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划动“幸福船”

陕西农村报 2020-06-05 22:37 大字

?朱继宏(右一)与合作社社员在果园现场签合作协议。

本报记者 程立忠 通讯员 赵宝琦 文/图

关中西府大地一直流传着“猴娃”击鼓鸣冤,义猴救主的动人传说。200多年来,眉县青化沟上的猴娃桥头栩栩如生的“猴娃”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感人的故事。现如今,在太白山脚下,眉县人津津乐道的是依托猴娃桥果业专业合作社带领贫困户走上致富路的朱继宏。

授人以渔 贴心服务群众

5月20日,记者在“直播带货”现场见到了朱继宏。浓眉大眼的他手持手机正唱着:“一加十,十加百,百加千千万,你加我,我加你,大家心相连……”《众人划桨开大船》歌曲唱到这里,掌声雷动、点赞飙升。

“我早年当过教师,开过农药部,卖过化肥种子。作为一名党员,我不能光自己忙着挣钱,周围还有不少乡亲需要帮一把、带一带。”朱继宏说。

2015年3月,在脱贫攻坚政策的激励下,朱继宏动员几个朋友出资700万元,牵头成立了眉县猴娃桥果业专业合作社,在全县建立起13个扶贫基地、48个服务站,为贫困户进行科技培训、农资配送、信息提供、果园托管、订单销售等服务。合作社将贫困户牢牢镶嵌在产业链上,使合作社带贫益贫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去年以来,该合作社先后与横渠、汤峪等镇11个村签订了脱贫攻坚帮扶协议,与467户贫困户签订了《脱贫攻坚帮扶协议》《猕猴桃收购销售协议》,切实解决了贫困户猕猴桃生产缺农资、缺技术和销售难的问题,也增加了贫困户的产业收入。

贫困户张万银是汤峪镇小法仪村人,由于缺乏种植技术,种植了5亩猕猴桃园却还是入不敷出。朱继宏动员他加入合作社,从技术指导到果品销售定点帮扶。最终张万银的猕猴桃每年都以高出市场价0.5元~1元被抢购,年收入超8万元。

由于朱继宏的合作社贴心为农,真正促农增收,该合作社社员很快发展到312户,队伍壮大了而朱继宏却睡不着了。

“入社的人多了,以后咋发展,朝哪个方向走,这些问题值得深思。”朱继宏说。于是,他聘请猕猴桃实战专家吕岩为技术总监,组织并带领20余名“乡土专家”逐村对果农进行培训;邀请百果园集团高级管理人才为果农举办国内猕猴桃市场发展趋势以及未来价格分析的讲座,给3万余名果农吃上了“定心丸”。

想方设法 致力精准脱贫

横渠镇万家塬村张前进是当地有名的贫困户。因缺乏技术和资金,4亩猕猴桃园年收入不足2000元。了解情况后,朱继宏一个大胆的计划迅速在脑海形成,每年拿出10万元农资帮助贫困户。“大家在一个‘锅’里吃饭,要团结一心,大家一起富才能把猕猴桃百年产业做大。”朱继宏说。

2018年开始,眉县猴娃桥果业专业合作社主动为贫困户捐赠农资,先后为横渠镇等4个乡镇141户贫困户赠送有机肥、果树剪、科技图书等,有效发挥了助农扶农作用。送股分红。合作社赠送56个贫困户干股,在合作社参与分红。送岗位。采摘收购季节,给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为108名贫困户提供采摘、分拣、装车等劳务岗位,40天左右人均收入5000元。

近两年一些人玩手机“玩”成了“网红”。朱继宏突发奇想,提出“网红眉县,直播全国”。2018年,宝鸡首家网红经济研究室在猴娃桥合作社挂牌,搭建了“网红”直播厅和“网红”互动舞台。“猴娃哥”齐聚田间地头,“猴娃姐”讲述眉县故事,“励志妹”在猕猴桃树下欢歌。当日点击量达23万。借助互联网,眉县猕猴桃被推向更为广阔的市场。今年合作社又将“直播电商”与专业批发市场、电商扶贫、传统商贸企业等融合发展,推动相关领域向线上转型,开启了“线上引流+实体消费”的新模式。

新闻推荐

眉县50户贫困户养蜂酿出“甜蜜” 脱贫致富新生活

初夏时节,秦林北麓的红河谷森林公园绿荫葱茏,山花灿漫,清香扑鼻,谷口不远的树林里,眉坞山谷养蜂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袁阿瞒正忙碌...

眉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