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长约几百米的巷子,曾与北京的王府井、西安的骡马市、武汉的汉正街相媲美。在那个生活还比较单一的年代,许多市民的第一副蛤蟆镜、第一条喇叭裤、第一件文化衫、第一双

宝鸡日报 2018-12-14 16:42 大字

?2018年的“马道巷”刘俊成摄

?“马道巷”入口处

?“马道巷”饮食区

?“马道巷”成衣区

?上世纪80年代的“马道巷”孙新甫摄

 寻找马道巷的老居民

记者寻找到的第一位受访者叫武桂荣,今年53岁,是市区建国路上的老居民。

“铁路以北叫马道巷,以南叫建国路,但老百姓习惯上把这一片统称马道巷。”武桂荣说。

武桂荣1965年出生于“马道巷”旁的中二街,几岁后搬家到布市街上,武桂荣回忆,自打她记事起,就天天在“马道巷”玩耍。街道很普通,两边是住户,中间是路,三好食堂在铁路下面。路东靠近经一路口的是一个大肉摊子,再往南走有一家国营烟酒门市部,卖些点心、醋等。路上行人也不多,主要是附近居民。

1977年左右,“马道巷”附近的居民把自家用不上的旧衣服、煤炉、书等拿出来,摆在家门口卖,这里渐渐地繁荣起来。1979年,武桂荣母亲退休,从市塑料厂批发了一些凉鞋来卖。“鞋是我用自行车推回来的,货一放下,我就跑了,生怕别人看见笑话我!”武桂荣说,进入上世纪80年代,“马道巷”猛地火了起来,摆摊的人太多,工商就划摊位,一个摊位2块钱管理费,就这都容纳不下,于是向经一路两边延伸。上世纪80年代中期,“马道巷”更火爆,广州、上海流行啥,很快这里就有了。喇叭裤、闪光裤、蛤蟆镜等,商场没有的,“马道巷”都有。当时,尖头皮鞋、喇叭裤、蛤蟆镜是城乡青年的标配,武桂荣第一双高跟鞋是1986年在“马道巷”买的,鞋跟特别高。1989年,武桂荣的嫁妆也是在这里置办的。“黑色喇叭裙、红色立领衬衣,领子上还镶有丝边,非常漂亮时尚!”武桂荣笑着说。

遇见西北最繁华的步行街

“马道巷”火了后,渭滨区在这里成立了全国第一个非公党建组织——渭滨区建国路个体户党支部。记者寻找到的第二位受访者叫齐勇军,今年60岁,曾是该党支部的委员。

齐勇军说,他是1984年来“马道巷”的。由于父亲是服装厂的工人,因此他学会了裁剪衣服,于是就在缝纫区摆了个摊。当时,“马道巷”已经十分火爆,铁路桥下是修鞋的,路北面是缝纫业,南面是饮食业,市民在这里买东西、吃饭、逛街“一条龙”,每天街上人流不断。特别是周日、周三两个轮休日,人特别多,生意也非常好。当时的成衣比较贵,人们收入不是很高,许多人就选择缝衣服。齐勇军有文化、技术好,能裁剪西装、喇叭裤、中山装等时髦衣服,所以生意非常红火。他一天要裁剪四五十件衣服,挣100多元,比当时工人一个月的工资还要高。

1985年以后,“马道巷”的生意更加繁荣,商贩一家挨一家,买东西也是人挤人。在这种情况下,渭滨工商局报区委组织部同意,1985年6月29日成立了建国路个体户党支部,共有12名党员,齐勇军是宣传委员。支部定期组织党员学习,带领商户打扫市场卫生,开展学雷锋、扶贫帮困等活动,其事迹还上了《求是》。到1987年,这里形成了东连文化路、西接红旗路,有1000多个摊点的综合市场,年交易额几千万元,在西北地区也很有名。上世纪80年代末,国家开始取缔马路市场,同时,104、101、105等批发商城相继建成,于是“马道巷”市场被分流,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结缘马道巷市场的坚守者

记者寻找到的第三位受访者叫张长福,57岁,是“马道巷”市场分流后为数不多的坚守者之一。

张长福说,1979年,他高中毕业后来“马道巷”寻找出路。由于身有残疾,干不了重活,他就拜了一位师傅学修钟表。一年后出师,他在市场上摆了一个修表摊,每月能挣近2000元。在“马道巷”,张长福学会了自立,树立了自信,收获了爱情和婚姻,因此他对这里感情很深。1992年,市场上的商户陆续撤摊,进入商城经营。张长福的修表摊坚持到了1993年底,这时,电子表的兴起让他有了改行的打算。次年初,他在“马道巷”找了个店铺开了家烟酒店,这一开就是24年。

张长福说,“马道巷”给了他很多,他结婚、买房、娃上大学等费用及日常支出,都是从这里挣来的。如果身体允许,他会在“马道巷”一直坚守下去。

(本版照片除署名外由渭滨区市场监管局提供)

新闻推荐

陈仓税务开讲“税法晨读” 为“自强学子”上好“税法第一课”

“同学们,今天的晨读有点特别,我们来一起朗读学习一门既熟悉又陌生的课程——‘税法’。”12月4日,宝鸡市陈仓区税务局的“...

宝鸡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宝鸡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