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阳好生态换来千万增收账

西北信息报 2019-05-08 01:02 大字

本报讯(记者李喜林 通讯员胡小军)连日来,千阳县张家塬镇、高崖镇等沿路山坡上,洋槐树散发出阵阵花香让人陶醉,随处可见在公路两边的蜂箱扎堆在路边的草丛中。

来自贵州的蜂农张晓亮介绍,十年前他就带着自己的蜜蜂来到了千阳养蜂,因为这里的洋槐树特别多,加之日晒时间长,蜜蜂几乎没有闲的时候,产蜜量很大。如今,小树长成了大树,千阳岭的花香更浓了,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收益。

看着忙碌采蜜的蜜蜂飞来飞去,杨永亮说,蜜蜂对环境非常敏感,一旦生态环境被破坏,蜜蜂就会消失,这里的槐花没有污染,气温低、花期长,采的蜜口感好、价格高,因此每年都会到千阳放蜂采槐蜜,而且现在来千阳旅游的人也一年比一年多,好多外地人驱车专门来买蜂蜜。

谈起收益,张晓亮说,像今年受前期低温影响了花期,但就目前这样的好天气,保守一点一个蜂箱一天能酿出大约20斤左右的蜂蜜,200个蜂箱就是400斤的蜂蜜,他在千阳采蜜大概一个月,就酿造3吨的蜂蜜,价值六万多元。

千阳县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每年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通过植树造林和资源管护,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让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受益。特别是每到四五月份槐花盛开的季节,全国各地“追花酿蜜”的养蜂人“闻香”而来,一群又一群的养蜂人落脚于县城通往镇村的道路旁,一箱箱的蜂巢排满了公路两旁,无数的蜜蜂在槐花丛中奔忙,琥珀色的蜜汁在蜂农的摇蜜机下流出。

据悉,每年来千阳养蜂外地人就有300多人,这些养蜂人主要来自四川、贵州、河南、安徽等省,能采蜂蜜有3万多箱,收入1000多万元,让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实现完美结合。

新闻推荐

党建引领 打造家门口的名优校 兰晓利晓妮

俗话说得好,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不,宝鸡教育圈的“新兵”——千阳县燕伋小学,也有一个梦——后来居上,争当宝鸡教...

千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千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