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满园香

西部法制报 2019-06-06 01:01 大字

杨广虎

在西府宝鸡,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前后,是麦黄收割的日子。因天气、地理位置、光照等原因,在八百里秦川、关中大地,麦子从东到西开始收割。既不能误了收割麦子,端午节还要过。

端午从字面上还有“端五”“重五”“重午”等名称。“端”古汉语有开头、初始的意思,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风土记》里说:“仲夏端午。端者,初也。”每月有三个五日,头一个五日就是“端五”。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来有了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跳汨罗江的故事。

我记得家里过“端午节”是很隆重的。西府农村,一般吃食是,玉米糁子锅盔馍,油泼酸辣灰灰菜,外加自己做的红豆蜜枣粽子,还有买的绿豆糕。在吃饭前,要插艾叶、抹雄黄酒、戴裹肚、佩香包、缠五色线,整个农家小院,满园飘香。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村民在家里的门窗上,甚至树上、烧炕的烟筒上都要插上几把从田野里拔来的艾叶。插完艾叶,父亲要在地上洒雄黄酒。古人认为人吃五谷生百病,而病从口入,雄黄酒抹鼻额,以防蚊虫叮咬。人们在长期同病魔斗争的过程中,发现饮雄黄酒、佩戴香包能驱邪解毒、杀菌防病。小时候,我还戴过母亲做的“五毒裹肚”呢。手工绣制的五毒裹肚是节日礼物,黄色缎子上绣着蛇、蝎子、蜈蚣、壁虎、蟾蜍,人们用针刺绣五毒,希望以此杀死这些毒虫,保佑平安,让孩子们健康成长。

香包也是早准备的。母亲为每个孩子绣好,有老虎、公鸡、猴子等各种生肖,形态逼真,栩栩如生。香包又叫容臭、香袋、香囊、香缨、馨包、佩帏,也称荷包、绌绌。它是西府以及其他地方妇女绣制的一种民间刺绣工艺品。香包最早称容臭,屈原《离骚》中有“扈江篱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当时的香料是辟芷、秋兰,在明朝仍有容臭的称呼。家乡的香囊用绸布制成,内装雄黄、薰草、艾叶等香料,缝制成形状各异、大小不等的绣囊,内装芳香气味的中草药细末,主要作为节日的一种纪念,现在多为艺术观赏品。香包用青、赤、黄、白、黑五色丝线刺绣而成,色彩绚丽,有装饰衣着、把玩欣赏之审美功用,又因填有特殊的中药材,兼有驱邪擗欹、除菌爽神功效。

《礼记·类则》载,未成年男女,晨昏叩拜父母,必须佩戴香包,说明香包还有礼仪作用。西府端午节的香包,我觉得主要功能是驱蚊避邪保平安,也是一种节日仪式的需要。老年人为了防病健身,一般喜欢戴梅花、桃子、苹果、荷花、娃娃骑鱼、娃娃抱公鸡等形状的,象征着鸟语花香,万事如意,家庭和睦。小孩喜欢的是飞禽走兽类的,如虎、豹、猴子、斗鸡等。青年人戴香包最讲究,如果是热恋中的情人,多情手巧的姑娘就要精心制作鸳鸯戏水等内容别致的香包,节前送给自己的情郎。当然,陕北的香包,还表达一种男女相爱的感情。端午前最忙活的是女人,五色线缠粽子,搓花绳,绣香包,做绌绌。

吃完早饭,娃娃们就被大人领到麦地,跟在割麦的父母、麦客后面,冒着烈日,在田地里拾麦,感受着“粒粒皆辛苦”的滋味。

晚上,老人们坐在炕上抽着旱烟,饮着“罐罐茶”。西府人喜欢沸水“熬茶”,无论冬夏,凡是有客人到来,先让上炕,在炕上喝浓茶说农事。有句话讲得好:“老汉喝了罐罐茶,干活一天不觉乏。”年轻小伙们,看到丰收的年景,忙碌一天也不觉得累,弄几个凉菜,吃吃喝喝,划拳猜令,好不热闹!大声叫喊着:“一个螃蟹一张壳,两个大夹夹,八个小爪爪……一心敬你,两家相好,三桃园来,四季发财,五经魁首,六六顺来,七个银巧,八仙庆寿,九命长寿,十满堂来。”让夏日寂静的村庄沸腾起来。

从原始驱疫仪式,到战国龙舟竞渡、纪念屈原,到今天移风易俗,传统意义上的端午节成了与家人团聚,观赏体验泥塑、剪纸、刺绣、草编、木版年画等宝鸡民间工艺,一起旅游、休闲度假的好日子。

人们过端午节,不仅是一种情感的寄托,更是一种活在当下,追求快乐精神生活的选择。

新闻推荐

那一刻,几分甜蜜在心头

宝鸡市第一中学八年级(1)班乔伟轩回忆就像一张大网,捕捞着生活这条大河中的件件往事。唯有那些最珍贵、最难忘的时刻,会...

宝鸡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宝鸡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