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赢“绿水青山”保卫战 渭滨区秦岭生态环境专项整治纪实
农家乐违建拆除现场
这是一片神奇而古老的土地,巍巍秦岭好似威严的父亲,用他庞大的身姿将其揽入怀中,延绵姜水犹如慈祥的母亲,千年华夏始祖——炎帝在这里孕育而生;这是一片生机盎然、厚积薄发的热土,渭滨40万儿女秉承“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犹如翱翔于关中蓝天的雄鹰,以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雷霆之势,尽情展示着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的飒爽英姿……
渭滨区是宝鸡市的经济、文化核心区,面对“父亲山”和“母亲河”以及大自然馈赠的绿水青山,渭滨人怎能不爱它、敬它、守护它?然而近年来,这幅水墨山水画卷却锈迹斑驳:渭滨辖区500多平方公里的秦岭山地中,违建点点,山庄片片,酱肉厂、活鱼批发、驾校、农家乐大有落地生根之势……
“这好山好水“生病”,不是天灾,而是实实在在的人祸。这“祸根”不除,对不起党和人民,对不起子孙后代,对不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提及秦岭生态整治,渭滨区委书记张德科表示,在秦岭保护中有担当有作为,关键在于斩断陈旧发展模式的利益链条,突出问题意识,马上行动。
7月31日,宝鸡市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秦岭北麓生态环境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吹响了秦岭生态环境专项整治的号角。渭滨区迅速行动,一场史无前例的秦岭“青山绿水”保卫战在全面打响。
整合蓄力
一场非打不可的攻坚战
近年来,秦岭北麓生态日益恶化,往日的“绿水青山”被“灰色”连年腐蚀:违建建筑、农家乐、旅游开发等造就了“万绿丛中一片灰”;嘉清水源地,为市区清姜路、姜谭路两大区域近10万群众提供着优质水源,却也“灰”之不去;个别人在巨大的利益驱使下,已经在秦岭中形成一条隐形的“灰色”利益链。
8月初,渭滨区经过精心组织排查,共确定秦岭生态环保问题147个,上报市级问题台账48个,涉及旅游景区、农家乐、违规建筑、违建庙宇、小水电等方方面面。沉疴用猛药,到了非打不可的时候了!渭滨区的态度只有一个——还我青山绿水,打一场迎难而上的攻坚战。
渭滨区委、区政府第一时间成立了由区委书记为组长,区长、区委副书记、常务副区长为副组长,12名区级领导为成员的秦岭生态环境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组,形成了攻坚战“指挥部”。工作组下设综合协调、纪检监察、宣传教育、分类整治、公安执法等10个专项组,形成了责权明晰“一盘棋”。工作中,从最“头疼”的问题切入。渭滨区举区一致确定了整治“八大原则”:其中,对所有在建项目一律停工清查;对未批先建、非法占用耕地、林地、河道用地的项目,予以拆除,全面复绿;对没有审批手续,占用集体建设用地的项目予以拆除,恢复原貌;对批建分离,建设与审批内容不相符的项目,依法实施整改……
“害山、害水、害人”——渭滨区干部群众对这些秦岭生态环保问题的看法惊人的一致,继而正在变成实实在在的行动。
霹雳行动
一场史无前例的闪电战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秦岭生态环保的诸多问题存在多年,危害越来越大,历年来多次执法明显收效甚微。怎么办?渭滨区的做法是,集合多个部门“攥成拳头”,打一场史无前例的闪电战,力求在短时间内将这些问题连根拔起。
9月6日,一场渭滨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联合执法行动拉开大幕。区环保、执法、住建、水利、国土、公安等多部门协同神农镇政府组成280余人的联合执法队兵分多路,在212省道自清姜河9公里水厂至古鱼公园第一取水口沿路,4台大型挖掘机、2辆大型装载机、2台洒水车、2辆消防车大型机械拉开阵势,对沿路的酱肉厂、活鱼批发、驾校、农家乐等17家非法企业、商家的多处违法建筑物进行强制拆除。短短一天时间内,一举拆除嘉清水源地一、二级保护区内违章建筑18000平方米,打响了宝鸡市嘉清水源地整治工作“第一枪”。
重拳要形成“组合拳”。8天之后,经过缜密准备,渭滨区又对位于212省道11公里至18公里处整治区域内,擅自改变土地用途、缺乏相关建设手续的水源地保护区内的餐饮经营单位竹林山庄、祥和山庄等13处违建进行了集中拆除,一天之内,6300平方米违建灰飞烟灭,群众拍手称快。
如此速度,如此密度,如此力度,渭滨区成了宝鸡全市秦岭生态环保整治的“急先锋”,引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决定在渭滨区召开秦岭生态环境问题集中整改现场会,观摩渭滨区嘉清水源地综合整治及违规建筑拆除现场,安排部署下一阶段全市秦岭生态环境问题整治工作。与会领导对渭滨区该项工作给予高度肯定。市长惠进才在现场会指出,全市各县区要在核查上再精准,确保县不漏镇、镇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项,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主动担当作为,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如今,渭滨区的整治“实效”正进一步扩大战果。截至目前,渭滨区已累计拆除违建约6.8万平方米,位列全市首位,剩余问题正在快速推进之中。
面向未来
一场再造山水的持久战
铁腕推进秦岭生态环境整治是一项沉甸甸的民心工程。对症下药之余,面向未来,渭滨区委、区政府也在思考,被破坏的秦岭“伤疤”如何修复?尽快回复土地原貌,让一切回归自然,渭滨区用实际行动做出了回答。截至目前,整治范围内的覆土植绿工作有序推进,共出动机械400台次,清运垃圾1.59万立方米,覆土5.392万平方米,植绿3.0136万平方米,植树4063棵,生态恢复初显成效。
如何让“猫鼠游戏”不再反复,让这好山好水长久的绿下去,清下去?渭滨区的做法是“五管齐下”建立长效监管机制。一是建立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联席会议制度,相关单位各司其职,明确责任;二是分别就渭滨区秦岭北麓地区的保护开发、嘉清水源地保护及网格化监管,组织专门班子开展研究;三是加紧制定区、镇、部门工作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工作清单;四是制作完成渭滨区秦岭生态保护区专题图;五是强化网格化管理,将全区秦岭保护区域划分为具体单元,建立四级网格管理机制,明确网格员队伍,采用“无人机”航拍方式,对全区涉秦岭问题敏感地区月巡查,非敏感地区季巡查。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诗人王维笔下的环境令人留恋、向往。渭滨区人深知,保护好秦岭这座“宝库”的同时,也在传承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之道。渭滨人相信,只要下大工夫守护好秦岭这座“宝库”,秦岭就能一直美下去,渭滨区也能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快、越走越好!张雄 冉文波/文
新闻推荐
阳光讯(记者邓锦龙通讯员颜新安)近日,由国网宝鸡供电公司有关人员研制的一项创新成果《一种光缆引下防水封堵装置》,获得国家...
宝鸡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宝鸡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