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阳:办好田间大学培育农村实用技术人才

阳光报 2019-06-27 01:00 大字

记者 芮扬 通讯员 魏宝文

近年来,千阳县委、县政府按照“专家授课解疑难、研究生示范促转化、农民跟班学技能、示范引领促脱贫”的思路,把人才培养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深入推进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创办田间大学,培育乡土人才,抢抓国内苹果产业转型升级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战略机遇,引进海升、华圣等龙头企业和国外先进技术,带动全县苹果面积迅速扩大。

目前,千阳县建成全国乃至亚洲最大的矮砧苹果集约化示范基地10.2万亩,被国家标准委认定为全国矮砧苹果综合标准化示范区,成为中国苹果现代化种植技术示范基地、国内唯一的果园机械化示范基地。千阳县先后荣获“中国苹果名县”“全国苹果产业十强县”等多项殊荣。

千阳县地处关中西部,面积和人口均是全国的万分之一,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属全国苹果最佳优生区。千阳县以全球化的眼光来谋划、来定位,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引进培训工作新理念,围绕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现代矮砧苹果示范县,在地头创办田间大学,把培训乡土人才作为推动产业发展的关键措施,采用“政府+高校+企业”的模式,县上提供土地和资金建设教学楼,高校设站试验示范,企业引进人才实践指导,办起“理论+实践”的田间大学。科学设置专家会商、果农培训等4个研究机构,配套成立苗木繁育、栽培管理等6个技术中心,形成高标准研发培训体系。与荷兰瓦格宁根、美国康奈尔等大学合作,引进国际最新优质苗木,在海升、华圣示范园推广种植,作为教学实验基地。真正把学校建在了群众家门口、把课堂办在了田间地头。

千阳县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苹果试验站,聘请国家苹果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李丙智等7名专家为专职教授,从理论科研、试验推广等角度对果树生理、病虫防治等进行系统讲授。聘请海升、华圣新技术示范基地徐涛等60多名研究生,对标准化建园、机械化管理等开展现场教学。

因地制宜,多管齐下,对学员进行立体式全方位教育培养。在果业发展基础较好、果农人数较多的张家塬、南寨等镇设立教学点4个,开设教学班22个,定期进行理论授课,让学员真正成为产业发展的行家里手。在西农苹果试验站、海升新技术示范园、华圣苗木繁育中心设立实训基地3个,学员在基地专家指导下跟班学习,现场解决实操难题,切实增强动手能力。

强化实践运用,出台扶持政策,发展增收产业,使学员学到的“一技之长”有“用武之地”。依托人才支撑,先后引进海升、华圣、汇源等龙头企业,建设现代矮砧苹果示范基地2.1万亩,吸纳1360余名学员在园区务工。动员58名学员领办专业合作社,并在97个村建起了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矮砧苹果4.8万亩、设施蔬菜0.8万亩、养殖奶畜1.3万头(只)。落实产业扶持政策,吸引134名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学技创业,发展黄花菜、山野菜、藜麦等特色产业,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新闻推荐

全省残疾人脱贫宣讲活动在千阳举行

记者张伟芮扬通讯员闫海侠5月28日下午,由省残联、省扶贫办组织的全省残疾人脱贫和助残脱贫典型事迹宣讲团来到千阳县,在南...

千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千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