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峰山下追梦人—— 记渭滨区养殖专业户支春林
本报记者潘国利
这几天,渭滨区养殖专业户、宝鸡天台山茵香河土蜂蜜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支春林,在他鸡峰山下的养蜂基地里忙得不可开交,他不仅要管好代为贫困户养殖的近千箱中蜂,还要不时接听电话,回答分布在各处的养蜂人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
在养蜂圈内,这个 80后养蜂人,俨然已经成为技术权威。就在近期,还有部分高校研究者,陆续来到支春林的养蜂基地参观考察。而渭滨区农业部门的干部更是这里的常客,正因为看到他乐于吃苦、喜欢这个事业、善于钻研,于是将辖区 248户贫困户的中蜂全部委托支春林代为养殖。在贫困户眼里,有支春林这样的致富带头人,他们奔小康的信心更足了。
朋友一句话筑起甜蜜梦
八月的鸡峰山,满目苍翠。在支春林养殖基地的山核桃树林中,飞舞的蜜蜂,预示着这里劳作的艰辛。“我当年来时,这里还是大片的荒地。”在核桃林,支春林边走边说。
支春林告诉记者,八年前,他看到文玩市场火爆,就准备找个地方种植山核桃,由于家住渭滨区石鼓镇沙家湾村,就在鸡峰山脚下投资种起了山核桃。
谁知,市场风云突变,文玩价格直线下滑。核桃树都还没长好呢,就遇到这样的行情,支春林真是欲哭无泪。
就在支春林一筹莫展之际,他的一个专业养蜂的外地朋友来山核桃林参观,看到鸡峰山山清水秀、环境优美,就说了句:“这么好的环境,特别适合养殖中蜂。”
一句话点醒梦中人。困境中的支春林仿佛一下子看到了希望,他经过深思熟虑后,提出了在鸡峰山养殖中蜂的想法,家人十分支持。
说干就干。他立即请来养殖专家进行考察论证和指导,从此与“甜蜜”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梦想点燃是瞬间的,但是实现起来却是漫长的。为了做好前期工作,他夜以继日地制作蜂箱,为了省钱,将一根根木头加工成木板,再制作成隔王板等养蜂工具,一次,一刀削下去差点把左手食指削断,紧急包扎后,继续接着干。“他当时一门心思就想着养殖中蜂,那劲头啥也挡不住。”支春林的爱人说起自己的丈夫满是自豪。
辛劳八年多追逐创业梦
蜂蜜是甜美的,但是养蜂却是艰辛的。
用业内人士的话说,养蜂绝对是一项技术含量很高的工作,不仅要求胆大心细,而且要对蜜蜂生长的环境、采蜜条件、天气因素等十分了解。有些蜜蜂性情温和,人易接近,而有些蜜蜂性情暴躁,随时都有被蜇的危险。养蜂人只有通过时间的积累,才能掌握这些技巧。“你看我的手和腿,基本上被蜂蜇了个遍,现在有些地方都麻木了,被蜇了都不知道。”支春林告诉记者,在与蜂打交道的这些年,被蜂蜇是常有的事。他开玩笑说,现在他体内的蜂毒抗体肯定很高。生性乐观的支春林面对困难,都是一笑了之。
为了尽快掌握养蜂的技巧,支春林多次下山请专家指导,随时向朋友请教,也曾走访名师,互相交流。苦心人天不负,在无数个昼夜的寂寞坚守中,在无数次被蜂蜇后,通过四年多的艰苦创业, 2014年终于有了回报,当年他养殖的 150箱中蜂,实现收益近 5万元。随着养蜂产业的逐步扩大,在 2016年成立了宝鸡天台山茵香河土蜂蜜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了“琼花珊谷”蜂蜜品牌,真正跨入了中蜂养殖产业的大门。
说起这么多的艰辛付出,支春林感慨道:“创业都是艰难的,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我想只要一门心思扎扎实实做事,终会取得成功。”
代养千箱蜂共圆致富梦
养蜂规模越来越大,来支春林这里学技术、考察参观的农户也越来越多。看到这个勤奋耐劳、踏实肯干,又有头脑的带头人,主动加入合作社的农户也多了起来。
去年 9月,在渭滨区开展的精准扶贫工作中,该区农业部门通过多次调研摸底、实地走访,确定支春林为致富带头人,带动渭滨区石鼓镇、高家镇贫困户进行中蜂养殖,由支春林的合作社为 12个村 248户贫困户进行中蜂代养,共计代养了近千箱中蜂。
接到这一重任,支春林感到压力很大,这不仅要增加合作社的负担,而且瞬间代管这么多的中蜂难度很大,因为养蜂的工作量很大,以一年为单位,每年的农历三月到四月,是蜂的繁殖季节,养蜂人必须每隔三天左右,就要将每个蜂箱打开看一遍,接下来是 10天看一次,一个月后是 15天看一次。立秋后又到了繁殖期,每个星期要看一次,防止跑蜂、缺蜜等状况发生。面对浩大的工作量,他还是将这项重任扛了下来。同时,就在当年 11月,提前一年兑现了分红款,为代养殖贫困户发放中蜂养殖利润分红款248000元,这些钱全部是自己辛苦多年积攒下来的。对此,他说:“一人富不算富,大家都富才算富。”
记者在支春林的养殖基地看到,蜂箱堆满了屋子,他是忙前忙后,根本闲不下来。渭滨区农业部门负责人介绍,支春林的责任心很强,他是全区目前代养中蜂最多的养殖户。如今,只要有人想学养殖中蜂的技术,支春林都会免费培训指导,随时提供技术帮助;同时,在支春林的指导下,先后有 4个村子 20多个村民也搞起了中蜂养殖,纷纷走上致富路,他也因此被推选为宝鸡市第十五届人大代表,被授予“宝鸡市劳动模范”称号。
新闻推荐
8月15日上午,因为没电导致健身俱乐部好多器械无法开启使用,会员只能操作不需用电的器械进行锻炼华商报记者李琳摄华商报讯(记者李琳)花了1000元办理的健身卡,却无法正常健身,家住宝鸡市联盟路的雷女士...
宝鸡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宝鸡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