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一方眉坞乡土,几多文化记忆
十一月二日,行走在金渠镇宁渠村的街道,阳光下绿竹猗猗。
眉县隶属宝鸡市,古称“眉坞”。这里是西周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境内多次出土西周青铜器、战国编钟等。悠久的历史文化,是当地人最为骄傲的事,他们安逸又幸福地生活在这里。
在“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中,眉县积极发挥传统文化优势,改善人居环境,开展移风易俗,着力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把文化记忆留在了这一方乡土上。
金渠镇宁渠村是眉县的文化古村之一,这里的文化源远流长,民风淳朴。自明、清以来,宁渠村私学教育兴盛,“耕读传家”蔚然成风,文化人群颇多。
69岁的张海全是宁渠村土生土长的村民。11月2日,他忙完家里的活,来到村委会。闲下来时,张海全常来这里的农家书屋里看看书。宁渠村的农家书屋共收录各类文学、实用技术、生活指南等方面的图书2000余册,党报党刊15种,科技惠农音像出版物130多张,长期开放,方便群众借阅,成为村民们学习的重要阵地。
不仅如此,村里还精心打造了乡风文明一条街,在高标准做好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沿路绘制法治宣传、文化建设、文明新风的绘画和展牌200多幅。
村上的幸福院也设在村委会院里。每天中午,幸福院会给村里的老人免费提供饭菜。幸福院还设有浴室、理发馆、活动室,这些都免费供老年人使用。
村里还设立了善行义举榜,对全村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等道德模范和典型人物进行广泛宣传,用身边的榜样真正感染每一个村民。“这些年感觉很明显,村里的风气更文明了。”张海全说,“吵架的、打架的几乎没有了,大家也生活得更幸福了。”
太白山脚下汤峪镇的汤峪村,原先叫闫家堡村。每年都会有许多游客来这里。11月2日,村民闫军良又一次来到村委会对面的文化广场。平时吃完饭,他经常会来这里散步。
文化广场上有个仿古建筑的大戏台。据村委会工作人员介绍,这个戏台大概修了有五六年了。逢年过节,村里都会在这里办活动,唱些传统戏曲,今年受疫情影响,用得少了。文化广场边缘装饰着传统戏曲中的脸谱图案,图案下面还配着一块简介牌,介绍该脸谱。
“我们村这几年可热闹了!传统文化活动办得特别多,大伙儿也爱参与。”闫军良散着步,闲聊起村里这些年的变化,眼睛里闪闪发光。近年来,汤峪村先后建成了村级文化广场、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室、幸福院、村史馆及乡村文明一条街,并以农民画等形式,将移风易俗、尊老爱幼的公益广告展示出来。
“自乐班也办得好!平时农闲,咱村民能唱唱戏,自娱自乐,日子美得很。”闫军良说,村里成立了锣鼓队、秧歌队、社火队和自乐班。如今,民间社火、秦腔等传统文化活动已经成了村民生活的一部分。在旅游旺季,当地村民还会给游客们展演眉户戏、木偶戏等,极大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说起张载,很多人都不陌生。他是我国北宋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关学创始人。张载是眉县人,他的后裔住在槐芽镇柿林村。据柿林村村支书杨军宽介绍,张载的后裔已经发展到第31代。柿林村的1000多户村民中,有张载后裔100多户500余人。
11月3日一大早,柿林村晴空万里,村民们已经忙碌起来了,有的出来晨练,有的起来洗衣服。村民王宏建起得很早,这些年他一直做生意。穿过村里的乡风文明一条街,在街口,王宏建看着景观石若有所思。石上刻着“张子故里”,紧挨景观石,是一幅刻着张载《西铭》《东铭》的卷轴。
街两边是整洁的农家小院,院子的外墙上绘制了40余幅关于张载的生平事迹、思想、家规家训和文明公约三字经墙画、书法等。农家院的大门上挂有“十星级文明户”的牌子,根据各家各户的美德,分别被授予“孝老爱亲”“勤俭节约”等不同称号。
“张载的思想文化传承对咱们村的影响很深。”杨军宽说,“村里人在张载‘四为’‘六有’‘十诫’文化熏陶下,一代代遵规守纪,营造出了民风淳朴的良好氛围。”王宏建也深有感触:“这些年村里的环境变化很大,到处都在绿化。有时候遇上烦心事,看着这些花花草草,心情也就好了。人生活得很舒心。”
已是深秋,村中冬青依然苍翠。凉亭两边流水潺潺,村里人在凉亭里聊着家长里短。在这个处处田园风光的小村落,村民们仰读经典、俯听流水,一代代人学习和传承着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教诲。
自2016年被确定为全省“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重点示范县以来,眉县大力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截至目前,在眉县86个行政村中,82个村已达到了“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标准,让这里的田园“四季常绿、三季有花”,也让“山水眉县、创意家园”成为当地的一大特色。(群众新闻网)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维)11月2日,记者从省发改委获悉,关中环线眉县经岐山至凤翔高速公路初步设计获批,线路全长74.41公里。根据审...
眉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眉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