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太公享年及祭拜历史考证(一)

黄海晨报 2019-11-12 09:11 大字

张凯飞

姜子牙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全智全能的人物,也是中国政治和文艺舞台上一位“高、大、全”的形象,还是中国神坛上一位居众神之上的神主。作为宗教的神仙,他是武神、智神,被奉为“太公在此,百无禁忌”的护佑神灵。周朝从古公亶父起,就盼望能得到一个圣人,一位武能安邦、文能治国的贤才,来辅助周国实现灭殷兴周的任务,所以称太公为“太公望”,到武王执政时,又以“师尚父”相称,尊宠权贵无以复加。文王所命太公为“太师”,是西周王朝“三公”中的最高长官,既主军,也问政。时有“天下三分,其二归周者,太公之谋计居多”之言,足见太公在周朝中的地位之重。

更为重要的是姜太公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丰厚的精神遗产,并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的根脉,无论群经之首的《易经》,最早的道家经典《阴符经》,最早的治国宝典《黄帝四经》,世界最早的兵书《六韬》,还是被称为帝王之术的《奇门遁甲》,无不成为我们当今民族文化自信的基石。正是由于姜太公对华夏文明前无古人的卓著贡献,才让几千年来的炎黄后人追念和缅怀,继而对其膜拜并升华为主宰万物的神。有关姜太公寿享,和姜太公祭拜的情况,不同史料及民间传闻,长期以来多有不同,自明代朱元璋下旨取消对姜太公的国家祭拜,以及后世一些历史认知的局限,对姜太公文化挖掘和传承陷入了低谷,甚至鲜有学术界重视,这是非常不应该的。为了还原一个历史上真实的姜太公,谨就姜太公寿享和历史祭拜作符合历史事实的考证,以期揭开历史的真实面纱。

太公享年考略

考证姜太公的享年,应该考证历史的三个节点:一是太公前往西歧投靠文王时的那一年,年龄是多大;二是那一年是公元前的哪一年;三是太公卒于何年。

《荀子·君道篇》里说:夫文王非无贵戚也,非无子弟也,非无便嬖也,倜然乃举太公于州人而用之,岂私之也哉!以为亲邪?则周姬姓也,而彼姜姓也。以为故耶?则未尝相识也。以为好丽耶?则夫人行年七十有二,浑然而齿堕矣。

此外,在《韩诗外传》亦有记载:“以为娇好耶,则太公年七十二,浑然齿堕矣”此两者几乎完全相同的文字,不同的仅是把“州人”改成了“舟人”。《史记·滑稽列传》里,也有类似的说法《诗》曰:“鼓钟于宫,声闻于外;鹤鸣于皋,声闻于天。苟能修身,何患不荣。”太公躬行仁义七十二年,逢文王,得行其说。封于齐,七百岁而不绝。此士之所以日夜孜孜修学、行道,不敢止也。

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荀况、韩婴和司马迁都记载太公见文王时的年龄是七十二岁。尤其是荀况,虽为赵人,但曾三作“稷下领袖”,其言必定源自齐人或齐典。存有相同结论的还有以下几则:《说苑》里有“吕望年七十钓于渭渚”的话。《新论》里有“太公年七十余,乃升为师。”《后汉书·高彪传》:“吕尚七十,气冠三军。”《说苑尊贤》里有:“太公望,故老妇之出夫也,朝歌之屠佐也,棘津迎客之舍人也,年七十而相周,九十而封齐。”这里“年七十钓于渭渚”“年七十而相周”“吕尚七十,气冠三军。”中的七十,因系整数,故可视其为约数。又如《尉缭子·武议篇》里有:“太公望年七十,屠牛朝歌,卖食盟津,过七十余而主不听,人人谓之狂夫也。及遇文王,则提三万之众,一战而天下定,非‘武议’安能此合也?”这里所说的“过七十余而主不听”后“及遇文王”,也是支持太公投靠文王时是七十二岁的。

当然,不同的说法也有,主要是两种。一种是“太公八十而遇文王”,我们以为这种说法比较晚,其中多有文学夸张的性质。如李白的《梁甫吟》里,就有“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八十西来钓渭滨”的句子,有论者也把其当着史料信从,或是把“姜太公时年八十有三”当作史料应用,就不足取了。二是有人主张“‘七十’‘七十二’‘七十余’均非具体数字,乃我国古代表示‘至大无极’的一种神秘数字”。落实到年龄上,如前所述,认为是古人用以表示年长的意思,并不能代表姜太公的年龄,太公当时的年龄应更小许多。我们以为,把七十二岁减少十岁,或者二三十岁,也许并不影响太公老骥伏枥的形象,甚至从生理上说,还更加合乎常情,比如牧野大战之时他可以更年轻些。然而,仅凭想象得到一个数字,既无新发现的史料支持,又和现有文献记载相抵触,恐怕也是不足取的,何况自古至今不同人体能体质差异巨大者有之。

新闻推荐

李永迪:文献视野之外的安阳考古

2019年10月18日,芝加哥大学李永迪教授受邀,在武汉大学振华楼历史学院101教室展开了一场题为“超越历史——文献之外的安阳...

宝鸡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宝鸡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