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西秦巧娘”:针尖传承刺绣手艺 丝线绘就幸福之花

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微信号 2021-01-15 10:52 大字

千阳被誉为“中国民间艺术刺绣之乡”。西秦刺绣手艺代代相传,最早是由祖母、母亲口传手教,世代继承发扬,也被称为“母亲艺术”。2008年,“西秦刺绣”被文化部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千阳更是涌现出了一大批“西秦巧娘”,心灵手巧的千阳绣娘们用五彩丝线绣出了幸福生活。在这支队伍中,有这样两位绣娘,她们既是姑侄又是师徒,一位坚守初心弘扬刺绣手工艺,一位放弃大城市令人羡慕的工作,返乡学习刺绣,痴迷非遗技艺。她们共同的愿望就是希望更多的人学习刺绣、弘扬刺绣,传承刺绣手艺。

王秀萍:专注仿真刺绣

1月10日,笔者走进千阳县职业中学“秀萍绣庄”展厅,一幅幅以水墨画的样子、刺绣的方法展现在绣布上的手工刺绣作品,令人惊叹,受人称赞。“我们不但传承刺绣这门传统手艺,更主要的是传承弘扬一种工匠精神,如果人人都有这种工匠精神,就不怕做不成事情。”王秀萍说。

今年49岁的王秀萍,中专毕业后开始学习西秦刺绣,2008年创办了“秀萍绣庄”。“最初,我以绣样品为主,后来经常参加各种培训,接触到的刺绣艺人越来越多,我便开始结合实战经验对传统刺绣工艺进行反复改良,并专注研发‘西秦仿真刺绣’,就是以水墨画的样子、刺绣的方法将刺绣作品展现在绣布上,同时将油画、国画、摄影等艺术形式融会贯通,使传统刺绣达到了工艺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王秀萍说。

指着展厅里的动物、风景、水果及青铜器何尊刺绣等作品,王秀萍说:“这些作品都是纯手工刺绣,这一幅幅作品能画出来的人很多,能绣出来的人却很少,一幅作品快则一月时间,慢则需要好几年才能完成。特别是国宝重器何尊、秦公钟等,要求庄重不失柔美,繁缛的线条间又要彰显立体感。”令她印象深刻的是,2015年到2017年,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为完成作品《丝绸之路》,她每天要绣8小时,王秀萍也因此有了“拼命三娘”的外号。

质量是刺绣作品的根本。为保证每幅“西秦仿真刺绣”质量达标,王秀萍不以计件的方式考核员工,每幅作品她都要严格把关,达不到标准绝不对外销售。这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引领着“西秦高端仿真刺绣”不断走向新高度。如今,历经十多年的发展,“秀萍绣庄”已成为西秦刺绣的排头兵。虽然绣庄员工不多,但却绣出了不少远销国外的作品,而且几年时间就培训了千阳县职业中专300多名学生和600多名农村留守妇女。王秀萍成了千阳县家喻户晓的“西秦巧娘”。

王莹莹:痴心非遗技艺

“虽然比不上其他行业赚钱多,但我乐在其中。”说话间,只见一位姑娘左右手同时操作,针线在她手中如流水一般,不多时青铜器的一角便跃然于绣布之上。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想象这样高难度的“西秦仿真刺绣”作品,竟出自眼前这位清秀女子王莹莹之手。今年27岁的王莹莹是千阳县水沟镇柿沟村五组人,是王秀萍的侄女。2016年,从西京学院护理专业毕业后,她顺利地进入西京医院工作。可是王莹莹却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辞职离开西安,返回千阳学刺绣。

“当时家里人都不同意,觉得我读了这么多年书,该考的证都考上了,不去干护士这份工作,岂不是白白浪费时间浪费钱。”父母不理解、不支持,同学也觉得她的决定不可思议。只有王莹莹心里明白,做护士不是自己的理想。听说姑姑的绣庄发展不错,刺绣手艺也需要有人传承,加之自己从小就比较喜欢画画,于是她毅然决然决定回家跟姑姑正式学刺绣。

万事开头难。刚开始,王莹莹也坐不住,每天坐8个小时,累得她腰酸背痛脖子僵硬。这样的状态持续了半个月才慢慢习惯。开始学时,反反复复地尝试,反反复复地拆。每当王莹莹坚持不住的时候,姑姑就在旁边鼓励她。王莹莹说:“我的大学同学听说我在做针线活,都开始疏远了,而自己的手艺也进步不大,那时候我陷入了人生的低谷期,甚至一度怀疑自己的决定是不是正确的。”但王莹莹并没有因此放弃,就这样一个人默默坚持着,这一坚持就是四年多。

功夫不负有心人。王莹莹的手艺一天天长进,并获得了一些荣誉。家里人也慢慢地接受了她的选择,同学们也投来敬佩的眼光。2018年,王莹莹获得了市级“西秦巧娘”手工艺品技能大赛刺绣类一等奖;2019年,获得了千阳香包大赛刺绣类一等奖。她在当地被称为“绣二代”。

“我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刺绣队伍,一起把‘西秦刺绣’这个手艺传承下去。”说话时,王莹莹信心满满。(宝鸡日报 毛丽娜)

原标题:五彩丝线绣出幸福生活

宝鸡新闻网最新原创作品:

@宝鸡人 当城市主人 做文明市民

新闻推荐

千阳:“三举措”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本报讯(记者李喜林通讯员吕向军刘晓宏)千阳县进一步落实好干部标准,优化干部考评体系,规范干部培养选拔路径,激发广大干部勇挑...

千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千阳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