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253项事项实现“一网通办”

各界导报 2019-01-04 01:00 大字

记者张姣姣

“2018年以来,宝鸡市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提升,企业发展活力不断增强,截至2018年11月底,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41721户,同比增长23.7%。”日前,省政协“优化营商环境三级联动专题民主监督”第三调研组在宝鸡市开展调研时,宝鸡市副市长贺东表示。

近年来,宝鸡市着力推进简政放权、强化市场监管、优化政务服务、规范收费服务,争取让办事企业“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

着力推进简政放权

“截至目前,市、县两级政府行政审批事项减少了60%,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全部予以清理。”贺东说,在做好中省下放权力承接落实的基础上,宝鸡市大力精简权力事项。

同时,为破解“办照容易办证难”“准入不准营”等问题,宝鸡市先行在高新区开展“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将91项行政许可事项纳入改革试点,按照“五个一批”方式进行审批。贺东表示,截至目前,高新区分别与5个省级部门和10个市级部门完成了45项行政管理事项委托书的签订。

“企业通过招商引资落户眉县,市、县两级政府在项目行政审批方面马上就能办,项目建成速度不断加快。”眉县6万吨锂电石墨负极材料项目负责人表示,政府还积极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以及用气用水用电等实际问题,推动项目加速度发展。

着力强化市场监管

“宝鸡市建立了全省第一家企业事中事后监管智慧云平台,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并及时向社会公布抽查情况,接受社会监督,倒逼企业自律。”贺东说,宝鸡市按照“有权就有责、权责要对等”的要求,建立事中事后监管制度218项。

为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宝鸡市先后出台了《宝鸡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目标考核》等20余件制度性文件。参考省上“红黑名单”认定标准,由市级部门向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报送红黑名单534条,不断推进“诚信宝鸡”建设。

着力优化政务服务

线上“一网通办”、线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宝鸡市在着力优化政务服务上下足功夫,全面提升惠企便民服务水平。

贺东介绍,宝鸡市所有市级部门和12个县区已完成电子政务网络覆盖,“一网通办”事项共计253项,占比100%。同时,不断优化提升市政务服务中心“一站式”功能。宝鸡市一位民营企业主说,“以前我每月都要到办税服务厅申请代开发票,现在用电脑就能独自办理所有涉税事项,5分钟就能办完。”

“渭滨区、凤翔县政务大厅,市公安局出入境办证大厅,市税务局税务大厅均启用了24小时自助服务设备。”贺东表示,宝鸡市已连续公布三批共计1348项市级“最多跑一次”事项,占比80%以上。

着力规范收费服务

“2018年取消收费为企业年减负1.48亿元。”贺东说,宝鸡市严格落实降费政策,深入开展收费清理规范工作,坚决取缔违规设立的收费基金项目。

据了解,宝鸡市为帮助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先后出台《宝鸡市降低企业获得信贷难度和成本行动方案》等20余项文件,修改完善全市银行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考核办法,引导银行机构扩大信贷投放、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此外,挂牌成立宝鸡市融资服务中心,建立为企业融资服务的常态机制,目前已协调银行机构为有关企业解决8000余万元的融资问题。

新闻推荐

宝鸡:“四个结合”让廉洁文化活力迸发

本报记者屈荔鹏通讯员张华刚一场场廉政戏曲下乡村进社区巡演受到追捧,一座座“家风家训馆”人来人往,一部部廉洁微视频引发...

眉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