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蜀之路 青铜文明展 ——青铜礼器倾诉最早“蜀道”故事
龙纹小铜罍(酒器)西周铜人西周何尊 西周何尊铭文拓片铜人头像商单五父壶西周
□高晓俊
堪称我国第一部“青铜法典”的公式匜(音yingyi)铭文;被誉为最早的廉政谈话的四十三年逨鼎铭文;汉中地区发现的大型铜礼器“亚伐方罍”;造型独特、纹饰华丽的兽面纹觥;广汉三星堆神秘的青铜人头像……近日,“秦蜀之路青铜文明展”在成都博物馆隆重开展,汇集了来自成都平原、关中平原、汉中平原三地的250件青铜重器精品,以一种奇特的方式,展现了中国古代青铜文明的璀璨艺术成就——
秦蜀两地的文化之交这是一场青铜文明的饕餮盛宴
“这是一次青铜文化的饕餮盛宴!”总策展人黄晓枫介绍,青铜作为人类冶金史上最早的合金,是文化的标志、文明的象征。青铜铸造是中国的主要艺术形式之一,经历了一系列风格上的演化,进而反映出技术和装饰上更复杂的变化,而青铜礼器作为礼制的象征物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中国青铜文明独特的文化符号,凝聚了古人的智慧与技巧。自古以来,秦蜀两地间文化交流对中国青铜文明的发展、繁盛起到了关键作用,两地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在世界青铜文明格局中也占据着重要地位。中国青铜文明的区域差异,体现了各个族群思想观念和社会面貌的独特性。分居于秦岭两侧的关中平原、汉中平原和成都平原自古就是滋生文明的沃土,商周时青铜文明相继进入繁荣时期:关中平原商周文化以各类青铜食器、酒器、水器、乐器构成礼仪体系,成都平原三星堆文明以青铜人像、面具、神树等作为信仰与神权政治的象征物,而汉中平原由于处于沟通秦岭南北的特殊地理位置,其商代铜器群既有地方特色,又与中原文化和蜀文化互有交流。
本次展览的展品包括了55件一级文物,展出的青铜器中既有青铜食器、酒器、水器、乐器等,又有青铜人像、面具、神树等。它们或造型精美、巧夺天工,体现了古人精湛的青铜铸造艺术;或以铭文形式,刻下珍贵的历史密码;或以独特的器形,留下文化交流的证据,都是此次展览中不容错过的文化瑰宝。此次展览的青铜器,几乎汇集了中国青铜器中饕餮纹、凤鸟纹、云纹等最主要的纹饰,每一件都值得细细观摩品味。
何以为尊我有中国
为何说它是“中国”之源?
“这次展览不仅是蜀地与关中、汉中三地的交流,更是中国青铜文化的交流。通过展览的形式,让文物‘说话\’。真正做到让文物‘活起来\’,‘走出去\’。”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副书记肖琦表示,这些璀璨的青铜重器,镌刻着无数的历史密码和文化信息。
1963年,在陕西宝鸡贾村塬出土了一件伟大的青铜器:它是中国西周早期一个名叫何的西周宗室贵族所做的礼器(即何尊),被大家称为“中国”之源。为何说它是“中国”之源?原来当年,青铜器出土之后,经过清除泥土和锈迹,专家们在何尊底部发现了一篇12行共122字的铭文。这篇铭文记载了文王受命、武王灭商、成王完成武王遗愿营建成周洛邑的重大历史事件,铭文中的“宅兹中国”,是“中国”一词最早的记载,是指以此地作为天下的中心。在此之前“中”和“国”两字在商周时期的甲骨文中很常见,但作为一个完整的词组却是首次出现。何尊的造型同时也透露出“狞厉之美”,自上而下的纹饰以动物为主题,作为沟通天地的媒介,腹部为饕餮纹,高浮雕的手法让饕餮巨目裂口,粗大的卷角翘出器外,有腾跃欲食的动感,神奇威严。下部为周人崇拜的凤鸟纹,以云雷纹填地,疏密有致,纹饰严谨,静立的何尊散发着谲秘、威仪的气质。何尊的伟大在于它的铭文价值,仅仅其中两个字,记录了辉煌的历史,承载着“中国”的文脉,这些写给先祖的字迹成为数千年后写给亿万中国人的信。据悉,此次刻有“中国”二字的何尊,是其被国家文物局公布为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之后,首次离开宝鸡出展,并以“镇展之宝”的身份被放在展厅入口的最显眼处。何尊因其工艺精美、造型雄奇得到盛赞,虽然此处的“中国”并不是指代现在意义上的中国,但“宅兹中国”展现的威仪和气度,的确值得让所有中国人骄傲与自豪。
“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20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三星堆遗址拨开了历史的迷雾,将古蜀文明展现在世人面前。三星堆祭祀坑出土大批礼器,神奇、威严,描绘了古蜀王国大型祭祀活动的场景,显示当时浓重的神权政治色彩。本次展出的铜人头像就是三星堆出土文物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类,这类头像通常用于祭祀,希望起到沟通神灵的作用。蜀地与外界的交流,在中原出土的殷商甲骨文卜辞中就有所体现,卜辞中多次出现与“蜀”相关的内容。特别是沟通秦岭南北的枢纽汉中平原出土的商代青铜器就结合了蜀地与中原的特征,暗示着两地的交流。青铜器凝聚了古人智慧与技巧,见证了文明交流的过程,承载着厚重的历史,等待着我们去解读,只言片语无法道尽其中精彩,只有亲眼所见才能感受它曾经的辉煌。举例来说,凸出的眼球,圆形的镂空,四周凹陷,凸起有鼻孔,尖尖的双耳并铸有空洞,嘴部大多镂空有两排牙齿,出土于汉中城洋青铜器群的商代青铜面具与我们最为熟悉的三星堆人、兽面具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同样,相似的铜人、兽面具也出现在了关中地区的老牛坡商墓之中。一幅幅青铜铸就的“立体画卷”,像是鲜活的语言、生动的文字,向我们娓娓道来三地文明的联系。这些展品表现出三地之间密切的文化交流,“难于上青天”的蜀道早在三千年前已被先民们用脚掌踩开,他们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冲破秦岭与大巴山的阻隔,实现了蜀地与关中、汉中的经济文化交流。
璀璨的青铜文明
镌刻着无数的历史密码
西周时期的铜禁,是倡导禁酒思想的礼器。即使在满目精美的青铜展品中,此次展览的一件器形巨大的长方形青铜器也极为吸人眼球。肖琦介绍,禁,是周武王灭商之后的一种青铜礼器。殷商贵族嗜好喝酒,王公大臣酗酒成风,荒于政事。为吸取商因纵酒而亡国的教训,周公命令康叔在殷商故土卫国宣布禁酒令,传达“无彝酒”“执群饮”“禁沉湎”等禁酒思想,是为《酒诰》。“禁”应该诞生于这一背景之下。这件“禁”为长方体器座,底空,装饰有直棱纹、夔龙纹等精美纹饰,铜禁造型规整,庄严肃穆。展品中的43年逨鼎丙则是讲述中国最早监察官的故事。2003年,陕西省宝鸡市眉县杨家村窖藏出土了43年逨鼎10件,形制、纹饰基本一致。鼎内均铸有铭文,内容相同。编号为“丙”的这件逨鼎铭文约310余字,记述逨因治理林泽有功,周宣王欲册封提拔他为监察官的故事。这说明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设有监察官员,而鼎上的文字,详细记录了周宣王对监察官“逨”进行“任前廉政谈话”的场景。
同时,此次展出的公式匜(盥器),则被美誉为中国第一部“青铜法典”。1975年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董家村窖藏出土,其用途是在洗手时盛水从上向下浇手,下边用盘承接洗过手的水,与盘组成一套沃盥之器,故在墓葬中常与盘伴出。这件匜腹底铸铭文6行,共156字。该“匜”虎头平盖,宽流直口,瓢形腹下有四蹄足,兽首半环鋬,口沿外侧饰一周窃曲纹。器盖连文,器腹底铸铭文6行,盖内铸铭文7行,共156字。其铭文大意为一个叫牧牛的人状告他的上级,被审理此案的官员伯扬父认为是诬告并进行判决。这个青铜匜因铭刻着中国目前发现最早、最完整的诉讼判决书,因此被冠以中国“青铜法典”的美誉。而此次展出的五年琱生尊,2006年出土于宝鸡扶风县。其内壁铭文记载了西周厉王时期,一场因琱生“仆庸土田多扰”而引起的官司,从而反映了召氏家族关系和土地分配等内容,是研究西周晚期宗法制及土地制度的重要史料。1976年出土于陕西省汉中市城固苏村小冢的亚伐方罍,是汉中地区目前发现的大型铜礼器。有趣的是,这件“亚伐方罍”,左耳内壁铸有铭文“亚伐”二字。展览执行策展人魏敏说,1978年河北西木佛村的一座商代晚期墓葬中出土了一件青铜卣,卣盖及器身上也有“亚伐”的铭文。从陕西到河北,相距八百余公里,“亚伐”铜器如此分散,这可能与当时的战争、封赏或氏族联姻有关。
西周各种礼仪活动中常有配乐,《周礼·春官·大司乐》中将乐器分为“八音”,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其中钟是“金”最重要的乐器之一。钟分“特钟”和“编钟”两大类,单独悬挂、形体较大的为“特钟”,用于测音、定音及指挥。大小列次成组的为“编钟”,其音色洪亮、音域宽广,在周代的祭祀、宴享等礼仪活动中经常使用,既是重要的礼器,也是人们身份高低的象征。此次展出了一组1980年陕西省宝鸡市出土、现由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珍藏的编钟,其周身遍布云纹,纹饰精美,音色悦耳,无疑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11月11日,期间免费向公众开放。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秦华)8月4日,浙江省湖州市“爱心妈妈”联谊会一行来到眉县汤峪镇羊仓堡村小学,与这里的学生开展联谊活动。羊仓堡...
眉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眉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