好人明星”,引导村民争当新乡贤、好村民。
焦六村的可说之处,不只在于村名故事,更在于如今焦六村对周礼文化的宣传和实践。在焦六村可以看到一个孝文化广场,墙上印着“遵守村规民约,倡导德孝礼和”,并有《百孝篇》全文。距孝文化广场不远处,还有一个周礼文化园,园里至德亭旁有块石碑,碑上刻着“泰伯奔吴”的故事,背后刻着“五常”“五德”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各个街道几乎都能看到周礼优秀文化和核心价值观宣传牌……走进焦六村,似乎一砖一瓦都在宣传周礼文化。焦六村村规也传承着“焦六助人”的精神,村规是“以德为先、爱党爱国、遵纪守法、自强自律、创优争先,以和为贵、传承家训、尊老爱幼、家庭和睦、邻里互助……”村规乡约充满正能量。
焦六村人在先祖仁德尚善的影响下,在周礼文化的熏染以及村规民约的约束下,展现了焦六人独有的精神风貌。涌现出了一批好人好事,有人常年资助经济困难学生,有人主动为村上修路修灯,有人义务打扫广场街道,有人免费维修健身器材……
“焦六助人”的故事已然从一个人做好事,演变成了一个村子的人都在做好事。
新闻推荐
本报讯2017年12月30日和2018年1月6日,在广西卫视播出的以文化名人为亮点的栏目《收藏马未都》中,都出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在两期节目中都与马未都针对“青铜”“香”等国学文化进行问答,惹人注目,他就...
岐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岐山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