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滴之举铺就艾滋病戒毒人员新生路

西部法制报 2019-11-30 00:51 大字

民警组织艾滋病戒毒人员开展传统经典读书会活动。

通讯员邢锴张军本报记者赵官福

每年的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在第32个“世界艾滋病日”来临之际,让我们走进眉县强制隔离戒毒所艾滋病专管大队,看看这里的民警和医护人员是如何救治艾滋病戒毒人员,并帮助他们重拾自信,燃起新生的希望。

陕西省眉县强制隔离戒毒所是全省收治艾滋病戒毒人员的专管所,特殊病专管区配备齐全的诊疗设备和专业的医护人员,不歧视、不抛弃、不放弃任何一个艾滋病戒毒人员。

“是这里让我重燃人生的希望”

“是这里让我重燃人生的希望。”曾有过轻生念头的张某回忆道,“当知道自己感染了艾滋病,那段时间我彻底绝望了。”到艾滋病专管大队后,大队民警尝试不同的方法与张某交流都吃了闭门羹,他把自己封闭起来了。但是,大队民警仍然没有放弃他,不厌其烦地与他谈话,同时给他提供相应的心理咨询服务,鼓励他树立与疾病抗争的信心和勇气,帮助他正视现实,稳定情绪。细心的民警发现张某喜欢跳舞,就给他购买了一套演出服,下载了他爱跳的舞蹈视频,让其观摩排练,同时邀请他的家人来所观看。慢慢地,张某走出了人生的阴霾。在大队长张武兵看来,让艾滋病戒毒人员能够接受更好的治疗,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尊重。他说:“我们要把工作做好,关键是要走到他的内心,真正了解他的需求。你能够帮助他接受自己,他就认为你尊重他了。”

陕西司法行政戒毒场所内治疗艾滋病戒毒人员的能力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一点一滴的努力,艾滋病戒毒人员都看在眼里,更暖在心里。关怀和尊重,让他们重拾信心,开启新的生活。

“专业的治疗让我感受到社会的关爱”

医生:“你现在有什么不舒服?”

马某:“就是还有一点疼,有一点肿。”

2019年11月26日,是马某转送到陕西省眉县强制隔离戒毒所艾滋病专管大队的第90天,他如约来到门诊部接受治疗,这已成了每天的惯例。“可能是腰椎间盘突出,没什么大问题,你放心吧,会好的。”医生告诉马某。

马某今年53岁,20世纪80年代下海经商,致富后的放纵,使他结交了一些社会闲散人员,在他们的诱导下染上了海洛因。随后,妻离子散、家产荡尽,马某跌入人生低谷,从此一蹶不振,以注射毒品度日,直至感染艾滋病。

2017年6月,陕西省眉县强制隔离戒毒所特殊病管理区成立,解决了艾滋病等特殊病戒毒人员收治难的问题,马某对此深有体会。他这次“二进宫”已有大半年了,因为岁数大,伴发多种疾病,常常不能正常走路,马某心怀感激地说:“我腰椎间盘突出,在社会上人家一看我有艾滋病,没人愿意治,自己也没钱治,在这里我已看过两次,专门针对我的腰椎。”

马某刚来的时候有很大的抵触心理,过了一个月,就转变了固执的思想,开始融入医疗戒治中来。他说:“来这里不一样了,每天都有专家教授查房会诊,进行专业的治疗,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社会的关怀,让我对生活又有了很大的信心。我发誓这次出去再不抽了,一定要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回报家庭社会。”

每天给艾滋病戒毒人员量血压、测体温、查房、会诊、发药成了艾滋病专管大队民警和医护人员的日常工作。为了给艾滋病戒毒人员营造一个良好的戒治环境,省眉县戒毒所采用政府购买的形式与西安市第八医院合作,由八院每月抽调业务骨干驻所会诊治疗,戒毒所民警与医护人员相互协作,配合默契,不放弃任何一个艾滋病戒毒人员。在艾滋病戒毒人员战胜病魔、戒除毒瘾过程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给生命加上一道“防护墙”。

“我现在觉得生活充满了阳光”

该所艾滋病专管大队成立以来,坚持医学治疗与戒毒戒治同步开展的工作模式,在充分掌握戒毒人员的病情后,确定治疗方案,开展教育矫治和康复训练。在教育内容和方式上,以个别谈话教育为主,辅以观看影视资料、举办读书会、组织文体活动等。同时,加强病区文化建设,营造温馨治疗环境,精心设计了艾滋病防治知识、励志格言、健康养生、亲情感恩等主题宣传专栏,让戒毒人员有一种家的感觉,消除他们的消极心理和负面情绪,营造良好的戒治环境。

范某是“90后”,某名牌大学研究生,由于交友不慎,生活糜烂被“拉下水”,染上毒瘾又感染了艾滋病。刚入所时的范某面黄肌瘦,神情萎靡,走路都成问题。范某自己都不敢想象,通过仅三个月的特色戒治,竟然胖了十多斤,浑身有劲,最主要的是对生活有了新的希望。“是这里让我认识到毒品的可怕,是这里的戒治疗法又让我重新活过来,我现在觉得生活充满了阳光!”范某高兴地说。

科学规范的生活制度,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科学的康复训练,趣味课堂教学,以及量身定做的兴趣培养等,民警坚持依法管理,落实一日工作标准,实行分职责、分级、分片包管包教;坚持碰头会制度,每天通报重点病员情况,从早到晚都有责任民警全程负责戒毒人员学习、治疗、生活等每个环节,教育引导戒毒人员从思想上认识毒品的危害以及艾滋病并不可怕,给他们树立戒治信心。然后根据不同人群、不同年龄、不同社会经历等制订科学的戒治方案,辅以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重塑健全的人格和积极的人际关系,帮助他们逐渐康复。

新闻推荐

李达:战功赫赫智勇双全

李达像李达,1905年生于陕西省眉县横渠镇横渠村。早年曾参加爱国学生运动。后考入冯玉祥的西北军第二军官学校,毕业后任...

眉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眉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