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吃苦流汗,脱贫就有盼头”
本报记者 王帅 通讯员 李杰
6月30日,张金强雇了10名村民,顶着大太阳,挥汗如雨地培土整地,准备在苹果园套种22亩胡萝卜。他说:“农时不等人啊!不怕吃苦流汗,脱贫就有盼头。”
张金强今年60岁,是千阳县张家塬镇新文村人。2014年因没有技术,再加上家庭变故,他被定为贫困户。如今,在扶贫工作组的指导下,他不但有了种植蔬菜、管理苹果园的技术,还带着一些村民走上了种菜的致富路。
“执着、勤劳、不怕吃苦”是街坊四邻对张金强的评价,大伙儿都亲切地叫他“老张”或“大葱老张”。前几年因妻子患重病去世,张金强举债20多万元,十几岁的儿子外出务工,他一个人在家苦熬苦盼,增收没有门路。后来,在扶贫工作组的动员下,他重树生活信心,多次参加村上举办的果树、蔬菜培训班。2015年他贷款建起22亩苹果园,2016年在果园套种胡萝卜、大葱,实现收入1万多元。这让他坚定了产业脱贫致富的信心。
农产品不愁种、单愁卖,老张也有过这样的遭遇。第一年大葱丰收却没有销路,老张就在县上菜市场的角落搭了一个简易棚,住在大葱堆里卖大葱。遇上连阴雨,别人不出摊,他却毅然坚守,热情服务,公平交易。好几个外地客商就主动找他批量收购。他不但把自己的葱卖完了,还把村里6户村民的葱也卖完了。特别是2017年,他不但售完了自己的26亩大葱,还把周边景家寨、寺坡等7个村村民种植的20多万公斤大葱也销售一空。
当地村民种大葱都是新手,把大葱整理成捆的速度慢,且易松散。老张反复琢磨,用木头做了几个像长条板凳一样的“打捆神器”,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捆出的葱整齐美观,在市场上很抢眼。“打捆神器”很快推广到了其他村子,“大葱老张”的名气也大了起来。
老张脱贫了,他说:“这也是穷日子把我逼出来的。”老张患有冠心病10多年了,一天三顿不离药,也干不了重体力活,连续挖10镢头地他就会出现心跳、流汗、接不上气等不适症状。这也是他前几年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扶贫工作组的协调下,他雇人种菜,每人每天50元,10天一结账,从不拖欠。2016年,他光发工资就贷款2.5万元。2017年大葱培土追肥期间,他把给自己准备的3000元医疗费让人捎回村里给工人发工资,捎钱的人劝他出院后再付,可他说:“等米下锅的艰难日子我经历过,有人比我更急着用钱。”
“老张最能体谅咱干活人的心。”经常给老张干活的张玉让说。于是,老张的菜地、果园从不缺人手。大伙儿不但挣了工资,而且学着老张都种起了大葱、胡萝卜。2017年,新文村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全村种植大葱200多亩。今年大葱丰收在望,近期村民忙着培土整地,计划种植140亩胡萝卜。这两项预计可收入70多万元。
新闻推荐
法门寺千湖国家湿地公园本周五即将迎来小朋友们自己的节日——“六一国际儿童节”,父母不妨借此机会带孩子在宝鸡周边美美...
千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千阳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