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府腊驴肉

西安日报 2019-11-27 23:59 大字

□唐志强

在扶风县城西北方向的七星国家湿地公园,一条畤沟河横穿其中。这座黄土台塬河流湿地的两边台塬,西岸台地上是佛教禅宗的达摩洞,东岸台地上是前秦安南将军窦滔墓。再向前有一个小镇,名叫七星小镇。不知是达摩洞和窦滔墓而有了小镇,还是因小镇而有了历史文化,总之,处于名佛、名河、名人之间的小镇一派金色梯田、杉竹叠影、碧草芦飞的景象。

如今七星小镇成为这个地方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小镇不大,像关中平原浅丘地带很多历史文化小镇一样:纵横交错的小巷,兰砖青瓦的民居。一条清澈的小瀑布从小镇后面的高崖上空流下,人民公社、织锦港、古城墙巧妙地融入小镇,青砖铺底的台阶式街道两侧分布的是汉唐风格的建筑。轮廓清晰、布局深蕴,各种景色美不胜收。漫步苏惠织锦港,古式茶馆和戏楼遥遥相望,茶客或近观小镇溪水中游鱼,远眺对岸村姑浣衣,或呼朋唤友,谈古论今,玩牌下棋。溪水清浅,淌过光滑的鹅卵石,一路欢歌而去,在达摩洞大佛的脚前与美阳河、小韦河汇接。在当地人的眼中,小镇的闻名并不在于它在旅游版图上的重要位置,而是在于其淳厚的民风和富于地方特色的饮食。

“扶风腊驴肉”便是小镇的一大招牌产品。

“天上龙肉,地上驴肉”,是人们对驴肉的最高褒扬。关中、陕北一带许多地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传统食品和地方名吃。从营养学和食品学的角度看,驴肉比牛肉、猪肉口感好、营养高。驴肉中氨基酸构成十分全面,具有补气血,益脏腑等功能,对于积年劳损、久病初愈、气血亏虚、短气乏力、食欲不振者皆为补益食疗佳品。陕西关中盛产驰名全国的“关中驴”。而扶风腊驴肉选用驴的腿肉,淋净血水,悬挂晾晒浮水,干后切块入缸内,分层加入硝盐,上压巨石,月旬取出,白天挂于阳光下晾晒,夜间挤压,排除水分再用松木水加五香调料煮熟,拎出后再浸入驴油及原汁汤内之火加热,仅烫提浸多次,到一定程度拎出。冷却后肉块表面可出现霜状结晶。经过夏、秋、冬三季的晒、压、煮、腌而成。其切片颜色鲜红、肉质细腻、酥而有筋、味道鲜美、回味无穷。若选驴鞭做原料,配用上等调料腊制,谓之腊驴肉中的精品即“扶风钱钱肉”。

扶风驴肉的制作由商周时代宫廷内“膳用六牲”演变发展而来,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到清代更加发扬光大。当地民谚曰:“宴席要丰美,驴肉是柱子。”相传清嘉庆十九年陕西持续大旱,树皮草根食尽,饿殍遍野,人相食。腊月二十三扶风知县宋世荦无力向皇宫进贡,将府衙内两头驴宰杀,特制一锅腊驴肉,用草纸、麻纸、红布、分块逐层包装,逐级上转向皇宫进贡。嘉庆皇帝品尝后,醇香可口,回味深长,大悦。遂问侍者:“何方贡品?”侍者答:“扶风县贡品。”嘉庆皇帝闻言后,百感交集说:“原来为扶风之特产,驴肉可安心气,主治愁忧不乐。”得知扶风县现状,下旨特批十二万石粮,以赈灾民。此后,扶风腊驴肉被定为皇家专用贡品,成为嘉庆皇帝每餐必食之佳肴,扶风腊驴肉也在关中西府名声大振。

如今的“扶风腊驴肉”已登上星级宾馆和饭店的大雅之堂,早已成为关中人饮食中一道具有品牌效应的地方名吃了,即便是在西安宝鸡的超市商场中,也可以寻到真空包装的西府名食“扶风腊驴肉”。以前因产量少、不能长久储存,很多身处他乡的西府儿女只有回家乡才能吃到,外地游客也只能即刻品尝,着实成为一大遗憾。如今,现代化生产线投入使用,百年来西府人必备的“老年货”,已成为人们走亲访友的健康新礼品。

若干年前我是不太喜欢那种黑乎乎的腊驴肉的饮食的,后来在朋友的带动下吃过两次后,才慢慢地喜欢上了这种看起来不太悦目,但吃起来却别具一格的东西。其实人们在饮食上的习惯和生活中的其他爱好一样,很多以前并不太喜欢的东西在慢慢地适应之后,都会逐步地被人们接受并成为一种时尚。像“扶风腊驴肉”这类以前只是乡村人喜食的东西,如今也成为不少城里人餐桌上的美味了,而“扶风腊驴肉”也逐渐成为人们认识和了解七星小镇的一张名片了。

新闻推荐

中国好苹果大赛(扶风赛区)圆满落幕

阳光讯(记者邓锦龙通讯员常炜文/图)10月10日,2019年中国好苹果大赛(扶风县赛区)比赛在该县法门镇市民中心广场举办,来自全县苹...

扶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扶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