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 | 宝鸡“豆花泡馍”上新记
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在凤翔府任职时,把金玉琼浆和东湖柳,姑娘手,称为当地三绝。金玉琼浆就是“豆花泡馍”的别名,“金”说的是金黄的馍片,“玉”指的就是豆花,“琼浆”是对豆浆的美誉。
一碗色香味俱佳的豆花泡馍令人垂涎欲滴。常炜 摄
时过千年,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90后”小伙儿张斌经过潜心研究、反复尝试,终于把这一地方街头小吃绝活做成保鲜时间长、便于运输、易于食用的大众化包装快餐食品。令这一千年风味,应时代需求而上新。
豆花泡馍原产于宝鸡凤翔,由豆腐脑(豆花)加以馍(锅盔片)、咸菜、辣椒油等泡制而成,是陕西西府一带盛为流行的街头小吃。随着人们流动性加强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大家已不满足于豆花泡馍这种街头小吃,而是需求一种能带走或者运输到不同地区能吃的快餐包装食品。
这让家族祖传三代制作豆花泡馍的张斌一下子看到了商机。他放弃大城市具有优越条件的工作环境,回到家乡,致力于豆花泡馍包装快餐食品的开发和研究,决心把凤翔的名小吃做成大众化即食小吃快餐,满足不同地区人们的食欲需求。
然而,要把流质食品做成包装食品,遇到的问题不光是保质期的问题,还有把湿的变成干的易于运输等各种问题,在攻克了馍片、豆浆、佐料等一系列技术问题后,豆花的技术处理问题一直困扰在张斌的心头。
2017年5月份开始,在自家农舍小院不到9平方米的小屋里,张斌把自己关闭起来,反反复复研究,一次次实验。
张斌先把传统的豆花加防腐剂和真空灭菌包装起来,结果发现保鲜时间太短,运输起来容易变坏。他又突发奇想,把豆浆变成豆浆浓粉,加葡糖糖酸内脂凝固,顾客吃时自己按照比例配制……然而这样操作起来太复杂,顾客往往做不好。
张斌调试设备,为投产做准备。常炜 摄
经过4年的苦苦探索,就在张斌几近绝望的时候,2021年4月,他在网上无意买到一份了山东果干,于是,一个新的“豆花干”的方案就在他的脑海中出现了。
一个包含水分的葡萄、鲜桃、苹果都能做成干硬的果干,难道豆花就不可以通过技术做成豆花干吗?这样的话,运输起来不仅方便,保质期长,而且,食用起来也方便了许多……想到这里,张斌立刻查资料和厂家联系。通过采用现代最新技术,多次操作实验,他最终用冻干技术解决了这个问题:豆花泡馍终于做成了便于储存,运输,体积小,重量轻,好操作的快餐食品。
工作人员在抽检产品。常炜 摄
这一技术难关的解决,使张斌把豆花泡馍这种街头小吃绝活做成一种大品牌和大产业成为一种可能。随着技术不断发展和成熟,如今,豆花泡馍不仅卖到全国各地,而且,还出口到国外,更多人品尝到了宝鸡美食,在为国家创汇增收的同时,进一步做大做强了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
张斌因此也成为扶风县返乡创业典型人物,被扶风县委县政府授予“十佳电商达人”荣誉称号。他的公司被扶风县电商中心评为“诚信电商企业”,他们三代人开创的“早味居豆花泡馍”被宝鸡市餐饮协会授予“宝鸡名吃”称号,“早味居”品牌被宝鸡市商务局授予“宝鸡老字号”。
豆花泡馍标准化产业基地一角。常炜 摄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张斌踌躇满志,继续做大做强本地餐饮品牌。他2021年开始投资,在家乡城关街道八岔村建设“早味居”豆花泡馍生产基地,进一步扩大豆花泡馍生产规模。
在已建成的钢架结构生产厂房和仓储库房,工人们正在忙着试生产。“项目正式投产后,我们可以把产量从现在的年产20万份提高到500万份,年营业额从现在的350万提升到650万余元,直接提供就业岗位30余个,间接带动产业上下游200余人就业,有效带动村民实现产业就业创业40余户,该项目建成后有效提高地区食品加工格局的形成和产业化布局,极大推动了本地经济发展及社会双重循环发展。” 如今已经是宝鸡千食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的张斌信心满满地说。(人民日报客户端陕西频道)
推荐阅读:
燃!十四运会宝鸡宣传片新鲜出炉!
新闻推荐
6月17日,全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暨实践创新基地建设推进会在扶风县召开。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贾珉亮参加...
扶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扶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