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看得了病”到“看得好病”的转变 记宝鸡市第三人民医院被批准设置为“三级综合医院”的建设历程(二) 学科之变 妙手仁术济苍生

华商报 2019-11-27 01:29 大字

11月20日,医院首席专家王晓峰主任上门诊,细心为患者答疑解惑

翻开宝鸡市第三人民医院改革发展史,旧貌换新颜的背后,是一幅幅宝三医人蹄疾步稳地追求卓越、励精图治谋求发展的动人画卷。医院坚持引进、培养、选拔并举,积极打造人才成长平台,努力构筑“人才高地”。

激发人才活力 奠定发展基石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人才特别是学科带头人,是学科进一步发展的舵手和基石。医院改制初期,人才流失严重,骨干力量奇缺,成为阻碍医院发展的一大关键因素。

用人机制突出“专”。医院搭平台,医生唱主角。引进的“高精尖”人才,根据专业或专长安排岗位,最大限度地给予人才施展才华的空间。2019年上半年,医院引进神经外科专家王晓峰主任,并设立王晓峰主任工作室。神外力量加强后,科室迅速发展为包含神经重症、神经康复、高压氧中心等5个单元,120张床位的市级重点专科。引进神经内科专家肖文主任,成立了神经内科三病区、睡眠监测中心和癫痫监测中心,神经内科在院病人超过160人。

“医院通过竞争上岗、骨干人才竞聘等方式,大力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形成了以高水平人才为核心、梯队结构合理、整体优势明显的人才聚集模式。”医院人力资源部主任张彤介绍,医院引进了心血管内科专家于军、宁保红、姜琪华,骨科专家许向东、朱修文,呼吸内科专家来力伟、刘芝芳等众多学术造诣深厚、在省市知名的学科带头人和著名专家,使医院医疗技术水平整体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坚持“小综合、大专科”发展战略

技术骨干力量的补充,加上基础设施改善,极大地推动了医院学科建设。截至目前,医院临床、医技科室由原来的18个增加到现在39个,并建成市级医学重点专科5个。

医院坚持“小综合、大专科”发展战略,走“差异化”的发展道路。及时对现有医疗资源进行整合,对部分科室进行整改、合并、精减,对有发展潜力的科室进行规模扩充,以适应医院发展步伐和患者需求。加强重点专科建设,重点打造由5名高级职称做支撑的心血管内科和6名高级职称为技术骨干的脑系疾病诊疗中心、骨科、妇产科等“拳头”科室,初步形成了“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专”的发展格局。加大协作关系建立,先后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陕西省中医医院等知名医院建立医疗协作关系,与宝鸡市中心医院、宝鸡市人民医院建立了医联体医院,有力推进了诊疗技术水平的全面提升。

如今,神经外科、心血管内科、骨科、呼吸消化内科、产科等科室综合实力名列区域一流,每年新生儿位列全市三甲。最近,医院心血管内科成功开展院内首例可降解支架植入术,每月平均介入治疗量达100台次;呼吸内科一病区联合消化内科为73岁老人开展食管球囊扩张、食管支架植入术。华商报记者 李琳

新闻推荐

渭滨交警大队上门纳谏解难题

本报宝鸡讯(李万良记者董毅)为扎实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真正把为民服务解难题的要求落到实处,广泛征求市民群...

宝鸡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宝鸡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