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两代师生情◎苗烈香

宝鸡日报 2017-09-12 18:26 大字

从上世纪 70年代末,我和儿子便成了著名美术家李辛儒的学生,直到现在,师生之情仍然浓浓地扎根在我们心中。

今年夏天,受远在北京工作的儿子嘱托,我去岐山县蔡家坡看望了李老师。年近八旬的他,声音洪亮、动作干练,性格依旧那样开朗。趁他给我沏茶的当儿,我参观了他的工作室。画案上各式各样的画笔、墨笔,足有几十支,毛毡上躺的、笔架上挂的,长短不一;铺在画案上的毛毡,染了数不清的墨点;画作和字作插在靠窗一尊大瓷缸里;地上全是与画和字有关的东西。欣赏着、赞叹着,猛一抬头,墙上一幅气势宏大的水彩画《黄土高原》吸引了我,李老师解释说:“我很早就有画黄土高原的计划,只因这些年太忙,直到最近才完成,也算是在我画史上没有遗漏的画了。”

喝着甘甜的茶水,吃着师母洗过的桃子,师生的话匣子也打开了。在空调送来的凉爽中,李老师谈起在岐山文化馆时我和我儿子跟他学画的事情。

我的儿子从小就爱画画,由于我工作太忙,没时间给他找美术老师。一次,在县文化馆办的画展上,儿子看到李老师的木刻画和水墨画,求我带他找李老师学画画,我怕影响李老师的工作,终没带他去。后来,在凤师上学的著名画家巨石,将儿子介绍给李老师学画;不久李老师就调去了宝鸡市群众艺术馆,儿子大哭一场,说自己刚跟李老师学出了一些门道,他常希望李老师回岐山给他面对面指导、修改作品。

一年后,我们家也搬迁到宝鸡。搬去第二天,儿子就高兴地去找李老师了。李老师总是循循善诱、不厌其烦地教他构思、修改、画画,指出他的不足以及存在的问题。李老师对绘画的敬业和严谨深深感染了我们母子,在他的指导和影响下,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想起他的话:“人不管干什么,都要有一种持之以恒的精神,学画画尤其要这样。”

那时候,每到假期,市群艺馆都举办各种学习班,儿子总是参加少儿绘画学习班。李老师除了给众多小朋友上大课外,还常常抽时间给他的“忘年交”多指导一两个小时。我坐在旁边,听着李老师讲绘画的着笔、线条、理论、技巧,仿佛置身于艺术殿堂。回到家中,我跟儿子一起,按李老师所讲练习笔法、画静物;因那时我下乡驻队是常事,终没有坚持下去,儿子则一直坚持到高中。现在,在我的书橱里,还保存着李老师送给我儿子的一本淡绿色、封面精美的绘画本,上面写着“小岐存念李辛儒”几个漂亮的大字。李老师说儿子的基本功很扎实,是块搞绘画艺术的材料,考大学报志愿时,就可以报美术学院或建筑学院。

我和儿子,由于多种原因,终没有从事绘画方面的工作,但李老师精益求精、刻苦钻研的精神,使我们受益匪浅。现在,每每看到李老师的著作或新作,我都像看到宝贝一样兴奋。他的作品多次被中国美术家协会艺术家名片图册刊发,并先后获陕西省、西北五省区美展奖;近年在香港举办的《北国四季》《大匠笔下千峰翠》《百家画展》等画展中他也有入展作品。他还在《人民日报》《中国文化报》《中国书画报》等多家媒体发表作品,受到权威人士高度评价;出版了《民族美术与儒学文化》《神来之食臊子面》等著作,多篇论文被各类画刊和报刊选用;出版画册两种,传略被辑入多部人才辞书。

近八十岁的李辛儒老师,目前还精神饱满地著书作画,他的风范和精神,使人不由得敬仰和崇拜,他也给年轻人树立了好榜样。我和儿子以及他众多的学生,祝愿李老师在著书作画的同时,过好幸福的晚年生活,也祝愿我们两代师生情永远长存!

新闻推荐

宝鸡市与长三角地区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招商会召开

本报讯(宋星辰)8月29日,宝鸡市与长三角地区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招商会在上海召开。来自省商务厅,宝鸡市委、市政府,宝鸡高新区、岐山县、眉县、陈仓区、扶风县、蔡家坡管委会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130多家汽...

岐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岐山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