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据统计,目前宝鸡市共有老年人 60.8万人,占到全市总人口的 16.1%,今年全市老龄化比例较上年有了明显上升。如何让这些老年人老无所忧、老有所乐,成了一个重要

宝鸡日报 2017-11-11 12:42 大字

退而不休成为老人的生活常态

11月 8日早上快 7点时, 67岁的王泽如早早起床,洗漱的时候,他顺手打开手机,在微信收藏里点开一段秦腔。伴着秦腔洗漱完,再吃完早饭,他看了看窗外,决定不出门写地书了,而是走进书房,拿起笔墨,准备好好临摹一遍《颜勤礼碑》。这周, 5岁的小孙子换亲家带,王泽如可以心无旁骛地畅游在笔墨的海洋中。

8点多,王泽如的老伴打开电视,调到中央 3套综艺频道,里面正在重播《回声嘹亮》;伴着电视里的背景声择菜、打扫卫生,偶尔和书房里的老王说说闲话。正聊着,电话响了,原来是自己的老同学,说今天是桥南某 K TV的会员日,用老同学的会员卡,下午两点到六点半之间,一小时只需要两元钱。王泽如的老伴愉快地接受了邀请,开始寻思着下午要唱的歌曲。

像老王家两口子这样的生活,正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宝鸡市老年人群体中。现在,许多老年人过上了退而不休的生活,他们在老年大学和文化馆里学习各种文艺知识与技巧,在展览馆和各大景区感受文学和艺术之美,在公园、广场大方展示自己对于文化的理解和练习。文化,让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比过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陈仓区县功镇翟家坡村村民李海今年 73岁,他过去是一名乡村教师,退休后,他迷上了社火。“我们翟家坡村名气大得很,耍社火的历史有 200多年了。”李海说,社火是萌芽生长在乡野之间的文化,社火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富,不仅传达着歌颂美好、鞭挞恶行的道德观,还是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环。李海自退休以后,利用闲暇时间了解社火的历史渊源,学习装社火的技巧,并在为高跷社火“绑腿”这门技巧上,有了自己的心得。现在,村上每次装社火,都要李海亲自上阵,李海本人也乐在其中。

与李海同村的翟天岐 74岁,他偏爱社火表演中的锣鼓。翟天岐年轻时,是给马社火牵马的;老了以后,他开始觉得锣鼓声里有着大文化,通过自学和勤加练习,现在翟天岐已经是村上锣鼓队的队长了。“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现在文化生活也这么丰富,老人都有事干,生活劲头大得很。”翟天岐说。

追求文化缘于内在的迫切需要

在过去,“含饴弄孙,颐养天年”是许多人对老年生活的期许,他们盼望着无病无灾,家庭和谐,儿孙孝顺。在旧社会,这可以说是他们的终极追求。现在,眼瞅着社会越来越进步、生活越来越好,老人对于精神生活质量的要求,自然而然便提高了。

63岁的高晓莲在内心深处曾经对退休生活很恐惧。虽然上班时天天盼着退休,但真的没有了忙碌的工作,她反而不知道该干啥好了。那种打开电视不知道看啥、走进超市不知道买啥、出门闲逛不知道去哪儿的空虚感,光是想一想就让她不寒而栗。待真正的退休生活来临后,她才发现,自己完全是杞人忧天。

首先是吃得饱穿得暖,身体状况好;其次是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各种社保服务也很到位;最后是子女孝顺,家庭的氛围和风气都很好。这让高晓莲从精神上感到愉悦。她退休的那一天,儿子对她说:“妈,没有了工作上的烦恼,我也不需要你再照顾。从现在开始,你可以尽情去做你想做的事了。”这句话让高晓莲倍感欣慰。以前基本不咋出门旅游的她,退休后在朋友介绍下加入了几个本地的中老年旅游群,几乎每周,都会和群友们聚在一起,去一些离城市不远、尚未被开发的浅山地区玩耍,这几年,他们每年还会包一辆旅游中巴去外地玩。“新疆、西藏、云南、贵州……国内几乎所有省份我都去过了,它们与陕西截然不同的文化让我着迷。”高晓莲说,去看过祖国的大好河山,她才理解了许多文化现象,每次出发之前她都要和群友一起,通过观看纪录片和阅读书籍的方式了解目的地的历史文化,回来后,还要针对性地补习游玩途中印象深刻的地方的文化背景。“文化和旅游是不分家的,我的生活离不开文化,文化也让我的生活更加美好。”高晓莲说。

居住在市区姜谭路上的杨秀莲这几年比工作时还忙。她是某厂的退休女工,过去工作中不需要太高的文化水平,再加上工作太忙,她一直没有阅读写作的习惯。退休后,她发现自己的精神生活十分空虚。“刚退休那阵子每天打牌、遛狗、看电视,时间长了,越来越觉得没意思。”杨秀莲说,一次,她偶然路过植物园时,听到几位老人在朗诵诗歌,诗歌里那淡淡的哀愁,一下勾起了杨秀莲关于故乡山东的回忆。她打听以后,得知这是余光中的诗歌《乡愁》。回家后,她将《乡愁》读了一遍又一遍,直到将每一个字都刻在心底。从那以后,她爱上了散文和诗歌,她开始频繁地读书,甚至开始尝试写读后感,虽然每次写完都要塞到抽屉最里面,笑称“见不了人”,但是杨秀莲身上的气质已经逐渐有了变化。“对于文化的渴求,是我目前生活最大的动力。”杨秀莲说。

在宝鸡市,和高晓莲、杨秀莲一样的老人还有许多,这得益于社会的进步和基础素质的提升,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追求精神生活层面上的享受,他们不再紧盯着自家的一亩三分地,而是将目光投向了辽阔壮美的山河之间、浩瀚无垠的艺术海洋。他们可能步履蹒跚,但是在精神世界,却像是新生的婴儿,对一切都充满好奇,并以极高的行动力积极探索,这样的老年生活,怎能不乐?

老有所学缘于城市的完善服务

现如今,文化和艺术已成为“银发一族”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这也需要外部环境的大力支持。近年来,宝鸡市加速建设文化设施,着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频频举办文化活动,为老年人的文化生活加油添力。

市区公园西路的老年大学成立之初,就以丰富多彩的课程吸引了许多老年人前来报名。他们在这里交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提升了文化知识水平,还了解了不少或高雅或通俗的艺术门类。学校里配备了电脑室、健身房、茶座等配套设施,开设书法、绘画、音乐、电脑、舞蹈、模特、英语、健身等学科和专业,还聘请专家学者任教,极大方便了老年人多方面、多层次的学习需求。

市上的群众艺术馆和各个县区的文化馆,也是老年人丰富文化生活的好去处,他们在这里学习乐器、歌舞和剪纸、书画;展览馆里定期举办的各种艺术展,让喜爱艺术的老人流连忘返;图书馆种类齐全的书籍和报纸,是喜爱阅读的老年人眼里的宝库;在市区的各个角落,还有各级政府部门牵头建设的文化游园,这些地方是许多喜爱曲艺的老人的聚会点;前阵子,《宝鸡日报》上刚一报道渭滨区将建设“任步武书法艺术馆”的消息,就有不少老人打来电话询问地址和建设进度,表示迫不及待地想去参观。

除了硬件设施之外,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也让文化养老蔚然成风。老年大学生文化艺术节、老年合唱大赛、广场舞大赛、老年专题书画展、秦腔展演等主题活动将一年 365天填补得满满当当,更别提全国闻名的激情广场。社会上尊老爱老的良好风气,也让老年人可以心无旁骛地沉浸在文化艺术的世界里。

文化养老,让老年人的生活越来越充实。

新闻推荐

今年前三季度——宝鸡市工业加快增长

本报讯11月9日下午,宝鸡市召开全市工业发展推进会。记者从会上获悉,前三季度,宝鸡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745.92亿元,同比增长9%,高于全省1.3个百分点。今年以来,宝鸡市强力推进工业强市“1553”...

宝鸡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宝鸡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