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滨区:“大礼包”带来“三赢”效应

陕西日报 2018-05-23 06:47 大字

  本报记者 王帅

  在宝鸡市渭滨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服务大厅,郑心钢每天的工作就是为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办理营业执照。郑心钢说,现在营业执照注册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一个字——快!

  快到什么程度?郑心钢说,以前个体工商户在注册时,走完提交、审核、颁证等一系列程序,少说得一天时间。现在个体工商户只需携带一张身份证,就可以“立说立办”,口述登记完成注册,时间不超过20分钟。

  近年来,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的举措在渭滨区实施,为企业送上了一个个“大礼包”,让渭滨经济迸发出强劲活力。

  简政放权

  企业省心办事

  简政放权,知易行难。渭滨区的做法是,让企业评判曾经复杂繁琐的事情是不是达到简明扼要;政府部门是不是放下身段,去为企业办实事。

  “搬进渭滨区互联网产业园大半年了,‘一站式服务\’让我们受益匪浅。”宝鸡创亿伟业网络公司总经理杨宏涛说,互联网行业竞争激烈,可以说时间就是金钱。以前公司每月在工商、税务、年审等方面可谓“腿不勤不行”,很多时间被白白浪费掉了。但现在,公司行政和财务人员拿着资料到产业园一楼大厅的“一站式服务”窗口就能办结所有事项。这无疑让公司腾出更多时间放在主营业务上,公司发展的步子自然快多了。

  渭滨区还开发出不少“自选动作”点对点服务企业。比如,一些园区还专门“自掏腰包”聘请专业律师担任法律顾问,园区里的任何一家企业有了法律问题,都能得到“一对一”免费帮助。

  在渭滨区,无论是兴业者还是创业者,都在享受着简政放权“大礼包”带来的福利。据悉,2017年,渭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700亿元,同比增长10.1%,各类市场主体也呈现出“井喷”态势,全年新增市场主体4768户。

  贴心服务

  企业发展无忧

  2017年年初,吉利汽车宝鸡制造基地正在满负荷运转,1600多名职工需要办理社会保障卡。如果这些工人全部到30公里外的渭滨区人社部门办理,一来很不方便,二来势必会对企业生产带来影响。渭滨区人社局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召开专题会议,决定特事特办,自带设备,上门服务。

  吉利汽车宝鸡制造基地很多职工至今仍记得当时的办卡场景。工人两班倒,渭滨区人社部门的工作人员就利用工人吃饭和休息时间为他们办理。从上午8时到晚上9时,工作人员几乎没有休息,当天就为1600多名职工全部办理了社会保障卡。

  渭滨区委一名干部说,“特事特办”服务企业,这种方式虽然极大地增加了政府部门的工作量,但政府部门也同样收获了企业的信任,企业因此能甩开膀子去发展,为渭滨区经济发展作贡献。

  据了解,这种贴心服务还表现在体制机制的优化上。以企业办理营业执照为例,几年前,在渭滨区新注册一家企业,提交、审核、颁证等一系列程序走下来少说也得一个月。但现在,通过“银政直通车”项目,申报人不但可以在现场办理、互联网注册、微信注册这三种方式中任选一种,而且无论选择哪种注册方式,拿到证照都不会超过五个工作日。截至3月22日,渭滨区已经有519户企业通过“银政直通车”办理了企业注册,其中340户企业已经在渭滨农商银行办理开户。

  “交心”干事

  区域经济迸发活力

  宝鸡十三行贸易公司负责人马博说,自己的企业即将正式营业。从企业决定落户渭滨区开始,在办理土地、海关、工商、税务等各项手续中,区上就一直派专人为他们进行点对点高效服务。这种良好的营商环境,让马博觉得渭滨区是一个可以让自己“交心”的地方。因此他决定,今年要将位于深圳的一家医疗设备公司迁到渭滨区来,在这里大展身手。

  渭滨区专门出台了《支持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八条措施》,区政府每年预算列支2000万元,用于优化营商环境,支持企业发展。同时,渭滨区实行区级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工作制度,针对企业遇到的问题,为企业排忧解难,积极开展百姓问政、政风行风测评等活动,大力开展“为官不为”集中整治活动,鼓励各部门在优化营商环境行动中主动作为,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一系列“大礼包”,让渭滨区的营商环境越来越好,“软实力”越来越强。在优化营商环境过程中,企业是赢家、政府是赢家、渭滨区经济发展大局是赢家,可谓实实在在的“一举三赢”。

新闻推荐

宝鸡卫计瞭望台 急诊科护士朱波:满满爱心传递正能量

朱波陪行动不便的病患在医院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朱波是宝鸡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副护士长,她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投身护理事业十余年...

宝鸡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宝鸡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