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宝服紫髯胡
蓝色琉璃盘高2.2厘米直径11.7厘米1987年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地宫出土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刘芃文/图
1987年,扶风县法门寺地宫出土了20件琉璃器,其中蓝色琉璃器皿共11件,且以深蓝色为主。这件蓝色琉璃盘为吹制成型,蓝色透明,质地光洁。口沿微侈,圆唇、浅腹、小平底,外底心有铁棒痕迹,盘心微凸。这件琉璃盘的器型、大小及颜色与地宫出土的其他6件刻纹琉璃盘基本相同,像这种素面的琉璃盘既可以直接作为成品使用,也可以对其进一步冷加工而成为刻纹琉璃盘。
古人认为琉璃是人工烧制物,三国时期的《南洲异物志》就记载有“琉璃本质是石,欲作器,以自然灰治之。”虽然古代中原地区也有生产琉璃,但是目前从考古发现来看,琉璃器皿多为舶来品,其产地主要是古代波斯地区(今伊朗、叙利亚一带)。三国时期《魏略》记载说:“大秦国出金银琉璃,有赤、白、黄、黑、青、绿、缥、绀、红、紫十种。此乃自然之物,泽润光采,逾于众玉。”在唐代,琉璃也被看作与玉器一样的珍宝,佛教经典里有用“七宝”供佛的记载,指的是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珍珠、玫瑰这七种宝物,琉璃即为其中之一。法门寺的琉璃器就是唐僖宗为敬奉佛骨舍利而供养的。
这些盘子被认为属于伊斯兰琉璃器。根据有关文献记载,当时东罗马帝国及阿拉伯的琉璃大都是无色的,或为淡绿、泛黄、翠绿,很少见到有蓝色。而在七世纪时,伊斯兰占据了西亚地区的琉璃中心。伊斯兰所崇尚的蓝色原料——钴料,在其统治地区储量丰富。另外,在这些琉璃盘上,有些有着明显的伊斯兰风格的图案装饰。所以可以认定这些蓝色琉璃盘是伊斯兰的产品了。
伊斯兰琉璃在琉璃发展历史上起过重要的作用。当罗马帝国衰亡时,欧洲进入了黑暗的中世纪时代。公元七世纪,伊斯兰阿拉伯帝国在以西亚为中心的一带崛起,并占领了地中海东岸,拯救了几近败落的琉璃业,使得罗马琉璃的精湛技术免于失传。阿拉伯帝国统治下的西亚、北非各民族信奉伊斯兰教,并吸收、融汇、发展了埃及、巴比伦、波斯的东方文化因素和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因素,创造出辉煌的、独具特色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其琉璃制造业也继承并发展了罗马的琉璃工艺,产生出独特的伊斯兰琉璃。
公元八世纪始,阿拉伯帝国由阿拔斯王朝统治,帝国进入全盛时期。阿拉伯帝国的政治中心巴格达城的繁华程度,可与唐长安城相比。此时帝国的对外贸易空前活跃,伊斯兰琉璃器皿也随着阿拉伯商人沿着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来到了中国。唐代诗人张说的诗中就有“琉璃宝服紫髯胡”之语,表现的就是胡人进奉琉璃器的场景。包括这件琉璃盘在内的法门寺琉璃器皿的发现,既体现出唐代社会的文化多元性,也为我们研究丝路交通贸易以及盛唐时期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
新闻推荐
陕西联通的智慧农业给当地农业生产插上腾飞的翅膀 本报记者庞玲玲陈超从陕北高原到秦巴山区,从关中平原到秦岭腹地...
扶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扶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