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县新型职业农民成为致富路上的“点金人”
□实习记者赵婧
金秋九月,眉坞大地果香四溢。9月22日,由陕西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农业农村厅主办的“壮丽70年丰收时节看三秦”全媒体采访组来到“猕猴桃之乡”眉县采访。从不愿学到抢着学,从不会干到带头干,当地新型职业农民在脱贫致富路上发生的变化,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从不愿学到抢着学
“一晚上没睡好。”在第八届中国·陕西宝鸡猕猴桃产业发展大会上,西装革履的眉县果农张子强解释说,为了参会他提前精心准备了这套西装,但前一晚忙着报名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影响了自己参会的状态,“就怕迟了会报不上名”。
据眉县农业信息宣传培训中心主任赵骅介绍,眉县从2013年成为全省首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示范点,就招收年农业收入5万元以上并有一定产业发展基础的果农,进行猕猴桃种植、生产、经营、销售等相关培训。
“刚开始没人愿意来,果农们都忙着挣钱,嫌参加培训太浪费时间。现在是抢着要来!”赵骅说,培训考核合格的学员不仅能取得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证书,还能享受国家优惠扶持政策。
赵骅举例说,一位遭遇资金周转困难的学员,银行竟主动向他发放了低息贷款,并帮助他渡过了经营难关。“事后才得知,他是因为通过了新型职业农民高级职业资格认证才获得了300万元的低息贷款。”
从不会干到带头干
家住眉县首善镇任白庄村的李凯是一位“80”后,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我对种植猕猴桃一窍不通。”李凯说,自己原来是一名畜牧兽医,2014年因为父母种植猕猴桃回报率较低,这刺激他产生了科学种植猕猴桃的想法。“我想弄明白,问题到底出在哪了。”
随后,李凯报名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短短几年,他由一个不懂猕猴桃种植技术的“菜鸟”,成长为荣获全省职业农民技能大赛优秀奖的高手。
“我发现父辈们的传统种植方法不科学,于是采取减少留果、不喷农药、水肥一体化等新技术,提高了猕猴桃的质量。”李凯说,经过精心种植,自家11亩猕猴桃从原先亩产获利不到5000元,到现在的每亩获利过万元,实现了收益翻番。
“传统观念认为田里的杂草会跟果树争肥,谁家除草不勤快都会被视为懒汉。”李凯说,通过学习新西兰的种植经验,他发现田里的杂草不仅能保护果树的根系,还能在盛夏为果树降温,增加土壤有机质,有效提高果树产量。在他的带动下,有300多户果农因此受益,200多亩果树实现了增产增质。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今年眉县猕猴桃预计总产量达49.5万吨、综合总产值52亿元,这背后离不开像李凯这样的新型职业农民对产业发展的付出。
记者从眉县农业信息宣传培训中心了解到,从2013年至2018年,眉县共培训职业农民1700多名。如今,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正在这片土地上快速成长,成为猕猴桃产业致富路上的“点金人”。
新闻推荐
华商报讯(记者魏晓飞)28日,陕西省小微企业“双创”基地及中小企业“双创”特色载体建设现场会,在西安航空基地举办。大会对西...
眉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