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近年来,宝鸡市严格执行“禁燃令”,建成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万亩示范田6个,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机械 2万余台(件),秸秆综合利用率达 87%;同时,严管严控烟花爆竹,

宝鸡日报 2017-11-13 18:02 大字

八成秸秆被利用

11月 1日,眉县常兴镇常兴村的汪文建家,院墙上架起了天然气管道,直通厨房的壁挂炉和里屋的新型炕。今冬,他家就能用上天然气。用上天然气后,汪文建一家每年可减少柴草燃烧 250公斤左右。

秸秆燃烧是造成宝鸡市雾霾天气的重要原因,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地区,焚烧秸秆、树叶现象十分普遍,使得空气中烟尘、颗粒物和其他污染物的浓度急剧增加,空气质量迅速下降。据中科院西安地环所针对宝鸡市 PM 2.5源解析研究表明, 2014年在焚烧秸秆高发期出现的严重污染天气中,秸秆焚烧对产生雾霾的“贡献率”在 19.4%。

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秸秆焚烧现象发生在夏秋冬三季,由于污染面广、排放量大,加上低空排放,对临近地面空气质量影响较大,对人体健康有着直接影响。事实上,秸秆焚烧排放的不仅仅是看得见的烟尘,还包含大量TSP(空中悬浮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污染物,其二氧化碳的排放比例远远高于燃烧普通树木的比例。

为此,宝鸡市大力推广秸秆综合利用。市财政部门对秸秆综合利用机具累加补贴,其中小麦秸秆捡拾打捆机最高补贴接近购机价的 50%,促进了小麦秸秆的回收和还田利用;市农业部门通过机械化直接将秸秆粉碎还田、捡拾回收;各县区也积极为秸秆找“出路”。据了解,目前,宝鸡市建设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万亩示范田 6个、千亩示范田 4个,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机械 2万余台(件),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7%。“眼下已进入冬季。一直以来,秸秆、柴草是农村烧炕取暖的主要能源。为有效遏制大气污染,今年,宝鸡市积极推广新能源利用。”市环保局农村生态科科长翟云鹏说,面对日益严重的雾霾,宝鸡市各镇村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前提下,推行电水暖炕、气水暖炕、碳纤维和碳晶板等新材料电炕板、红外线电热毯,既有效减少了大气污染,又能让群众温暖过冬、环保取暖。

194家爆竹经营户被取缔

近日,麟游县公安局两亭派出所民警在卡口执勤时,驶来一辆小型客车。经过一番检查,民警发现这辆客车内载有 4箱烟花爆竹,当即按照相关法律没收了全部货物,并对车主郑某罚款500元。“鞭炮的主要成分是黑火药,燃烧后会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而烟花中含有金属粉,其燃烧后的氧化物为粉尘,人体吸入后,会对呼吸道产生极大危害,并且集中燃放烟花爆竹还会对空气造成严重污染。”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大气自动室主任徐衡说,大量燃放烟花爆竹会使 PM 10、 PM 2.5在短时间内飙升,对老人、小孩以及心肺疾病患者危害很大。

为此,宝鸡市加强了对烟花爆竹生产、销售及燃放的管控。市安监局监督管理二科负责人介绍,凤翔是陕西省三个传统烟花爆竹生产地之一,在 2014年以前拥有 13家烟花爆竹生产企业,为减轻大气污染,安监部门规范企业经营,现在长期生产烟花爆竹的企业只剩 5家。今年实行了更加严格的禁放措施。 2017年春节前,宝鸡市专门发出禁放令,禁止市区燃放烟花爆竹。元宵节前,市上又紧急召开加强市区节日禁限放烟花爆竹会议,提出元宵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与此同时,相关部门加大了对宾馆饭店、婚庆公司等重点行业、燃放活动突出重点地区和部位的管理力度,督促其遵守禁放规定。加大对进出城区的高速路口、国道、省道公路沿线、集贸市场的巡查,彻底堵控烟花爆竹向市区运输的行为。截至目前,已取缔不规范烟花爆竹经营户 194家,缴获各类烟花爆竹 1254件。

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也是市民的心声。采访中,市民李琳娜说:“往年一到过年过节,我家对面的商业街鞭炮声就此起彼伏,孩子经常被吓哭,老人也直呼心脏受不了,还是赶紧把烟花爆竹禁了好。”

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队民警杨波对此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根据长期在一线执法的情况,我建议,一方面要加大禁燃烟花爆竹方面的宣传,让市民意识到自觉维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在重大节日期间,市民集中燃放烟花爆竹的现象普遍,可以让各社区的网格监督员和物业公司联合起来,对燃放行为加强管理;还可以联系气象部门根据天气情况,每天发布不适宜燃放、不太适宜燃放和适宜燃放烟花爆竹的指数,给市民以提示和引导。”

采访中一些市民认为,燃放烟花爆竹是表达喜庆的传统方式,但在当下已经不适用了。“电子鞭炮不仅能发出鞭炮的模拟声,而且无污染,不会发生伤人事故,建议使用,何乐而不为呢?”家住市区渭水苑小区的王晶说。

打好禁燃战役

今年前 10个月,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 215天,居关中城市第一。 10月份六项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 PM 10、 PM 2.5)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 3.96,同比下降了 7.3%。天蓝水碧、地绿人和,是全国文明城市宝鸡留给很多人的美好印象。然而近年来,秋冬季的雾霾天气却不时给市民“添堵”。

市环保局副局长李仓怀说,雾霾的形成与燃煤、机动车尾气排放、扬尘等诸多因素有关,也与农村烧炕取暖以及过节放鞭炮等行为有密切关系。为此,宝鸡市对市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范围进行了调整,调整后禁燃区面积为 91.44平方公里,占建成区总面积 106平方公里的 86.26%。同时,持续加大联合执法力度、健全长效机制,对市区分区划片、定人定责、严格落实网格化管理,形成区、街道、居委会三级监管网格,实施常态化监管,坚决防止反弹。除此之外,今年 12月 31日前,宝鸡市将以建制镇为单位,建设 2至 3个秸秆沼气示范项目。鼓励秸秆资源化利用,实施秸秆全量利用试点示范。

宝鸡文理学院地理与环境学院副教授周变红说,大气污染防治,说到底是生活方式的转变。要想彻底解决秸秆燃烧和烟花爆竹燃放的问题,就要有新能源进行替代,以合理的方式让群众接受并放心使用。一方面,在全市范围内,能用上天然气的地方要用上天然气,能用上太阳能的地方要用上太阳能,距城镇较远的山区等地,也可以使用电能等多种新型能源。另一方面,加强志愿者的力量,比如在创文期间,宝鸡市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了捡拾垃圾、上路维护交通秩序等活动,现在随手丢弃垃圾、闯红灯的现象已经很少见了。如果有更多志愿者加入到环保行动中来,将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市安监局办公室主任赵贾怀在谈及禁燃问题时说,从根本上讲,禁燃最大的难点在于如何增强市民的法治意识,提升市民的文明素质。广大市民既是禁燃活动的参与者,又是禁燃成功的直接受益者。随着禁燃行动向纵深开展,应当将重心从强化他律转移为提升自律,注重刚柔并济的多元化治理模式,在加强执法的同时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的宣传导向作用。同时,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培育市民的法治理念与遵法守法意识。

相信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宝鸡将会天更蓝、水更清,生态环境的“金名片”将更加熠熠生辉。

声音

让禁燃成为自觉行动

小米

“蓝天保卫战”不仅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对于农村秸秆燃烧和烟花爆竹燃放的污染防治,只有增强市民的法治意识和文明素质,加强监管,使内在自省与外在约束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近年来,宝鸡市严厉查处秸秆焚烧行为。每到夏收、秋种时节,环保部门动用高科技卫星监控手段,一旦发现火点,不但放火者要受到经济处罚甚至刑事处罚,所在地的镇村也要受到通报批评。眼下,采暖期即将开始,“改炕战役”全面打响,通过政府、企业、农户的密切协作,让清洁能源代替烧炕取暖,让农村群众环保、清洁过暖冬。一系列措施都是为了提升空气质量,保卫蓝天。

相比之下,城市燃放烟花爆竹产生的危害更大,它不仅产生刺鼻有毒的烟雾,还造成人身伤害、火灾,引发邻里纠纷,并浪费大量财富。相关部门应对禁燃禁放烟花爆竹常抓不懈,加大管理和处罚力度。比如,鼓励单位和个人通过市民服务热线、“ 110”报警电话等途径,举报非法生产烟花爆竹和经营、储存、运输、燃放烟花爆竹等活动中的违法行为。对查证属实的,有关部门应当按照规定对举报人给予奖励。让社会力量与政府部门相互配合、相互补充,通过完善的监管措施,让燃放烟花爆竹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在加强执法的同时,还应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的宣传导向作用。如悬挂禁燃横幅,环保志愿者巡逻,居委会干部、小区楼组长挨家挨户登门宣传,组织消防课程培训,发放禁燃《告知书》和《承诺书》等。对此,群众也应积极响应,从每个人做起,不焚烧秸秆,不燃放烟花爆竹或者尽量少燃放,以实际行动为提高空气质量作贡献。

观点

市环境监测站站长薛平:

为禁燃点赞

燃放烟花爆竹对空气造成严重污染,同时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稍有不慎,后果不堪设想。倡导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秸秆禁烧势在必行。秸秆禁燃管理工作要让市场机制发挥基础作用的同时,通过财政补贴、完善公共服务等方式,为秸秆找到更多更好的出路。当农民不焚烧秸秆的收益超过“一烧了之”,自然就不会再有人焚烧秸秆了。禁燃工作既是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负责,又是践行低碳、生态、环保、文明的生活方式的具体表现,顺应时代潮流,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们应该为此点赞。 (米静整理)

新闻推荐

宝鸡供水工作受到住建部考核组肯定

本报讯10月18日至19日,国家住建部考核组对宝鸡市城镇供水规范化管理工作进行了考核检查,并现场给予宝鸡市供水工作高度肯定。考核期间,考核组先后对眉县自来水公司和斜峪关水厂、宝鸡创威水务有...

眉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眉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