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身体被掏空?当心藏在秋乏背后的疾病

华商报 2018-09-26 02:31 大字

告别了高温酷暑,享受着秋日清爽。然而,一种说不出来的疲惫感也让一些人陷入“秋乏”状态,出现了身体疲劳、四肢无力、总是犯困睡不够。对此,中医专家提醒,缓解秋乏,应注意调整好饮食和睡眠,并保持一份平静淡然、乐观豁达的心境。

“秋乏”是怎么回事

谈到“秋乏”,宝鸡市人民医院中医科专家李振荣表示,由于在炎热的夏天,人的身体大量出汗造成了水盐代谢失调,肠胃功能减弱,心血管系统的负担加重,人的身体处于过度消耗阶段。夏去秋来,天气由炎热变得凉爽宜人,人体出汗也明显减少,人的机体进入一个周期性的休整阶段,水盐代谢开始恢复平衡,人的心血管系统的负担也得到缓解,消化系统功能也日渐正常,然而此时人们的身体却有一种说不出来的疲惫感,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秋乏”。

“秋乏”常常表现为周身疲惫,昏昏欲睡。在生理体征上则表现为四肢无力、身体疲劳等症状。虽说“秋乏”不是疾病,但是也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不少困扰。

缓解秋乏有啥妙招

谈到解决秋乏的方法,宝鸡市疾控中心主管健康教育工作的姚乐毅表示,解“秋乏”重在养阴生津、补气收汗。具体建议:争取晚上10时前入睡,比夏天增加1小时睡眠,早睡早起。对于一些适应能力较弱的人来说,容易在季节转换时出现睡不好等情况。可在睡前半小时到一小时喝半杯牛奶。在饮食上注意生津养阴,以食用清淡的菜肴为主。运动方面宜选择轻松平缓的项目,如散步、做操、登山等。有氧运动可以帮助人体迅速进入睡眠,同时,适度运动也有利于形成正常的生物钟,使身体机能运转得更加顺畅。

入秋后,日照时间减少,褪黑激素相对增多,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的分泌受到抑制,人的情绪因而低沉,所以要增加阳光的照射,晴天时多到户外散步,每天保证半小时。每天喝一杯花旗参茶也有提神补气、抗疲劳的作用。

入秋之后天气渐凉,对此,李振荣提醒,要谨防寒气侵袭。秋雨渐多,天气转凉,昼夜间温差增大。“秋分”过后,早晚尤觉寒意,更要注意防止受寒。同时,秋季天气渐凉,气候干燥,可使上呼吸道干燥不适,如果再经受早晚凉气侵袭,呼吸道受到刺激,易引起一些不适。对此,应注意多喝开水,多吃梨等润肺食物,不能过度贪凉。秋季养生要求人们在起居上做到早睡早起勤锻炼。注意多呼吸新鲜空气;加强防寒锻炼。

小心秋乏背后的疾病

“并非所有的身体现象都属于秋乏,要分清秋乏的特征和疾病的特征,一不小心可能会延误病情。”李振荣说,受季节影响,人在秋天容易出现倦怠、乏力、打盹等秋乏现象,由于老年人调节功能差,更容易在秋天感到疲惫。但“秋乏”属于生理现象,是很容易缓解的。老人如果感觉到疲惫,喝杯热茶、躺下来休息一会、吃点水果,都能感到精神一些,不再那么累。而有些疲乏是病理性的,由疾病引起,这就要老人们引起重视,不要笼统地认为是秋天疲惫这一正常现象。

李振荣强调,疾病性质的疲乏应引起注意,比如内分泌障碍时,由于电解质代谢紊乱,引起血钠降低、脱水、低血压等,让老人常发生疲乏;也可因营养物质代谢紊乱,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时蛋白质分解代谢加速,肌肉组织消耗而引起疲乏感。另外,心肌炎、流行性感冒早期,也常以疲乏无力为突出症状。因此,老人们在秋季经常出现毫无原因的乏力,长时间得不到缓解时,切不可认为是秋乏。要及时就诊,做各种必要的血液化验及其他检查,以助早查明病情,及时治疗。华商报记者 李琳

新闻推荐

宝鸡木兰拳大赛500名中老年人展功夫

500名中老年人身着盛装,展示飘逸的拳式华商报记者张欣摄华商报讯(记者张欣)9月21日,宝鸡市老年体协、宝鸡市木兰拳专委会举行...

宝鸡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宝鸡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