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的宝鸡处处都是春的气息,树木逐渐长出新枝,天气一天比一天暖和。金陵河两岸盛开着的迎春花,引得市民争相前去欣赏。沿着金陵河向上游行去,寻找它的源头,最终,我们

宝鸡日报 2018-03-09 09:47 大字

金陵河的源头如果说渭河是宝鸡人的母亲河,那么金陵河一定是渭河最受宠的女儿。这条渭河左岸一级支流从市区中心穿过,陪伴一代又一代宝鸡人成长。随着时代进步,金陵河的样貌也越来越“标致”,白云当发簪,绿草作衣裳,河道两旁盛开的鲜花就像精致的首饰,将金陵河打扮得愈发美丽。这样的金陵河,不仅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在河边漫步,也让锦鸡、白鹭、黑鹳等珍稀鸟类流连。

沿着金陵河向上溯源,走过 50多公里,沿途穿过金河镇、县功镇,便来到新街镇老庄村。老庄村很大,从村南到村北有 6公里。老庄村的最北边,挨着陇县八渡镇赵家山,这里以前叫荣花树,据同行的老庄村党支部书记冯春介绍,这里便是金陵河源头所在地。

记者看到,这里有一条浅浅的山沟,沟中有一道两三米宽的河道,河道两旁的树向四面八方生长着,看起来有着特殊的风格;不远处,间或有野鸡飞过。可以想象,过几天,当树木发芽、绿草生长时,这里将是怎样一幅美丽景象。

河道中并没有水,只有一些看起来带着湿意的砂石。沿着河道向下走几步,看到一道用石头和水泥筑起的小坝。坝旁的缝隙中,一道细细的水流不断流出,在坝下形成了一小片水潭,水潭清净,但不幽深,很难想象,这样一股纤细的水,是经过怎样奇妙的旅程,才变成宽阔的河流,在市民眼前闪亮登场。

关于金陵河的名称,还和远在大散关附近的和尚原有关。村里一直流传着一个关于南宋抗金名将吴玠、吴璘的传说。据说当时,金兵多次进攻大散关,企图从此进兵灭掉南宋,但每次都被吴氏兄弟击败。一次,宋金两军在和尚原大战一场,此战金军大败,金兵死伤无数。败退后,死亡的金兵被埋在一条河边的土塬上,于是后来便将这个土塬叫金陵塬,后来变成了陵塬。陵塬下的这条河,便成了金陵河。

商鞅“伯乐”的归隐地

老庄村中心位置,有个地方叫景家庄。这里的村民都姓景,这个姓在当地并不常见。该村第一书记邓建文告诉记者,

景家庄的历史非常久远,据村中传说,这里与秦孝公、商鞅和一位秦国名臣有关。

战国时期,秦国经历了几次动荡,国力大为削弱。魏国趁此机会夺取了秦国的河西地区。秦献公继位后,割地与魏国讲和,待边境安定后迁都栎阳。此后的日子里,秦国数次征战,想要收复失地,无奈始终没有成功,秦献公去世后,秦孝公继位。

秦孝公继位后,周王室势力衰微,秦国则被其他诸侯疏远。秦孝公以恢复秦穆公时期的霸业为己任,接连颁布了几条重要的政令,希望提升国力,其中就有著名的求贤令。这期间,秦国名臣景监出了很大的力气。

关于景监其人,史书上并没有过多的记载。《史记》中说,景监是楚国贵族之后,至于景监何时生,又何时亡,所有史书都语焉不详。但是在老庄村景家庄,不少景姓村民却对景监很有感情。据说,景监曾是秦军将领,征战沙场,后来被秦孝公看中,大力提拔,委以重任,成为秦孝公的重臣。景监之前的功绩并无具体记载,但仅举荐商鞅一事,便足以令景监的名字被史书记载。

秦孝公颁布求贤令之后,迅速在各国有才之士间引起热议,就在此时,商鞅从卫国前来。景监见到商鞅,听取了他的治国理论后大为赞赏,便将商鞅引荐给秦孝公。岂料秦孝公对商鞅讲的大道理完全不感兴趣,待商鞅离开后,秦孝公还责备景监,认为他引荐了一个大言不惭的家伙。景监并没有气馁,而是再三在秦孝公面前推荐商鞅。终于,在三次见面后,秦孝公认同了商鞅的理论,并决定以商鞅的思路,在秦国实行变法。通过这次变法,原本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比较落后的秦国逐渐富强起来,为日后统一六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可以说,没有商鞅和秦孝公,就没有日后一统天下的秦,至于引荐商鞅的景监,也为后人津津乐道。

景监之后的事迹并无记载,但千百年来却流传于老庄村的传说中。景监最后归隐于陈仓谷道,也就是现在的景家庄,而村中这些姓景的村民,都是景监一族的后人。

令人惊奇的景色

在景家庄中心,有一处平台,站在平台上向下望去,河道中的景色一览无余。邓建文说,传说这里就是景监的点兵台。在点兵台两侧,有两棵半槐树。为什么说是两棵半呢?因为其中一棵槐树仅剩半张皮。

这几棵槐树极粗,至少也得四人合抱。从树龄上看,这几棵槐树的年龄至少也超过千年。最令人称奇的是,因为长在点兵台外侧,所以这几棵槐树的根都裸露在外。这些树根粗壮有力,每条树根上一节一节的突起,就像肌肉一样展示着生命的力量,一些树根上还附着青苔。这些树根长约两三米,越过点兵台扎进地里,为这些历经千年风云变化仍然屹立不倒的古树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养分。在这些树根的支撑下,哪怕是仅剩半张皮的古树,也仍然坚强地活着。

其中一棵古槐的树根很有意思,在十余条树根中,自然形成了一个 1.5米高、 1米多宽的小洞。成人稍微低一下头,就能钻进这个洞中。村民告诉记者,因为这个洞口能卧进一头牛,所以他们都叫这几棵古槐为“卧牛槐”。

除了卧牛槐以外,老庄村还有一处令人称奇的景观,这便是“乱石滩”。乱石滩在老庄村东边的一座山中,村民都叫这座山为“妖崖山”,传说唐僧曾路过此处。记者发现,“妖崖山”其实就是清顺治年间千阳知县王国玮所著《石门遗事》中提到的“邀崖”。在这里,有一片山坡,坡上全是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怪石,所以被村民称为乱石滩。顺着乱石滩复向前行,还有两处深深的天井。远远望去,乱石滩神秘莫测,令人敬畏。

采访当天,天上下着细雨,记者一行走到通往乱石滩的沟口,此时山路已是一片泥泞,且被云雾笼罩。冯春告诉记者,因为路况危险,实在无法前行,大家只好远眺几眼,聊以慰藉。记者看到,前方一道山壁之下,两汪深潭如墨,散发着静谧的气息。向上看去,山壁上还能看到瀑布冲刷留下的痕迹。虽只到沟口,但山坡两旁已有数十块怪石或立或卧。向前望去,隐隐能看到更多怪石,在氤氲的雾气中,怪石似乎有了生命,在不断变幻着姿态。如此奇景,令人不禁如痴如醉,更加向往起乱石滩的景色。

也罢,老庄村之行虽不完美,却令人有了再来的理由。乱石滩和天井的景色,就留待下一次老庄之行,再来一饱眼福吧。

新闻推荐

看社火逛景区陇县春节期间旅游市场火爆

梁会平记者张伟文/图春节期间,陇县紧紧围绕“来陇县,看社火”主题,精心策划,重点推出陇州社火闹新春文化旅游系列活动,推动了春节旅游市场持续火爆。截至2月21日,全县共接待游客28.87万人(次),旅游综合收...

陇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陇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