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第五届道德模范巡礼 邢玉龙:做重仁义明孝道的好老师

陕西日报 2018-09-04 06:48 大字

本报记者陈瑾见习记者井晨卉

邢玉龙是宝鸡陇县第二高级中学的老师。在学校,他是师生心目中的优秀教师和知心朋友;在家里,他是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几十年来,他默默无闻地坚守仁孝,关爱学生,是十里八乡公认“重仁义,明孝道”的模范人物。

1960年,邢玉龙出生在陇山深处一个贫困农民家庭,其父母体弱多病,劳动能力差。从记事起,他就承担起与年龄不符的重任。打草放牛、撒种收割,繁重的劳动没有压垮他稚嫩的肩膀,反而磨炼了他坚韧不拔的品格。

1982年,邢玉龙刚刚参加工作,父亲却因病去世。一夜之间,他成了家里的顶梁柱,既要偿还因父亲看病欠下的巨额债务,又要赡养年迈多病的母亲和自小聋哑未成家的二叔,还要照顾幼小的弟弟。邢玉龙起早贪黑,加班加点拼命工作。曾经有人劝他放弃赡养二叔,以减轻负担,但他说:“仁义孝道是本分、是义务、是良知。”早晨,邢玉龙伺候母亲和二叔洗漱,晚上又帮他们洗脚、剪指甲。

1986年,邢玉龙的生活刚刚走上正轨,同母异父的哥哥却患上了精神病,离了婚,生活没了着落,变成了流浪汉。邢玉龙二话不说便做了哥哥的法定监护人,并照顾其生活起居。在母亲和二叔相继去世后,年轻的弟媳也因病离世。时隔几年,邢玉龙的弟弟又不幸撒手人寰。接二连三的打击,给了邢玉龙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和压力,但他没有被打垮。邢玉龙收养了尚未成年的侄子和侄女,想方设法把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让一家人其乐融融。

邢玉龙从教以来,恪尽职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他真正把学生当自己的孩子对待,除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外,还在生活上对他们照顾有加,时时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多年来,邢玉龙给很多家庭困难的学生购买学习及生活用品,经常送生病的学生去医院看病,同时还资助了一名孤儿上大学。

“既为良师又是益友,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句话在邢玉龙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一批批走出校园的学生都乐意与他保持联系并成为朋友。他不但对遇到困难的学生们给予精神上的鼓励,还拿出自己微薄的收入对他们进行资金上的资助。

从教三十多年来,邢玉龙多次荣获高考质量优胜奖,同时被评为德育先进个人、师德先进个人;他是陇县第二届“仁义明星”、宝鸡市第五届道德模范;2018年3月,他荣登“陕西好人榜”。

新闻推荐

陇县 党建助力“百亿生态乳都”建设

本报讯(记者李妮)从饲草种植、良种繁育,到规模养殖,再到羊乳深度加工,近年来,陇县大力发展羊乳产业,建设高端羊乳基地,着眼于打造...

陇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陇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