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耘梨园三十载 吹火绝技冠陇中苗丽:乐为父老唱大戏
本报记者朱红霞
1969年出生于陕西省岐山县的苗丽,从小就对秦腔情有独钟。自1988年调入定西地区秦剧团后,苗丽把对秦腔艺术的一腔痴爱,化作对表演事业精益求精的追求,演出了《孙尚香》《下河东》《游西湖》等10多本戏,尤以《杀生》《打焦赞》《挡马》三个精品折子戏享誉陇上。
在苗丽的记忆中,她最骄傲的就是捧回甘肃省第二届“红梅奖”一等奖的惊艳时刻。
那是在2006年甘肃省第二届“红梅奖”大赛上,全省梨园高手云集。而苗丽饰演李慧娘的参赛剧目《杀生》却从众多参赛剧目中脱颖而出,吸引了观众和评委们的眼睛。只见台上的李慧娘粉脸含悲,一袭白衣,手执红扇,口含火龙,瀑布般地喷向杀手的钢刀。随着剧情的变化,动作的腾挪闪展,李慧娘吹出的火龙也在发生着奇妙的变化,当最后一口长火伴着她的翻转在舞台上形成一个圆圆的火圈时,观众的掌声、喝彩声便淹没了一切。
苗丽成功了,她的折子戏《杀生》终于以俊美清丽的扮相、洒脱优美的动作、圆润清脆的唱腔、高难度的吹火技巧捧回了第二届“红梅奖”一等奖。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为了练好吹火这门秦腔绝技,苗丽整整苦练了两年。两年中,她几乎用完了定西、陇西城区几家药行的松香(吹火用的树脂化工原料),又托人到天水、兰州等地采买。两年中,多少个白天黑夜,她口含松香,一次次地引火、吹火。松香落在嘴里,她忍着刺鼻的气味,吐出来,漱漱口,再来;喷出的火不小心烧了眉毛、头发,她擦把脸,接着练。无论严寒酷暑,在剧团的练功房里,总能见到苗丽口含火龙勤奋练功的身影。就这样,经过两年的日夜苦练,苗丽终于练就了一套变幻多姿的吹火绝技。
苗丽还是一个优秀的刀马旦。舞台上的苗丽,大刀在她的手中自如地翻飞,刀光闪闪,呼呼生风,常博得观众喝彩和掌声。然而掌声背后却是汗水和付出。为了练就过硬功夫,苗丽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艰苦的训练。沉重的大刀在手背上翻转,手背上磨出了一个大青疙瘩,刀把不小心打在身上、脸上,打得她鼻青脸肿。滴水成冰的严冬,苗丽总是练得汗流浃背……
为了把好戏送到山区的老百姓家门口,苗丽一年中大多数时间都随团奔波在演出途中。一次在安定区宁远乡红堡子村演出时,天气奇冷,简陋的舞台上寒风凛冽,苗丽外着一袭白色戏装,冒着刺骨的寒风翩然登场,亮出了她的拿手好戏《杀生》,并十分到位地完成了吹火绝技。演出中她手脚冻麻木了,下来用热水一洗,十指钻心地疼。但听到观众雷鸣般的掌声,她的心中却涌起一种春天般的温暖。
这样的演出经历,在苗丽的舞台生涯中数不胜数。“既然选择了秦腔,也就无怨无悔。”苗丽这样描述自己秦腔表演生涯中的苦与乐。“只要观众认可和肯定,所有的苦都会变成最美好的记忆。”
耕耘梨园三十载,如今的苗丽,收获了累累硕果。她不仅夺得了“红梅奖”一等奖,还因吹火绝技独步陇中梨园,成为定西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指定传承人,跻身国家文化部“名家传戏——当代戏曲名家收徒传艺”工程上榜艺术家。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年来,巴中市巴州区枣林镇党委、政府积极探索创新,“三举措”有效提升群众满意度。树立脱贫思想。通过定期召开党员大会、群众代表会、坝坝会等方式,对扶贫政策进行大力宣传,并以座谈会对个别...
岐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岐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