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下的幸福宝鸡 聚力创新实干 矢志追赶超越
宝鸡市委领导和省旅发委领导调研太白山温泉项目建设
宝鸡市政府领导调研大水川景区建设
法门寺
太白山
关山草原
中华石鼓园
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蕴,一定会让一个城市的旅游业变得丰富而生动。
宝鸡,周秦文化的发祥地。5000多年前,炎帝在这里开启了中华农耕文明,3000多年前,周人在这片土地上建立了西周王朝的根基。走进宝鸡,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自然生态摇曳多姿,,并由此催生出活力四射的旅游产业。
当全域旅游发展的号角在三秦大地上吹响的时候,宝鸡,一座拥有八千年文明和2770余年建城史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用“炎帝故里”的崇德尚礼、“佛骨圣地”的和谐包容、“青铜器之乡”的闻鸡起舞、“民间工艺美术之乡”的开放创新,铺就了一幅风情壮美、魅力无限的关中旅游长画卷。
2017年6月30日,宝鸡市文物旅游局陈小平局长一行专程赴省旅游发展委员会汇报工作。高中印主任听完汇报后明确指出,宝鸡旅游为全省旅游系统做了榜样,树起了标杆。
跳出“城墙思维”,站在“秦岭之巅”,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打造全国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承载着这样的美好发展愿景,以全域旅游发展为支撑,宝鸡,一个最具幸福感的城市正在三秦大地上快速崛起。
■思路引领 打造全景宝鸡——
2016年岁首,宝鸡市被列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首批创建名单。“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宝鸡旅游由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不仅仅是‘戴帽子\’,更重要的是‘换思维\’。思想通了,路子就通了。”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院长厉新建在解读国家旅游局发布的《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导则》时如是说。而这恰恰是宝鸡全域旅游发展走向一个崭新天地的关键所在。
“全域旅游是以旅游为优势产业协调带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新模式,是旅游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基于这样的认识,宝鸡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域旅游发展,做出了“以创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为目标,以发展品质旅游为统领,实施旅游‘5+’战略,做火旅游,拉动三产,造福百姓”的总体安排。同时牢固树立全市“一盘棋”的意识,形成对旅游产业齐抓共管、协调推进的工作态势。
在发展中,宝鸡还有更多的想法和作为:以融合发展为理念,推动全市景区功能由“单一游览”向“多元复合”转型,撬动宝鸡整体经济发展;旅游资源开发由外扩式增长向内涵式增长转型,着力提升宝鸡旅游业核心竞争力;推动宝鸡旅游布局由“散点式、景区型旅游”向“景区、城市、乡村”三位一体的“全域式、全景型旅游”转变,提升宝鸡市整体形象与吸引力;政府从旅游产业“管家”向“保姆”转型,打造服务型政府。
除了思路引领,决策者用实际行动对旅游业发展的重视,也成为宝鸡全域旅游发展开创新局面的重要助力。市委书记徐启方上任才短短1个月的时间,就前往关山草原进行调研,提出要“高点站位,打造精品景区。”宝鸡市市长惠进才多次听取工作汇报,作出重要批示指示,亲自谋划和强力推动文物旅游工作。市人大、市政协也将文物旅游作为重点工作组织视察调研,建言献策。
“全景宝鸡、全季皆宜、全时旅游、全业互动”,“产业围绕旅游转、产品围绕旅游造、结构围绕旅游调、功能围绕旅游配、民生围绕旅游兴”,迎着这样的大思路和大格局,宝鸡旅游开始了新一轮的发力。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宝鸡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11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87.86亿元,分别增长26.8%、31%,位居全省前列。
■战略谋划 着眼追赶超越——
聚力创新实干,矢志追赶超越。
迎接大众旅游时代,面对席卷全国的全域旅游发展热潮,作为首批试点单位,宝鸡如何融入,如何加力提速“旅游带动”战略,助力经济社会实现“追赶超越”总目标,成为宝鸡旅游人新的课题。
“把全市当作一个大景区来规划建设,坚持全域、全景、全产业链的综合联动发展模式”,面对机遇,宝鸡旅游顶层设计,目标明确。同时更是以全域思维“大”字引领,开创宝鸡旅游新局面,展现新作为。
大视野谋划。把宝鸡旅游放在全省乃至全国大格局中来审视,跳出“城墙思维”,站在“秦岭之巅”,按照打造全国一流旅游目的地、集散地的定位,谋划了扶风世界佛都等近20个投资规模大、综合效益好、带动作用强的大项目。
大产业融合。按照“建设一个项目、打造一个精品、带动一个产业、引领一个集群”的思路,大力实施“旅游+生态、文化、休闲、美食、体育”的“5+”战略,培育全域旅游的新产品和新业态,推动旅游项目与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大手笔打造。大力推进多样化、品质化的旅游项目建设,丰富旅游供给,提升旅游体验。在实施高A级景区创建工程的同时,大力实施旅游演艺精品工程,还把关天副中心城市建设、夜间经济与旅游发展充分融合,用旅游的标准完善城市功能,让城市始终成为“快乐旅游、精彩生活”的旅游目的地。
大融资保障。紧抓财政资金引导投入、市场化机制资本运作、信贷资金支持,基本形成了“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运作”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在用好、用活中省支持文化旅游产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和扶持资金的基础上,由市、县财政每年列支1亿元作为旅游产业发展扶持资金。
在宝鸡旅游人眼中,这是一次排山倒海般的史诗工程,创新融合,追赶超越,打造宝鸡旅游产业和文物事业升级版。宝鸡更是一块用大手笔构建起来的希望之地,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和“打造全国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为总目标,把宝鸡建设成为关天副中心和最具幸福感城市。
■机制创新 助力融合发展——
如果说“思路战略”是宝鸡旅游发展前进道路上的“造血机”,那么“机制创新”就是宝鸡全域旅游发展走在全省前列的“助推器”。
2016年,入选全国首批262个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后,宝鸡率先在全省地级市中成立了旅游发展委员会、旅游公安、旅游市场监督分局、旅游巡回法庭等“1+3”旅游综合管理机构,为全域旅游发展提供了体制保障。
成绩并非一蹴而就。近年来,宝鸡市委、市政府坚持把旅游业作为三产龙头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顶层设计,高端发力。宝鸡成功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宝鸡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编制了《宝鸡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印发了《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和《旅游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安排意见》,确定了精品景区建设、城乡环境美化、道路畅通、旅游标识、宣传营销、高A级景区创建、规划引领、乡村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智慧旅游十大工程,做到“任务、责任、时限”三明确,并将创建工作纳入各县区和市级部门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各县区和市级相关部门也成立了相应工作机构,全面推进落实,形成了全市动员、全民参与、融合发展、城乡联动的大创建格局。
2017年5月17日,宝鸡全域旅游“1+4”综合管理机构正式宣告挂牌运行,标志着宝鸡旅游已进入了全面提升、争创一流的发展新阶段。
“全域旅游概念中,旅游的发展不是孤军奋战,而是在融合中共同发展。因此全域旅游发展的体制机制设计比传统旅游发展的体制设计要求更高。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改革设计,理顺旅游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关系,突破限制新时代旅游发展的障碍,推动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宝鸡市市长惠进才如此强调。
除了管理机制创新,宝鸡还大力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融资模式改革创新,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旅游企业和旅游项目融资支持力度。5月11日,在西安举办了宝鸡旅游产品推介暨项目招商签约大会,签约合作项目20个,引资额100多亿元。
创新赢发展。宝鸡市作为国家确定的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成效显著,特别在旅游“1+3”体制创新方面走在全省前列。
■精品支撑 彰显宝鸡魅力——
“游宝鸡、赏山水、知古今。”一句简单的对外宣传口号,道出了宝鸡旅游魅力的精华所在。
事实上,在发展的过程中,宝鸡始终把文化旅游项目建设抓在手上,着力打造国家记忆工程、打造精品龙头景区、打响宝鸡旅游名片。
加快建设岐山周文化景区,启动周原国际考古遗址公园,打造国家记忆工程;实施大美佛汤城项目,建设“世界佛都”,支持金台观太极源景区、龙门洞景区和凤翔酒文化产业园、五丈原三国文化体验园建设,彰显文化宝鸡特色;加大太白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建设力度,抓好鳌山滑雪场等项目,打造秦岭山水旅游核心区;抓好大水川、鸡峰山、黄柏塬、紫柏山、六川河西普陀、千湖国家湿地、大东湖等景区开发,打造生态宝鸡的亮丽名片……
宝鸡旅游人手中,一幅以龙头景区建设为支撑彰显宝鸡文化旅游魅力的壮美蓝图正徐徐展开。
“推进全域旅游不是什么都搞,必须在‘主打产品\’上下足功夫。”采访中,宝鸡市文物旅游局局长陈小平直言不讳。按照规划,宝鸡将紧紧依托法门寺、太白山等具有唯一性、垄断性的世界级资源,形成“周秦文化、佛骨圣地、秦岭山水、西府民俗”四大拳头产品。目标也很明确,到2020年,宝鸡全市5A级景区达到4家,4A级景区达到20家,全面提升宝鸡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
值得关注的是,旅游产品建设中,宝鸡始终坚持打造“品质旅游”,不断提高游客满意度。在陈小平看来,旅游是一种高品质的生活方式,只有不断提高旅游品质,才能使游客在旅游中获得更多的幸福感、满足感,旅游才能拥有持久生命力。
在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发布的全省游客满意度统计调查中,宝鸡市在全省11地市中,连续两年名列前茅。
马秀红郑亚玲李娜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龚晓辉尚旭强记者王天洋)“感谢大家的帮助,终于让我圆了上学梦!我一定会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好好学习,回报社会……”近日,再次踏上求学之路的贫困学生月月(化名)激动地说。16岁的月月...
岐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岐山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