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20 新增小微企业5000户 培育规上企业100户 完成剩余2.03万贫困人口脱贫,实现新增就业4.2万人

华商报 2020-06-02 01:47 大字

宝鸡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会场华商报记者 王培民 摄

宝鸡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一带一路”、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为我们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宝鸡市作为国家关中平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也为宝鸡发展形成了诸多有利条件。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力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地方财政收入增长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5%和8.5%,节能减排完成省定任务,努力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

(一)加快建设装备制造业名城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推进集群化、智能化、园区化发展,把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做实做强做优。围绕“一城两区五基地”目标,打造配套宝鸡、服务陕西、辐射中西部、出口海外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围绕提升中国钛谷实力,抓好钛及新材料产业园、力兴钛合金航空材料产业园、石墨烯及防腐涂料等项目建设,推动钛及新材料产业上高端。加快阳平轨道交通、高铁电气装备产业园、18万套工业机器人关节减速器、数控机床智能化生产系统等项目建设。

支持企业加大设备、工艺等技改投入,抓好总投资78亿元的77个工业技改项目建设。持续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发展数字经济,加快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对工业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培育一批智能制造示范企业。

全面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年内新增小微企业5000户、培育规上企业100户。

(二)大力促进消费回升

围绕全域旅游示范市创建,实施旅游“5+”战略,加快太白山世界自然遗产申报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步伐,抓好关山草原、九龙山5A级景区和野河山、嘉陵江源头等4A级景区创建,实施张载文化园、周公召公廉政文化教育基地等38个文化旅游项目建设。依托西凤酒集团、长乐塬“十里荣耀”遗址发展工业旅游。

加快推进旅游交通、智慧旅游标识、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建设,年内建成全市智慧旅游大数据平台。加快石鼓文化城、卧龙文化创意园等10个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培育龙头文化企业2户、规上文化企业8户以上。按时完成宝鸡美术馆、大剧院及7个演出场馆的建设改造任务,高标准办好陕西省第九届艺术节,办好张载千年诞辰纪念活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建设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名城。

积极培育新业态、新消费,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打造西府老街、陈仓老街等夜间经济示范点,提振夜间经济。建设一批“国际(丝路)美食之都”公共品牌和示范企业。实施西凤现代物流园、华誉冷链物流园等项目,建设电商物流区域集散地,加快推进港务区电商物流产业园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

(三)深入实施乡村振兴

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促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全面实施提高脱贫质量巩固脱贫成果,接续推进“十大提升行动”,不断加大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扶志扶智、健康保障等工作力度,落实特殊贫困人口兜底保障政策,完成剩余2.03万贫困人口脱贫任务。将“十大提升行动”纳入“十四五”规划、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责任考核和日常督促检查,防止脱贫人口返贫、边缘人口致贫,让脱贫成色更足。

深入开展农业结构调整大会战,扎实推进“3+X”特色产业攻坚行动。加快奶山羊产业发展,全市新增奶山羊25万只。开展生猪生产恢复发展三年行动,加快推进扶风、麟游、凤县等生猪生态产业园项目,力争达到猪肉市场供给平衡。

加快国家级、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支持农产品商标注册、地理标志认证,申报认定“两品一标”和农业品牌20个以上。以县为主体,新建无害化卫生厕所3.4万座,完成学校旱厕改造,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54%,90%以上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创建乡村振兴示范村200个、人居环境整治标杆村300个以上。

(四)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

围绕建设关中平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提升五大功能,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团结、钛谷、清溪、陈仓、虢镇五座渭河大桥建设,推进蟠高快线建设,连霍高速市区段市政化改造。年内实现主城区和重点景区、交通枢纽等重点区域5G网络整体覆盖。加快推进千渭之会、金台区斗中路商务区、渭滨区宝光路片区、高新区凉泉村等城市综合体建设和片区改造。积极推进片区便民市场、便利店、放心早餐、夜市等项目规划建设,打造15分钟便民消费圈。完善城市供热、供水、供气、停车场等设施配套,抓好城市重要出入口提升改造,开展铁路、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

高新区要加快建设宝鸡创新港,打造新的“城市会客厅”,港务区年内实现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启动空港新城建设,争取宝鸡机场全面开工。蟠龙新区要围绕“科教新城、康养新城、生态新城”建设,推进宝鸡文理学院科技创新园及新校区、方塘中学、西安交大蟠龙医院等项目建设,确保市委党校迁建、蟠龙一小、污水处理厂等项目建成投用。

扎实推动以县城为主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并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有机融合。加快蔡家坡开发建设和凤翔县撤县设区步伐,推进陇县百亿乳都建设,继续推进眉县撤县设市。加大对汤峪、法门、柳林3个全国特色小城镇,以及蔡家坡国家级、眉县省级新型城镇化试点支持力度。

(五)推动美丽宝鸡建设

打好蓝天保卫战,加快产业、能源、运输、用地等“四大结构调整”,实施涉气工业污染源治理、工业窑炉治理、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秋冬季攻坚“四个专项行动”,狠抓涉气工业企业监管、散煤和生物质燃烧管控、扬尘管控、在用机动车管理“四大管控”。持续抓好“两高”行业产能控制,巩固“散乱污”企业整治成果,加大绿色工厂建设力度。实现农村清洁能源替代19.8万户,完成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

打好碧水保卫战,严格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全面完成河湖保护范围划定工作,深化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深入推进8个县级地下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完成13个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加快重点镇污水处理厂建设。

打好净土保卫战,抓好尾矿库治理,开展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推进受污染耕地防治工作。完成凤县、眉县农用地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应用试点项目。支持凤县建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太白、麟游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打好青山保卫战,严格执行《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开展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工作,加大秦岭生态修复力度,严格产业和项目准入,规范乡村旅游等生产经营活动,按期完成矿山企业、小水电整治。

(六)切实加快动能转换

以创新驱动和改革开放为抓手,加快建设“一带一路”上的国际化城市。

支持陈仓机器人、渭滨区智能传感器、蟠龙高新区科技创新园等园区创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加快千阳县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眉县国家创新型试点县创建步伐。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等科技创新型企业20户以上,规上企业研发投入达到30亿元,年内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30亿元以上。加大与北大、清华、西交大等校地合作,实施“三秦学者”“百人计划”,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

深化改革激发活力,积极推广宝钛“1+N”改革模式,支持西凤集团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加快完成国有企业“三供一业”和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规范国有资本运作和收益管理,推动管资产向管资本转变。加快中铁高铁工业、麦克传感等企业上市步伐,储备科创板上市公司。

实施外贸振兴“四大工程”,支持宝钛等重点企业扩大进出口,扶持眉县经开区、姜谭工业园打造外贸产业园。适时举办国际工业品、国际机器人博览会等活动。依托阿拉木图、凭祥口岸等陕西商品展示中心,加大“一带一路”沿线宝鸡名优产品展示推广。推进“海外宝鸡”建设,支持东岭集团、宝石机械、秦川机床等企业持续拓展海外市场。

巩固提升枢纽地位。加快宝坪、眉太、关环、麟法高速公路建设,实现太凤高速、旬凤高速公路宝鸡段全面建成通车,年内基本实现县县通高速目标。抓好西安至法门寺、法门寺至咸阳机场城际铁路建设环境保障工作,推动宝汉巴南客货混运铁路、法门寺至宝鸡至陇县城际铁路、平凉至宝鸡至汉中高速铁路、宝鸡北绕城高速公路等项目列入中省“十四五”规划。

(七)扎实做好民生保障

努力稳就业保就业,开展“援企稳岗”护航、稳就业精准帮扶、职业技能提升等专项行动,抓好重点行业、重点群体就业创业,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2万人。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以训稳岗,培养一批高素质“蓝领”。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开展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程。促进民办教育规范健康发展,确保高新区南山中学、金台区智博学校年内建成投用,支持宝鸡文理学院创建高水平大学。加快建设西部职教强市,推进宝鸡国际职业技能实训中心、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图书综合楼等重点项目建设,支持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双高型”高职院校,宝鸡技师学院、铁路技术学院联合申办高等职业院校。

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继续做好新冠肺炎常态化疫情防控。加快宝鸡医疗中心、市中心医院港务区分院和市中医医院分院建设,筹建市感染性疾病诊疗中心。推深化综合医改,加快紧密型医联体、专科联盟和县域医共体建设,开展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

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全面落实降低社保费率政策,加速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对特殊人群继续发放失业保险金。推行医保总额预付制度,加快“智慧医保”建设,优化异地就医流程。围绕解决好“一老一小”问题,加快发展养老托幼服务,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持续抓好城乡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

全力推进社会治理。解决好信访突出问题,建立“一事一约”的“微治理”体系,从机制、力量、素质等方面加强城乡社区建设。扎实做好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面推行社区警务“四单一图”工作模式。完善风险预警机制,严厉打击网络借贷、校园贷、套路贷等违规违法行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宝鸡、法治宝鸡。华商报记者 王培民

新闻推荐

宝鸡眉县:打通电商“最后一公里”让贫困户的猕猴桃“有门路”

同时,为了支持电商发展,眉县制定出台了《眉县电子商务扶持奖励办法》,从场地租用、人才培训、成长奖励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

眉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眉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