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青铜扁壶与最早的酒
发现人薛红旗(中)在青铜扁壶发现现场。刘怀军提供
本报记者郭青
五月七日上午,在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修复眉县出土文物移交仪式上,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杨忙忙亲手将一件眉县出土的战国青铜扁壶移交给眉县博物馆负责人,这件青铜扁壶内装有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含有乙醇(酒精)类液体。
这件青铜扁壶于二〇〇九年九月三十日出土于眉县教坊村,不但器型精美,而且壶内保存的液体中含乙醇成分,更是引起考古界的高度关注——
发现装有液体的青铜扁壶
2009年9月30日上午,眉县文化馆接到金渠镇教坊村一组村民发现文物的报告,眉县文化馆时任馆长李倩、副研究员刘怀军与时任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孙周勇、宝鸡市考古研究所所长刘军社一同赴教坊村。经多方调查核实,教坊村一组有位村民挖房基时发现了一件青铜扁壶,发现人是开挖掘机的薛红旗。薛红旗是扶风县上宋乡人,此时他已经将这件青铜扁壶送往扶风老家。
得知李倩馆长和刘怀军身份后,薛红旗爽快地表示愿意将这件青铜扁壶上交国家。考古工作人员随即驱车来到薛红旗的家里,见到了这件青铜扁壶。该扁壶通高35厘米,厚9厘米,壶身直径31厘米,器物表面有羽状纹饰。壶盖已经锈蚀完全封闭,摇动时壶内有液体状物质的咣当声。
考古人员现场对这件青铜扁壶进行了仔细查看,从器物造型和特征上初步判断,这件青铜扁壶铸造年代应属战国中晚期。
据薛红旗讲,在他挖土时,这件青铜扁壶的一个侧面暴露在断崖上,他从挖掘机长臂上慢慢爬到顶端,用螺丝刀一点一点小心地抠挖,才保证了器物的完好。因为害怕当地人得知消息后强行索要,他才打电话让家里人租车将这件青铜扁壶拿回家保存。
在薛红旗将扁壶拿出交给刘怀军时,刘怀军轻轻摇动发现壶内有液体。刘军社敏锐地提出,闻一闻看是否有酒味。在其盖上钮的根部有一处很小的湿痕,在场人员逐一传闻,当即表示闻到酒味的有刘军社、孙周勇等人。既然液体可能是酒,那么要保存好这些液体,唯有尽快将其有可能的挥发点密封。于是,由县文化馆专业人员借村民蜡烛对壶口进行了封闭。
表彰奖励发现人
2009年11月18日,时任宝鸡市文物旅游局局长任周方闻讯后,与文物科科长王明利、文物商店经理胥孝平、石鼓园筹建处办公室主任肖琦等人来到眉县。任周方表示:“看了器物,它们的时代没有问题。目前一是要尽快将情况摸清,对相关人员给予奖励;二是尽快联系胡国栋先生(胡先生是西安发现的西汉时期酒的权威主要检测人),对液体进行分析化验,确认究竟是什么物质。”
2009年12月21日,省文物局鉴定组时任组长呼林贵等专程来到眉县对青铜扁壶作出初步鉴定,对于器物的时代推定予以认可。
由于扁壶时代明确,又是一次重要发现,原宝鸡市文物局很快拨出专款,眉县在2009年年底文物工作会议上,分别对薛红旗等给予表彰奖励,对于积极报告发现文物线索的人也给予了重奖。
打开扁壶提取液体
经过与省考古研究院领导多次沟通,眉县文化馆将这件内装液体的青铜扁壶送往省考古研究院,由其文保技术中心打开壶盖,提取液体。
2010年2月5日,由文化馆馆长李倩、副馆长胡晓媚和刘怀军三人将器物送到省考古研究院,受到时任院长王炜林,副院长张建林、张仲立和保护技术中心主任杨军昌的热情接待,并确定由保护技术中心杨忙忙研究员具体负责对扁壶先进行打开并提取液体的工作,后对扁壶进行器表除锈保护。
2010年3月1日,是农历正月十六,用杨军昌的话讲是一个好日子。早饭后刘怀军赶到杨忙忙处,共同对扁壶做了测重。测重后发现,壶内液体比送来的时候减少了22克。到当天16时11分,事情发生了戏剧性的转折,杨忙忙在换药、除锈中,突然一下子撬动了壶盖,多日来令人们发愁的壶盖打开难题迎刃而解。刘怀军立即向李倩报告喜讯。
检测出古老原始酒的特征
第二天早晨,刘怀军和太白酒业工作人员申旻携带着从青铜扁壶里提取的20毫升液体乘机送往中国社科院成都分院做检测。
2010年3月3日检测结果证明壶内发现乙醇的痕迹,但绝大部分成分是水,签署结论的张家琪老先生给出的是“不确定性”。围绕这一结论,眉县领导咨询了杨军昌。如果再做进一步的全元素分析,用量需150毫升,但所需提供的液体总量无法满足,只好到此打住。
2010年3月4日下午14时,刘怀军、申旻赶到微生物研究所,工作人员告诉他们,从检测的痕迹完全可以认定有乙醇的成分,但是检测中心负责对检测结果校验的张家琪老先生因为色谱仪波图与乙醇不完全一致,坚持只能给出“不确定”三字。就此事他俩又咨询了庄名扬先生,庄先生是微生物研究所的领军人物,年近八旬,但思路敏捷,逻辑清晰。他说:“由于送检的液体时间在两千年以上,当时的工艺技术以及保存环境不一样,特别是放置了这样大的时间空间,乙醇绝对会出现沉淀,所以色谱仪离子检测就出现了时间不一样的问题,也就是离子撞击分离时间乙醇为1:70,送检液体为2:20的差异。从乙醇的主要成分来讲,主要是碳、氢、氧,三者的比例为碳24、氢6、氧16,送检液体具有这些元素和成分,所以这完全是古老原始酒的特征。”
2010年3月10日,李倩馆长和刘怀军赶到省考古研究院。数日不见,杨忙忙等人工作成果斐然,壶盖上的纹饰已经可窥全貌,壶体颈部纹饰也基本清晰。壶内的锈痕有清晰的水平线,推测埋藏时为满壶液体(酒)是可信的。
从看到的壶内水平线痕迹可知,壶内原盛有近一壶的液体,随着时间的延续,壶盖逐渐被锈蚀,在液体即将被挥发完以前,铜锈封闭了壶盖,才有少量液体得以保存。
2010年3月底,眉县文化馆领导班子决定将扁壶内液体送北京再做检测。理由是成都的检测没有可比性,而北京中国食品研究院是我国此类物质的最高检测机构,而且西安出土的西汉时期的液体就是通过北京中国食品研究院检测并得到社会认可。4月1日,由李倩、刘怀军到省考古研究院提取50毫升液体送北京检测。
2010年10月8日,北京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的检测完成,并出具了报告书,结论有两点:一是眉县战国扁壶液体样品中乙醇含量为1.85mg∕L;二是正丙醇、异丁醇和异戊醇合量为0.001mg∕L,正丙醇和异戊醇含量小于0.001 mg∕L(小于仪器方法检测限即视为未检出)。
时间来到2019年5月7日,在采访已退休的老考古人刘怀军时,他激动地告诉记者:“青铜扁壶内装有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含有乙醇(酒精)类液体。经过多年的努力,陕西考古界为中国酒的历史奉献了一张战国时期精美的名片,将酒在中国考古领域的发现历史提前了至少200年。”
链接
中国酿酒历史悠久我国人工酿酒历史大约是在六千年前开始的。在尧时,酒已流行于社会。史书记载“仪狄造‘旨酒’以献大禹”,这是以粮酿酒的发端。自夏之后,经商周,历秦汉,以至于唐宋,皆是以果粮蒸煮,加曲发酵,压榨而后出酒。酿酒工艺的进一步突破,是在金元时期。清代乾隆年间对酿酒户征收烧锅税,标志着白酒业自此兴旺发达。
青铜酒具扁壶主要盛行在战国中晚期,作为具有秦人文化特征的器物,在已知考古资料中有较多发现。战国时期青铜酒具公开发表研究成果的有两件,一件是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来自颐和园的藏品,一件出土自河南省上村岭战国墓地。这两件器物与眉县的扁壶十分接近,但是都缺少器盖。上村岭出土的扁壶是战国时期秦国的器物,故宫的扁壶有魏公的铭文,也是战国时期的遗物。
2003年西安出土西汉美酒2003年,西安北郊文景路中段一工地发现了一座汉代高级贵族墓葬,出土了一批精美的西汉早期青铜器,其中一个青铜容器里盛满了25斤多保存完好的西汉美酒。
出土西汉美酒的这座墓葬位于汉长安城遗址东南角一公里处。考古界以前在河北、湖南等地也发现过西汉时期的酒,但味道都很淡,没有这次发现的气味浓、纯度高。此次出土的酒是当时为止发现的保存最好、存量最多的西汉美酒,它可能体现着墓主人的高贵身份,也表明中国的酿酒技术在两千多年前就已十分成熟。这是中国考古界与科技史上的一个重大发现,也为研究西汉历史和中国古代酿酒技术与酒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这些西汉美酒已被密封在玻璃容器里,承担检测工作的是中国酒类检测的权威机构——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检测结果表明:经过气相色谱法测定,其乙醇含量为0.10%;采用现代浓缩提取技术,结合高效毛细管色谱方法分析、确认,除相对多量的乙醇外,酒液中尚含有正丙醇、异丁醇、异戊醇等微量香味组分,这些化合物均属酒类的基本组成。据此,可以认定,“西汉早期酒样”的属性为酒。
新闻推荐
戒毒民警向社区居民发放普法宣传资料。本报讯(李剑锋)4月18日,陕西省眉县强制隔离戒毒所组织民警在眉县张载广场开展“...
眉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眉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