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黄河流域大合唱 做好生态治理大文章

各界导报 2020-08-14 09:14 大字

□ 实习记者 孙高菊

“没想到,这里以前居然是一片荒滩地。”8月4日,在宝鸡市眉县渭河千亩荷塘湿地项目区,听完项目介绍,有委员感慨地说。

作为黄河最大的支流,渭河生态治理修复和水生态环境保护情况怎样?8月4日至7日,省政协副主席李冬玉带领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围绕“黄河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议题,先后赴宝鸡、渭南两市进行调研。

“改造后能起到哪些作用?”“荷塘在旅游上收入多少?”……面对大家的提问,工作人员介绍:自湿地改造后,周边4个村的生活污水经明渠暗管引流至池塘,通过沉淀过滤、水循环以及水生植物生物净化处理后,污水得到合理处置,渭河水质也得以改善。如今这里已成为渭河“百里画廊”主要景点之一,2019年旅游收入100万元。

荒滩变景点,置身其中,一位调研组成员赞叹道:“环境美了,居民也有了休闲好去处!”

在渭南夏阳瀵湿地生态修复实验区,调研组一行同样感到欣慰。据介绍,过去这里垃圾乱倒,湿地承包关系混乱,生态环境面临严峻挑战。当地政府通过实施“一退二限三还”,共综合治理5137亩,整治后湖水干净了,两岸变得更绿了。

千亩荷塘只是渭河流域生态治理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通过对渭河大规模的综合治理,现已建成15万亩生态湿地及水面景观。

此次调研,污水处理及中水回收利用也是调研组关注的重点之一。“污水主要来源于哪些地方?”“排放量达标吗?”……来到宝鸡市十里铺污水处理厂,调研组成员关心地问。

“目前厂区主要处理宝鸡市区的福临堡地区、八里桥地区及渭河南岸桥南等区域的污水和达标进入城市管网的工业废水,出水水质稳定达标。”指着处理前后的污水样本,该污水处理厂副总经理康金虎介绍说,厂区主体工艺采用SBR处理工艺,经处理后的污水水质排放标准达到一级A标准。

带着对中水利用情况的关切,调研组来到宝鸡市中水水务有限公司。“目前对中水的利用有没有专门的一套管网?”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苟润祥问道。

“公司目前主要用户为大唐宝鸡热电厂,已建成投运10千米的主管网,支线配水管网累计70余千米,今后还将继续延伸管线建设。”该公司负责人介绍道。

作为主要用户,大唐宝鸡热电厂发电部值长王磊向调研组介绍,发电厂用水来源主要是中水和城市自来水。自公司将循环水泵电机冷却水和热网循环水泵由自来水改为中水冷却后,平均每月可减少自来水用量7万吨,供热季节可达12万吨,有效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

调研组建议,今后还要加大生活污水收集管网配套建设和改造力度,补齐设施短板,不断完善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体系,促进污水资源化利用。

“我们本来就是缺水的地方,怎么管水,怎么节水,怎么把水用好,还需要做进一步规划。”李冬玉表示。

有关资料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渭河流域陕西段共有污水处理厂124座,水处理总能力达到569.31万立方米/天,污水处理量达到13.03亿立方米;目前陕西省共建成再生水处理厂(站)55座,处理规模为135.3万立方米/天。

参与调研的全国人大代表、陕西师范大学教授方兰感慨道:“途经两市,无论是在生态环境还是经济发展方式上,感觉都有了显著变化。”

省政协常委、省生态环境厅一级巡视员李敬喜说:“还要继续做好项目规划,加强与省上整体规划的衔接,抓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战略机遇。”

“南山支流的综合整治仍然还存在问题,有没有考虑蓄调水工程,后续工作如何实施?渭河除沙问题怎样进一步解决?”在座谈会上,陕西省渭河生态区保护中心主任党德才建议,要借鉴先进做法和经验,抓住问题的牛鼻子,有针对性地研究,做到取长补短。

李冬玉指出,要抓住研究制定“十四五”规划的契机,备好一批需要中省支持的重点项目,力争纳入国家重大战略规划中。继续统筹推进水生态和水环境治理,大力发展节水产业,推进中水回收利用,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加强对黄河文化的深入发掘和研究,强化文化产业理念,做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大文章,让百姓真正从中受益。

新闻推荐

陕西省培训村集体经济组织带头人

本报讯(记者黄敏)8月3日,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7月27日至8月2日,全省高素质农民村集体经济组织带头人省级培训班在宝鸡市...

眉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