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见闻 寒冬,眉县科技培训“火正旺”
本报记者 程立忠 通讯员 赵宝琦
2020年12月30日一大早,周至、横渠等地150余名果农,结队赶到眉县横渠镇风池村猴娃桥果业猕猴桃基地。
原来,由眉县科学技术协会牵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猕猴桃试验站、眉县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等组织的眉县猕猴桃“四改五提升”“一枝两蔓”作务技术培训班在这里开讲。
“进入隆冬,眉县科协科技志愿者服务队、乡土专家、高素质农民等自发组成的‘科技讲堂’‘科技大篷车’异常活跃,科技培训这堆‘火’在眉县越烧越旺。”眉县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张馨说。
2020年下半年,眉县以促进猕猴桃产业提质增效,提升产品竞争力为出发点,提出打造百年猕猴桃产业,确保果农稳步增收的长远发展思路。该县成立了39个科协科技志愿者服务队,高素质新型农民科技先导队,吹响了科技工作者、科普志愿者服务脱贫致富的集结号,定期为猕猴桃树生产管理把脉问诊、提供良方,促进产业增产增效。
上午10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猕猴桃试验站首席专家刘占德、猕猴桃专家高昊昱等准时来到培训现场。“刘教授,你说猕猴桃‘四改’是啥?怎么改?‘五提升’到底是提升什么?给果农能带来啥好处?”。刘占德扶了扶眼镜笑着说:“这问题好,一下问到点子上。‘四改’就是改土壤、改品种、改树形、改模式。‘五提升’就是提升基础、提升技术、提升品质、提升品牌、提升效益。最终目的就是让咱果农栽上‘摇钱树’,结下‘金蛋蛋’,过上好日子”。
刘占德话音一落立即响起一阵掌声。“高老师,我没有多少文化,学啥都慢,而且家里劳力少,像你说的‘一枝两蔓’真的是‘傻瓜’作务吗?”果农王改相迫不及待地问。“传统的猕猴桃作务环节多,费工费时,劳动强度大,而我们提倡和推广的‘一枝两蔓’作务技术可以说就是‘傻瓜管理’。比如,猕猴桃树冬剪,我们首先要选好两枝强壮枝作为两蔓……见学就会,省工省时。”高昊昱一席话让果农茅塞顿开。
“前几天,我们刚承包了风池村220亩示范基地,目的就是推行‘四改五提升’‘一枝两蔓’的猕猴桃树作务管理方法,提高大家的管理水平,促进猕猴桃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和果品竞争力。”全国明星科技志愿者朱继宏说。随后,专家就改树形、改模式现场进行了修剪操作。近3个小时田间培训,你有问我有答,气氛热烈,掌声不断。
新闻推荐
连日来,记者在王家崖水库附近看到了被称为“鸟中熊猫”的黑鹳,并抓拍到了它们展翅翱翔的镜头。从去年12月26日至今,连续几天...
眉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