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从秦岭吹过 □赵晓舟
走进八月,惆怅莫名其妙地多了起来,也许这就是唐人刘禹锡所描述的“自古逢秋悲寂寥”吧?甭管它是与否,都不影响我追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趣。我心目中的南山,一直没有离开过我的视线,它就是秦岭终南山。
秦岭是我国南北方气候分界线和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东西绵延约1600公里。终南山位于秦岭中段,西起宝鸡市眉县,东至西安市蓝田县,蜿蜒两百余公里,是世界地质公园,素有“仙都”“洞天之冠”和“天下第一福地”之美称,是道教全真派发祥圣地,“寿比南山”“终南捷径”等典故皆诞生于此地。
秦岭,孕育了周秦汉唐的文化厚土,见证了风云际会的历史沧桑,是中华文化根脉所系。翻阅华夏文明史,从李白的《蜀道难》到白居易的《长恨歌》,从王维的《辋川图》到山水田园诗派,面对秦岭,历代文人墨客挥笔豪放,书写秦岭的雄浑、奔放、淡雅、内敛,挥洒自己对秦岭山水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这是李白笔下的豪迈;“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这是韩愈笔下的悲壮;“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是王维笔下的洒脱。
今天,我们登上秦岭之巅,遥望八百里秦川,清润的空气沁人心脾。脚下,是古人曾经攀登过的山路;远方,是先贤们曾经眺望过的崇山峻岭;眼前,仿佛看到他们登高赋诗的身影,那飘浮的云雾、飞翔的鸟群、枝头摇曳的红叶,似乎都在讲述着秦岭的厚重。
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穿越悠悠岁月,任凭风吹雨打,秦岭始终以伟岸的身躯、丰富的自然资源为民众提供护佑与滋养。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山里的百姓衣食无着,人们一边长叹“云横秦岭家何在”,一边成群结队进山挖野菜。印象最深的是,秦岭山里有一种灌木,每到夏秋季节,开粉色小喇叭状的花,叶子呈椭圆形,散发出淡淡的清香,这种植物被当地人称为神仙草。据说,用这种草做成的神仙粉是一道美味佳肴,饥肠辘辘的人们纷纷上山采摘其叶,拿回家晒干储藏起来。需要做神仙粉的时候,取出来放入大盆中,加入沸水,晾凉后用手反复搓揉成褐色糊状,用纱布去除树枝或大叶子等杂质,进行熬制,待冷却凝固成胶状后,切成块放入盘中,调入盐、醋、蒜水、韭菜、油泼辣子等调料即可食用了,尝起来酸辣细腻、爽口怡人。在饥荒年代,这种食物成为穷苦人家渡过难关的充饥口粮。如今,这种神仙粉还能在蓝田、长安、户县一带的名小吃里见到。秦岭不仅为百姓提供野生食品、药材,还为城市发展提供水源、木材、矿产资源等。
今日之秦岭,朱鹮在此安营筑巢,金丝猴在此聚集生息,也是大熊猫的栖息地。这里不但被称为野生动物的乐园,也是中国重要的生物基因库,被世界自然基金会称为全球第八十三份“献给地球的礼物”。
走进秦岭,放松身心,陶醉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是多少人的生活向往。秦岭几乎收藏了我对大自然所有的热爱,有关蓝天白云,山泉瀑布;有关花草树木,珍鸟异兽;有关历史传说,人文典故。这里天蓝,云白,山青,水秀,植被葱茏,峰峦叠嶂,鸟语和鸣,山野花香。秦岭在时间的长河里,诗人为之吟诵,画家为之绘景,这里游客云集、隐士栖身,更是陕西人周末休闲、消暑、度假的好去处。
风从秦岭吹过,蔚为壮观、清新如洗的终南山,呈现在我的眼前。
新闻推荐
华商文学院 大儒张载诞辰千年 我们为什么要纪念『横渠先生』? 华商文学院邀请中外研究学者,首次跨地域连线研讨关学的当代意义
张载,字子厚,世称横渠先生。2020年是大儒张载诞辰1000周年,近日,华商文学院纪念张载诞辰千年活动,邀请多位张载研究学者,首次跨...
眉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眉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