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式 带动式 搭载式千阳创新模式助贫困户脱贫致富
本报记者 孙有龙
千阳县是国家六盘山连片特困地区和陕西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在脱贫攻坚中,没技术、没能力、缺资金的贫困户如何脱贫成为难题,为此,千阳县针对贫困人口实际情况,因户施策,量身定制,探索建立“开发式、带动式、搭载式”产业扶贫模式,有效破解了扶贫资金投向不精准、产业扶贫机制不完善、资金使用效益不明显的产业扶贫难题,确保贫困户全部脱贫。
产业脱贫是保证贫困人口脱贫不返贫的坚实支撑。针对不同类型的贫困人口,千阳县探索建立适合不同类型贫困人口的产业扶贫模式,做到精准帮扶、精准施策、精准脱贫。
千阳县把贫困户分成ABC三类,依托苹果、奶畜、工艺品、蔬菜等特色优势产业,对于A类贫困户,定制“开发式”产业扶贫模式,通过资金直补方式,扶持发展脱贫产业;对于B类贫困户,定制“带动式”产业扶贫模式,通过产权到户方式,扶持建成脱贫产业园;对于C类贫困户,定制“搭载式”产业扶贫模式,通过资金入股方式,扶持搭上“产业脱贫快车”。全县扶持发展12个现代农业园区、11个龙头企业、265户能人大户,带动发展各类种植业4.92万亩、养殖业7.19万头(只),覆盖所有贫困村和7583户贫困户,形成了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拓宽了贫困人口产业增收渠道,对自身发展能力较弱的贫困户尤其助益明显,逐步建立了稳定长效的脱贫带动机制。
“开发式”产业扶贫模式。针对A类有技术、有能力、缺资金的贫困户,积极帮助解决土地、资金、技术等瓶颈,扶持引导发展苹果、核桃以及奶山羊养殖等优势产业,参与全县脱贫产业发展。近年来,已累计在张家塬镇宝丰、水沟镇英明、崔家头镇黄里等村,整合各类资金1.2亿元,扶持贫困户建成苹果、葡萄、鲜果、核桃产业示范园20多个,带动了2000多户贫困户实施产业脱贫。
“带动式”产业扶贫模式。针对B类有能力、缺技术、缺资金的贫困户,采取技术包管、服务托管等方式。先后投入资金1500万元,采用全球最先进的矮砧密植立架栽培技术,在张家塬镇双庙塬村、晖川村、观明村建成高标准苹果示范园1361亩,将产权全部落实到381户贫困户名下,其中56户贫困户自己作务,325户1145亩果园交由65个专业大户托管经营,从第五年开始,每年将果园收益的20%分成给托管贫困户,同时贫困户优先在果园务工,挣取务工费。
“搭载式”产业扶贫模式。针对C类缺劳力、缺技术、缺资金的贫困户,千阳县依托锦泰现代农业园区、陕西飞天乳业有限公司、千云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天力德公司等企业,搭载贫困户从产业扶贫中受益。先后投入2850多万元,组织公司和贫困农户建立了参股经营分红的产业扶贫机制。锦泰公司扶持的700户贫困户每年可从公司获得不低于400元的保底分红;陕西飞天乳业有限公司、千云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扶持的750户贫困户预计每年每户可获得不低于1667元的参股分红。
在脱贫攻坚中,千阳县依托“三大产业扶贫模式”,积极探索,大胆试点,组建产业扶贫快车、搭建电商服务平台、构建多元保障机制,打造了产业精准扶贫“千阳模式”,有效破解了产业精准扶贫难题,使贫困人口在产业扶贫中淘到了“第一桶金”。
新闻推荐
真情扶贫税官靓千河岸畔留余香 ——千阳县国税局扶贫帮困工作纪实
千阳地处渭北旱塬丘陵沟壑区,地形地貌呈“七山二塬一分川”。坐落于千河北岸、县城西10公里处的古道驿站——草碧镇寇家河村,是千阳县国税局包扶村。自2015年以来,千阳国税人以“笃实拼搏、追求卓越...
千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千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