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霁翔、姜昆、李舫、李少红等与川陕诗人相聚西安书博会交流互鉴 共话“书香丝路”
单霁翔、姜昆、李舫、李少红等与川陕诗人相聚西安书博会 文化名家齐聚西安书博会。
单霁翔发表主旨演讲。
7月27日,第29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在西安开幕。本次书博会紧扣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吸引了来自全国1200多家参展单位,在持续到30日的展期内,将组织开展500多场主题活动。作为本届书博会重要主题活动之一,27日下午,由人民日报“一带一路”文化中心、西安市委宣传部、商务印书馆联合主办的“丝路文化发展论坛”,在西安曲江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如何进一步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文明互鉴与民心相通,促进“丝路文化共创共享”,成为本届论坛的主要议题。
推动丝路文化交流和传播
故宫博物院原院长、故宫学院院长单霁翔,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党组成员李岩,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表演艺术家姜昆,商务印书馆总经理、历史学者于殿利,电影导演李少红,作家陆天明(作品有《大雪无痕》《省委书记》等)、龙一(《潜伏》编剧)、肖克凡(《三楂树之恋》编剧),以及四川、陕西的刘红立、尚仲敏、何春、向以鲜、凸凹、山鸿、龚静染、秦巴子、马慧聪、武靖东等实力派诗人、作家在内的文化界几十位专家、学者,或主旨演讲,或圆桌对话,为更高效推动丝路文化交流和传播,拓展文化“同心圆”,贡献各自的智慧。
姜昆、陆天明、于殿利、龙一、单霁翔等先后作了角度各异的主旨演讲。作为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多次出国参与艺术文化交流。他说,自己有一个观察,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进程中,“世界对中国的了解和认识,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传统符号的表层。比如,提起北京,就是烤鸭、长城,提到中国就是红灯笼、中国结,提起传统艺术就是舞龙舞狮。”姜昆认为,这或许跟我们对外交流和推广文化的方式有关。他希望大家能抓住机遇,在“一带一路”这个平台上,在对外文化交流的时候,能涵盖中国当代的创新文化。
单霁翔主要分享了如何更有效提高民众参与文物保护的积极性,陆天明则以他所采访了解的港珠澳大桥背后故事为例,讲述了他所观察到的当代中国与世界来往的一些现状。于殿利从汉字的演变、城市文明的发展角度,龙一从中国古代女子画眉文化的美学角度,分享了他们所观察的“一带一路”中外文化交流历史的阅读和思考。
诗人是城市文化的灵魂
在圆桌对话环节,李少红、肖克凡、山鸿、何春、尚仲敏,对谈了“一带一路人文交流和文明互鉴”的话题。李少红回忆了她多年前拍《大明宫词》的难忘细节,并透露最近她拍了《大宋宫词》,并且还想拍《大清宫词》,“这样就可以系统地把传统文化和体验带给观众。”
四川诗人何春从古诗里的描述,阐述了西安和成都两个城市之间的密切联系。山鸿和尚仲敏则从诗人的身份,就“一带一路”,分享了他们对文明之间对话交流的观点,不同的文明和文化大家互相包容,互相繁荣,“文明之间应该是一种互相照亮的关系。”凸凹则表达了他对诗歌与城市之间密切关系的认知,“对很多城市,我们是通过诗歌知道的。没有诗歌,我们连很多城市都不知道。”
刘红立、龚静染、凸凹、徐淳刚、武靖东、史雷鸣等多位川陕诗人,则对谈了“城市与诗的关系”话题。龚静染分享了他生命的一段经验。他回忆起自己9岁时,从成都坐火车去河南,停靠在西安时,看到城墙上正下着大雪,非常壮观。“如果我当时能做诗,我应该会给西安写一首诗。”另一位四川诗人向以鲜则接受了当地电视台的丝路专题采访,畅谈丝绸之路与文明互鉴。
刘红立在成都出生、长大,虽有接近一半的时间在外工作,但他对成都有很深的感情。“如果要问我,首先给哪一个城市写诗,我肯定给成都写。但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信息社会,我们不仅仅是写一个城市,而是写所有的城市。”
来自陕西汉中的诗人武靖东和西安诗人史雷鸣,都认为城市和诗歌是相辅相成的存在,“诗人是一座城市文化的灵魂,也是这座城市市井文化的灵魂。比如我们提起唐朝的长安,大家脑海里绝对出现的就是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如果我们提起意大利,一定会想到但丁的《神曲》。第二,城市生活是我们诗歌发生的母体和根基。”
本次论坛由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辑、实力派散文家李舫和商务印书馆副总经理王齐联合主持。李舫还现场为诸多知名文化学者颁发了人民日报“一带一路”文化中心顾问聘书。
当天晚上,由李舫主编、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丝绸之路名家精选文库”中国陕西诗人与意大利罗马诗人的合集《雪夜凿冰取水——西安@罗马》举行了新书发布会。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张杰西安摄影报道
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
让民众参与到文物保护中
文化遗产才会更安全
当下,文博已成为备受大众关注的一大热点。如何更高效保护文物遗产,很好地将之融入当代精神文化建设,一直引发专业人士深思。7月27日下午,在“丝绸文化发展论坛”上,故宫博物院原院长、故宫学院院长单霁翔,进行了一场关于如何更有效保护文物、遗址的主旨演讲。
单霁翔首先以大量丰富的案例,尤其是大明宫遗址公园建设的故事,讲述了自然人文遗产保护近年的进步。他强调,文化遗产保护应该是一项全民共同参与的工作,而不只是作为一项专业的、行业的、技术的、部门的工作。“过去,当一些地方发现了文物遗址,专业人士就进场,用彩条布围起来进行挖掘,风餐露宿。三年五年以后,工程完了,恢复地平,去掉围栏岗哨,一切归于平静。但这和我们旁边的居民、和遗址所在的村庄有什么文化联系?村民应不应该通过这次考古发现,对自己的土地更有感情?”
就此,单霁翔特别分享了陕西几位农民保护文物的故事。2003年1月,陕西眉县杨家村,王宁贤等五位农民在劳动时发现27件青铜器,件件都是距今2900多年前西周时期的“国宝级”文物,且件件都有铭文,为夏商周断代工程提供了很大帮助。当年3月,为表彰他们的贡献,政府把这些农民请到北京,并为“21世纪重大考古发现首展”剪彩。
几位农民还去了巴黎和罗马,受到热烈欢迎。在这之后奇迹就发生了,就在这个地区,连续四年先后有11批农民在生产劳动中发现青铜器,并上交国家,保护了近500件青铜器。后来,首都博物馆召开了一个更大型的农民保护文物成果展。而且此事一直在发酵,这个地区的农民发现文物后会主动上交给国家。农民保护了青铜器,他们感到非常高兴自豪。这件事也让单霁翔非常感慨,“应该充分保护人民群众对于文物保护的知情权,让人民群众能从文物遗产的发掘和保护中获得文化自豪感,从中汲取精神营养,从而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文物保护事业中。当人民群众真正拥有了保护文物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受益权,文化遗产才会更安全。”
单霁翔的演讲,案例生动,观点真诚,引发观众强烈共鸣。短短十来分钟时间,现场多次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据论坛主持人李舫女士介绍,单霁翔是名副其实“网红”级别的明星学者,非常繁忙。“参加这次论坛,据我所知,是单先生今天参加的第10场活动了。”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张杰
新闻推荐
6月30日,杨凌示范区召开“无黑无恶”创建活动动员大会,对“无黑无恶”创建活动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进一步明确了创建目标、...
眉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眉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