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跟着看学着干稳着赚 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脱贫

陕西日报 2018-01-10 06:20 大字

本报记者吴莎莎通讯员谢印乾

省农业厅坚持一手抓贫困地区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一手抓典型模式推广复制,充分调动新型经营主体扶贫带贫的积极性,将贫困户精准嵌入产业链,吸附到新型经营主体周围,实现了贫困户“跟着看、学着干、稳着赚”。

培育主体,提升经营主体扶贫带贫能力

去年省农业厅安排专项资金1.38亿元,支持经营主体发展农产品加工,努力实现贫困县“一业一龙头”“一村一主体”,打造产业扶贫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导力量。

2017年以来,全省56个重点贫困县(区)新建扶贫产业园1136个,新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71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6067家,增速分别是前一年同期的2倍。全省从事产供销一体化经营的新型经营主体比重达到55%,实现了数量和质量双提升。

此外,全省42家省属企业和51家驻陕央企,组成9个国有企业“合力团”对接9个设区市开展产业扶贫,目前已对接项目119个,开工48个,投资28.9亿元;实施民营企业“万企帮万村”行动,1254家民营企业,投入资金19.44亿元,帮扶1866个贫困村发展产业。

创新机制,让贫困群众精准嵌入产业链条

2017年5月,省农业厅出台了《关于依托新型经营主体促进产业扶贫精准脱贫的指导意见》,将带动贫困户作为新型经营主体承担产业脱贫引导资金项目、申报认定明星企业、示范合作社的前置条件,积极探索以订单生产保价回收的“订单式”、就近就业务工增收的“劳务式”、入股分红保底收益的“股份式”等为主要内容的多种利益联结机制,确保贫困户保底收益。

2016年以来,丹凤华茂牧业集团将152个贫困群众精准嵌入养殖、屠宰、加工等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实现了102人就业增收;采取“订单生产”等形式,帮助38个贫困户发展肉鸡产业,户均年收入5.6万元;采取贫困户带资入股,企业承贷承还的方式,吸纳贫困户入股企业或其成立的散养鸡专业合作社,通过折股量化分红使356个贫困户年均增收3000元以上。

截至目前,全省已有24.8万贫困户与3.2万新型经营主体建立了紧密的利益联结关系,占全省产业脱贫户的60%以上,破解了贫困户找不准产业、产不出商品、进不了市场的生产经营瓶颈。

推广模式,让更多贫困群众精准受益

当前,省农业厅总结推广了一批接地气、可复制、易推广的模式,在省内产生了较大影响力。

千阳县“项目超市”模式,通过“增收门路上货架、贫困户按需提取”的方式,使上万名贫困人口受益。

商南县选准特色产业和龙头企业,积极推行企业带农户的“先借后还”模式,有效解决了贫困户发展产业缺资金、缺技术、缺信息、缺销路、怕风险的“四缺一怕”问题,带动3000户贫困户1.08万人发展产业。

白水县的“果园托管”模式,农民按照协议约定得到保底产量或保底收入,增收部分按企业30%、农民70%的比例分配,有效解决了贫困户缺劳力、缺技术、缺资金等问题。

新闻推荐

热心群众写剧本调解故事上荧屏千阳县司法局拍摄微电影作为法制宣传片

本报讯将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典型调解案例,写成剧本,后拍成微电影作为法治宣传教育片。近日,为给法制宣传月献礼,千阳县司法局自导自演的微电影《灭火》拍摄完毕,近期将在电视上与群众见面。该剧以该...

千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千阳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