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宝鸡非遗 | 西府皮影:光与影之间摇曳的美
三尺生绡作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 有时明月灯窗下,一笑还从掌握来。
皮影·渊源
两千多年前,汉武帝爱妃李夫人染疾故去了,武帝的思念心切神情恍惚,终日不理朝政。大臣李少翁一日出门,路遇孩童手拿布娃娃玩耍,影子倒映于地栩栩如生。李少翁心中一动,用棉帛裁成李夫人影像,涂上色彩,并在手脚处装上木杆。入夜围方帷,张灯烛,恭请皇帝端坐帐中观看。武帝看罢龙颜大悦,就此爱不释手。这个载入《汉书》的爱情故事,被认为是皮影戏最早的渊源。
皮影·简介
皮影是一种非常古老的传统戏剧艺术形式之一。古话说,世界皮影之最在中国,中国皮影之最在陕西,皮影历史悠久,最早诞生在两千年前的西汉,兴起于北宋。俗称人头戏,影子戏,在全国久负盛名,除了表演时豪迈、厚劲、高亢的唱腔外,皮影还制作精美,引人入胜。
在艺术流派上分为东、西两个流派,以咸阳为界,有“东路”以及“西路”之分。西路一派分布在咸阳以西的宝鸡、陇县一带,以弦板腔皮为代表。影人形制较大,约40厘米头脸多刻通天鼻梁。
由于地域的原因,西路的皮影受到了周秦文化的影响,带着宝鸡地区民风民俗的的特征,其中的文化底蕴也相当深厚。西路一般以宝鸡的皮影戏为代表,其中宝鸡千阳县的灯盏头碗碗腔皮影戏和扶风县的扶风碗碗腔皮影戏入围了宝鸡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皮影保留着民间说书的种种痕迹,它是近代陕西多种地方戏曲的前身。皮影造型质朴单纯,富于装饰性,同时又具有精致工巧的艺术特色。每一个形象不仅局部耐看,而且整体配合也美,既充实又生动,构成完整的艺术整体。
皮影·制作与表演
皮影的制作是极为复杂的,传统的制作工序可分为选皮、制皮、画稿、过稿、镂刻、敷彩、发汗熨平、缀结合成等八个基本步骤。皮影的艺术创意汲取了中国汉代帛画、画像石、画像砖和唐、宋寺院壁画之手法与风格。
影子的材料选料讲究,用上好的驴皮或牛皮在水中泡软后,经过泡制,使其光滑透明,然后精心雕刻,涂上 艳丽的色彩。人物、动物等均刻成侧影,干透后刷上桐油,四肢、头部可动。
演出时,用一块白纱布作屏幕,操作皮影者站在屏幕下,把皮影贴到屏幕上,灯光从背后打出,观众坐在相对灯光方向观看。皮影戏以秦腔为主,演唱者和操纵者配合默契。
“一箱牛皮著五彩,代代故事藏九夹”,谁能想象这些像电影一样激动人心的场面只是由5个人完成的?“前声”、“签手”、“坐槽”、“上档”、“下档”,5人个个身怀绝技,处忙不乱,所以皮影戏又叫“五人忙”。
千百年来
皮影戏这门古老的艺术
伴随着祖祖辈辈的先人们
度过了许多欢乐的时光
光复活了影
这就是我们中式电影独特的魅力
(来源:宝鸡旅游服务中心)
原标题:你怎么这么好看!宝鸡非遗 — 皮影
宝鸡新闻网最新原创作品:
这项调查,376万宝鸡人都会支持
新闻推荐
春节临近,宝鸡陇县近日发出《致全县外出务工农民朋友的一封信》《致全县干部职工的一封信》,鼓励和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尽...
陇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陇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