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前不久,中国教育学会召开第31次学术年会,宝鸡市教育局在会上专题介绍了宝鸡市开展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经验和做法,受到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肯定,为全国各地全面落实

宝鸡日报 2018-12-17 15:46 大字

?学生有了自己的电视台。

?校园里的小广场充满文化味。

?“开心农场”让学生体验到耕种的辛劳。

?国旗下讲话,让德育教育也充满“仪式感”。

?参与科学课外实践,一起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李一珂都亚敏

冬日的校园里,孩子们的笑脸如太阳般美好温暖,一声亲切的问候充满温度;敬老院中,萌娃们像大人一般,为孤寡老人打扫房间整理衣物;马路旁边,一个个“小警察”有模有样,引导市民遵守交通法规……这些都是宝鸡市“新时代·新德育”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最好体现。

今年,宝鸡市打造并实施“德润宝鸡·书香陈仓”中小学德育行动升级版——“新时代·新德育”中小学德育行动,通过“思想立德”政治引领、“实践修德”行为养成、“书香养德”读书励志、“礼仪育德”文明教育、“真情润德”感恩回报、“行动厚德”志愿服务、“课堂蕴德”素养提升、“携手弘德”家校育人八个方面,以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使得德育浸润的效果日益凸显。

德育形式“百花齐放”让学生有所思有所悟

12月13日上午,在陈仓高中的操场旁边,几名高一学生蹲在地上,手里则拿着刚从地里拔出来的白菜。这是怎么回事?

“这是我们的一门课程,叫‘开心农场’,这些蔬菜都是学生们自己种的。”陈仓高中一位老师解答了笔者的疑问。原来,陈仓高中将课堂搬进生活场景中,开辟了操场周围3亩多地,分给各个班级,让学生们跟着专业指导教师学种植。曾经把韭菜认成草、蒜苗当成葱的学生,在这里不仅学会了浇水、施肥、除草、治虫等稼穑之道,还强健了体魄、锤炼了意志。不少学生深有感触地说:“体验过从耕种到收获的过程后,才知道农民的不易,才真正体会到勤俭节约这一传统美德的重要性。”

“润物于无形之处。学生能有所思、有所悟、有所为,那么‘开心农场’的教育意义就达到了。”校长王存科这样说道。陈仓高中不仅有“开心农场”,还有开设了3年多的学生电视台。这个电视台从播报、配音到剪辑都是学生自己“操刀”。从什么都不会到独自挑大梁,学生们既锻炼了能力,增长了见识,还培养出了良好的协作精神。

微电影也是宝鸡市多所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新载体。陇县西大街小学的师生们,自编自导自演自制的微电影《一枚奖章》,以“红色记忆”为主旋律,用美德人物和文明故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宝鸡一中学生自己导演拍摄了微电影《英雄本色》,展示身边的感人故事;陈仓区西堡小学的《冬天不太冷》《环卫工的一天》,则通过跟踪拍摄的方式,讲述了真实的故事。通过拍摄,孩子们不仅了解了生活,而且影片中主人公的不易,更让他们懂得了尊重和帮助他人的意义。

此外,宝鸡市各学校还积极开发德育校本课程,探索将宝鸡民间艺术、乡土民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项目引入校本课程与学生社团活动,聘任市、县区著名书画家、民间艺人、文艺名人等担任校外辅导员,推进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

以前,德育教育就是讲诚信、讲品德,讲各种大道理和故事,灌输式的说教过于抽象,学生们理解不了,更接受不了其中的精髓。如今,德育教育的形式和内涵更丰富多样,在课堂上、在书本里、在游戏中、在课外实践中,学生成为主角,不少学校还因地制宜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学习和文化氛围。

走出校门放眼看世界从生活之中汲取养分

“想不到,出去旅行一圈回来,孩子竟然主动干起了家务,晚上还要求我和他一起读书。”宝鸡市一名10岁男孩的妈妈告诉笔者,自家孩子跟着学校去北京研学旅行,回来后的变化让她感到特别惊讶和高兴。

一次旅行,为何能让孩子有这样的转变?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生活是孩子最好的教材,尤其是在研学旅行中,孩子们带着好奇心,与同学老师一起探秘,通过“实践修德”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也是宝鸡市“新时代·新德育”中小学德育行动工作的重点,借助教育实践活动和志愿活动的载体,加强对学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公民意识、生态文明、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增强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通过课外实践,让学生走出校门,从生活中汲取养分,是宝鸡市提升德育工作的有效方式。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高新一中的孩子们仿佛来到了自己的“主场”。初中生对历史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和学习,他们在博物院的发现之旅像是“探险”。学生们被分成多组,按照老师布置的任务“寻宝”,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必须有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并综合运用历史、地理等知识,在短时间内快速反应,才能最终完成任务。这些都是平时课堂学习中没有的,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可以近距离接触历史文化,让原本离学生很远的历史,变得可亲可近。

高新三小的“重走长征路综合实践活动”,通过游戏模拟的方式,让学生重温红军长征的历史故事,不仅熟悉了历史,还培养了他们不怕苦、不畏难、不掉队、不放弃、讲协作等良好品德。

孩子的成长其实就是不断开阔眼界、扩充认知范围的过程,其中的“养分”需要他们在生活中汲取,而课外实践,无疑是德育工作的良好载体。笔者了解到,宝鸡市很多学校组织学生走进眉县张载祠感悟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四为”思想;走进凤县革命纪念馆和扶眉战役烈士陵园,学习革命前辈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敢于担当的革命精神……在中小学生德育教学中,宝鸡市鼓励学校将实践活动与本土传统文化相结合,让学生在更广阔的空间,接受德育的浸润。

德育也需要“仪式感”“身临其境”收获惊喜

学校德育工作注重仪式感的渲染和营造,能让看似虚无缥缈的道理变得真实、“有形”,从而有效放大教育影响力,让德育内容根植学生心中。

“我已长大成人,永远做祖国忠诚的儿女……从长岭中学放飞人生理想,为中华民族的富强奋斗终生……”今年3月,在长岭中学举行的2018届高三学生18岁成人礼上,全校高三学生在校领导、老师、家长的祝福和见证下,缓缓跨过成人门,步入18岁成人的行列。随后,学生依次向家长和老师三鞠躬,感恩父母师长,场景温馨感人。“成人礼让我们完成了一次精神洗礼,懂得了成人的意义,明白了肩负的使命。”一名高三学生说,他们一定会牢记学校、老师和家长的嘱托,担起责任,努力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陈仓区西堡小学在每年一年级开学之日都会举行“开笔礼”,书法老师手握毛笔,饱蘸浓墨,一撇一捺写下一个“人”字,寓意在人生的启蒙阶段学会做人最为重要,而新生代表则击鼓鸣志,并将写满心愿的卡片装进“心愿箱”。校长史丽芳说,这种“仪式感”就是为了让孩子们感受到入学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是学习的开始,以此激励他们珍惜读书机会,勤奋学习。

前段时间,陈仓高中100多名师生代表齐聚千阳燕伋望鲁台,举行结对拜师、德育实践教育活动。活动中,师生面对燕伋雕像,集体诵读《论语》《弟子规》节选语句。不少学生表示,在这种氛围下诵读经典感觉真不一样,能更深刻地体会到这些经典中所阐述的做人、做事的道理。

市教育局工作人员介绍,宝鸡市各学校精心策划开学典礼、入学仪式、入队仪式、成人礼、毕业典礼等,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各类仪式活动中,突出学生的主导作用。同时,综合运用课堂教学、主题活动、道德实践等方式,开展仪表之礼、餐饮之礼、言谈之礼等“八礼”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

学校家长共同给力

呵护孩子健康成长

古语云:“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在教育孩子方面,学校和家庭自古至今都是一体的。宝鸡市在开展德育工作中,坚持“携手弘德”家校育人的方式,让德育教育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寒冬时节,虽然天气越来越冷,但每天上下学时间,在高新一小门口及附近路口,都能看到一群“绿马甲”护送学生进出校园。“这是我们学校设立的爱心护学岗,由爱心家长、值周教师、学校保安、值周学生‘四支队伍’组成,每天会按时在学校周围护送学生。”校长刘武宏说,此外学校还设立了家长爱心活动岗、爱心共育岗、爱心劳动岗,通过邀请家长参加学校活动、走进课堂分享知识、为学生提供服务等,让家长尽可能多地参与教育,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

近日,在宝鸡实验小学,一期以《教育关注孩子的当下与未来》为主题的“家庭教育公益讲堂”颇受好评。宝鸡实验小学校长李晓萍从孩子面对未来需要哪些品质、成功者身上具备的品质等方面,为家长们上了一堂精彩的教育课。学校每月开展一期公益讲堂,邀请心理专家、学校领导、教师代表等,从孩子身心发育、学习减压、亲子关系等方面给家长免费上课,共同呵护孩子的成长。

眉县实验小学开办的“家长学校”同样很受欢迎。学校会定期举办“家长讲堂”,邀请来自不同行业的家长当“老师”,有针对性地为学生上课,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也为德育工作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家校携手育人方面,宝鸡市一直在不断探索。”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宝鸡市积极推进“好家风·好家长”家庭教育绿荫计划,通过家庭教育讲座月月听、家庭教育知识天天看、家长义工队伍校校有、家庭教育社会支持人人享四大活动,全面有效提升家庭教育工作。不仅如此,宝鸡市不少学校还定期开展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的专题调查、研学旅行、社会公益、学校开放日(周)、家长志愿者进课堂等活动,使学校与家长的力量汇聚一起,共同呵护孩子健康成长。

新闻推荐

宝鸡政协赴陇县调研外贸工作

本报讯(强涛记者杨玉春)12月6日,宝鸡市政协副主席王虎贤带领调研组赴陇县调研对外贸易工作。陇县县委书记杜长生、县政协主...

陇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陇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