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老院就是咱的幸福院”

陕西日报 2018-10-16 06:42 大字

本报记者喜顺

现在,很多夫妇都要赡养4位老人,精力上出现了吃不消的迹象。一些老人不愿意拖累子女,主动提出了“我要去敬老院或养老院”的要求。

对于老年人而言,敬老院里有一批年龄相当的老伙伴,大家可以一起聊聊天、打打牌、看看报纸,或者一起种种菜、喂喂鱼、养养鸟,更何况一日三餐不愁,何乐而不为呢?

以副业养院

让老人生活舒心

秋日,温暖的阳光照耀着大地。记者来到铜川市王益区中心敬老院时,十几位老人正在一块菜地里挖马铃薯,大家有说有笑。一位干得正起劲儿的老人乐呵呵地说:“敬老院就是咱的幸福院。”

王益区中心敬老院院长李红介绍,这位老人是黄堡镇文明塬村的五保户梁存良,今年64岁,入住敬老院已有6个年头了。“他经常积极参加劳动,种菜种玉米事事都抢先,干起活来细心又认真,从未生过病住过院,入住敬老院后体重增加了五六公斤呢。”李红说。

王益区中心敬老院建院之初,就积极思考如何让五保对象在这里住得安心、生活舒心。为此,敬老院专门流转了8亩耕地,不仅栽植了桃树、苹果树和樱桃树等果树,还根据时令种植西红柿、黄瓜、豆角、辣椒、茄子、南瓜、白菜等蔬菜,老人们戏称这片土地是“世外桃源”。平日里,敬老院里的工作人员带着有劳动能力、也愿意参与的老人在地里劳动,这既能解除老人的闲睱无趣,也有助于老人的身体健康,还能让老人们吃上自己种植的蔬菜。铜川市低保局副局长冯雄文说:“这种自给自足的耕作方式,走出了一条以副养院的新路子。”

敬老院就是咱的家

10月11日中午,60岁的五保老人赵存军在麟游县中心敬老院里端着一碗韭叶面,吃得格外香。

“一日三餐有人端到嘴边,衣服脏了有人给洗好送过来,生病也不发愁,你只要说有个头疼脑热,看病费用都不用你操心。”提起敬老院的生活,赵存军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麟游县中心敬老院有178位老人,年龄最大的87岁。“在我们这里,每天的食谱老人们说了算。”院长刘卫军说,为了让老人吃得舒心满意,敬老院决定由7位老人组成膳食委员会,专门负责拟定每周的食谱,只要条件允许厨房就会无条件“照办”。

“在这里,24小时提供热水,护理员还特意学了手艺帮我们理发、拔火罐、按摩,行动不便的老人还有专门的护工帮助洗澡呢。敬老院就跟我们的家一样。”63岁的周有生说。

五保老人的幸福家园

70岁的邓玉侠,患有严重的强直性脊椎炎、脑出血后遗症、习惯性便秘等多种慢性病,入住麟游县中心敬老院后,敬老院护理部给老人专门制定了一套特殊护理方案。“一日三餐送到老人床头,喂汤、喂菜;每两个小时扶老人上厕所一次;老人睡眠期间每小时帮其翻身一次;每日7时和18时帮助老人做肢体康复功能锻炼各一次。”护理部部长刘亚玲说,经过护理员的精心护理,老人肢体灵活,食欲大增,情绪稳定,病情大有好转。

说起敬老院,很多人想到的就是“吃饱吃好”,其实,这些充其量就是简单的“养”。为了让老人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生活得舒心安逸,活得有尊严,麟游县中心敬老院每个月都会邀请文艺团体前来演出。护理员李健说:“国庆期间,我们护理员还排练了节目给老人们演出,身体好的老人也跟着唱、跟着跳,可开心了。”

今年1月,当59岁的许秀琴和63岁的魏红仓、82岁的袁世英和76岁的孙应凯、69岁的冯拴女和72岁的李智田、74岁的李列梅和69岁的赵玉堂4对老人相互迸发出爱情的火花后,麟游县中心敬老院还专门为他们举办了集体婚礼。

新闻推荐

送走“瘟神”地方病 书写大医担当 ——追记我国著名骨科专家、西安交大一附院殷培璞教授

■记者王燕关节肿大、僵硬、疼痛、四肢短小畸形、手不能握、腿不能蹬,行走困难,甚至完全失去劳动能力……几十年前...

麟游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麟游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